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
岁月如歌(14)重回故地

岁月如歌(14)重回故地

作者: 黔东V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23:51 被阅读0次

辞别老人,从四婆家回来的路上,我问建牛:”你当村支书一天主要干些啥?”

建牛说:”过支部生活、去乡里开会、解决帮扶干部吃住问题、大家每年的种子化肥农药问题、接待上级考察、协助乡政府环境、卫生、征兵、退伍军人安置、家庭矛盾处理、邻里纠纷调解、照顾孤寡老人等等等等……多了去啦”

我以调侃的语气说:”想不到嘛,你要干这么多事啊?”

他说:”你以为一天到晚在耍嗦,我累着呢!”

我说:”累死活该!”

建牛说:”是嘛,哪个喊我是村支书呢!”

我认真对建牛说:”其实,我是想说你不务正业。在我看来,你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带领大家致富才对!”

建牛说:”你嘴巴含灯草,说话几轻巧!你又不是不晓得,我们这里要啥没啥,就算有点东西都挑不出去,还要靠背。这啷个整嘛?连帮扶干部脑壳都疼。”

我要他把帮扶干部找来聊聊。

他说:”一个娃儿,没得啥子好聊的。他平时几乎不在,只有上面检查时才来一下。”

哦……这样扶贫的啊?

建牛说:”不怪人家,主要怪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再着急,县到乡的路都还没修完,一时半会也不会解决。”

我问建牛预计什么时候可以修这条路?建牛说快的话三五年,慢就说不清楚了。

我说你不觉得大家生活得很累很辛苦吗?

建牛说习惯了习惯了,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有几个人有你那命哦!你看大坡那边二十几家、马鞍山那边三十多家,进出还不是要打我们这里过;小孩读书要来我们这读;家里买肥皂、香皂、煤油、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来我们这里买。比起他们,我们还算好的!

我问建牛去年村里每家收入怎么样?建牛说有男人在外面打工的人家要好一些,有的家庭每年从外面邮寄回来的钱有好几万元;没人在外面打工的人家就差了,光说现金收入,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大概只有三千元左右,好一点的一年有五六千。

我问建牛有没想过改变?

他说想过啊,村里每家现在最大的资源就是竹林,但路没修好前,根本没办法出得去;大不了就是扳点笋子去卖,这对每个家庭环境的改变没多大帮助。

他说:”要不你给支支招?”

嗯……容我想想!

我对建牛说:”月亮不错,我们去老鹰亭拜祭一下兴中爷爷吧。”

相关文章

  • 岁月如歌(14)重回故地

    辞别老人,从四婆家回来的路上,我问建牛:”你当村支书一天主要干些啥?” 建牛说:”过支部生活、去乡里开会、解决帮扶...

  • 岁月如歌(08)重回故地

    这是大山深处的村子与外界唯一的联系,今时今日,样貌依旧。 我问村里的情况?建牛说现在国家有扶贫政策,政府还派了干部...

  • 岁月如歌(09)重回故地

    走在一个叫燕子窝的土坪处,建牛三哥停下来问我和建军还记不记得以前去砍柴回来都会在这小歇? 怎么会忘呢?我和建军对望...

  • 岁月如歌(12)重回故地

    了解了我在学校的遭遇后,我爸特意带我去了一趟县城,逛文昌阁、拜梓潼帝君。 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那时候,乡里到县城的...

  • 岁月如歌(13)重回故地

    走进祠堂,中间的天井里摆放着一套大器古雅的八仙桌椅,十几个人分列两边迎接。 正对面离门最远的位置,一把比周边椅子更...

  • 岁月如歌(17)重回故地

    中午砍好柴,我爸从怀里掏出一个烤红薯掰了一半给我说:快吃吧,吃完我们就回家。他担了一担大约百多斤重的柴火,给我截了...

  • 岁月如歌(15、16)重回故地

    15/ 山村的夜晚慢慢宁静。除了风起时吹响树叶的声音,我们走过树林竹林惊动的松鼠宿鸟,剩下的便是偶尔的几声狗吠。 ...

  • 岁月如歌(10、11)重回故地

    10/ 说起写字,别有心酸——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村里来了个老头,听人说是国民党时期过来的;据说他的家人全部都去...

  • 岁月如歌(06、07)重回故地

    06/ 老人安葬的地方离城区约十七八公里,在一条乡村公路旁建军家自己的山地里。坡坡坎坎的荒野,因少有人至,几乎只见...

  • 岁月如歌(18、19)重回故地

    18/ 建牛拍拍我肩问道:”哎,想啥子?啷个半天不说话了?” 我说:”我想起了八岁那年第一次和我爸上山砍柴时的情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如歌(14)重回故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ok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