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和老公去看电影,他说不带着孩子总觉得对不起她。我说: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又不是经常这么做,这其实是在对自己说。
01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会有这种感觉,就认为下班回家就应该陪伴孩子,陪着她玩儿,即使没什么事情,也要陪在身边。
因此,有什么活动或者聚餐,不是很重要就会推掉。他爸爸也一样,下班早早回家,不光他心理上这么觉得,连我都要求他一起回来承担这份责任。
但随着孩子长大,我发现这样做,孩子并没有自己的时间,离了大人,她不知道要干嘛。
她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问我们,因为这已经是习惯了,习惯了一切有我们在,甚至连思想都帮她思考着,不需要她自己动脑子。
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度是焦虑的,想一下子切掉她的依赖性。
却发现没有那么容易,甚至是残忍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会不断的确认,反复跟我们每个人确认,其实确认的不是那份对错,而是重要性。
“我是否在爸爸妈妈心中很重要,重要到时时刻刻得陪着我。”这是我们之前给她营造的方式。
当我们一下子顿悟了,急需要她所谓的长大时,却忽略了,这份重要性已经变成了她的信念:不陪她,不帮她,就是她不够重要,可能不爱她。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慢慢让她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不急于求成,也不没了自己的生活。
02
回到开始老公觉得对不起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愧疚感呢?
原来,在这样的生活中,孩子已经越过了夫妻关系,问题可能也出在我们两个人身上。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忘记了纪念日,忘记了我们之间是爱人关系,忘记了也可以单独吃饭,看电影,逛街。就像几年前做的那样,我们真正活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却不是令人神往的那种。
记得读研的时候,上李明老师心理咨询课,他说父母和孩子一定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一旦其中一方跟孩子联盟,这个关系就会失衡了。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虽然没有婚姻和孩子,但却记忆很深刻。
当我的婚姻出现以后,却不知不觉的过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样子,没有多么糟,只是没有按理想的样子存在。
理想的样子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又依赖共生,情感的链接是平衡的,每个人感觉到的都是我很重要。
陈果说真正的爱是一遍一遍爱上同一个人,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夫妻之间爱的感觉。我们只是在最初爱过,后来就成了亲情,再后来就是生活习惯。
03
有一次看周国平的《孤独的勇气》,里面问了几个问题,我就问了我老公,其中有个问题是最无法承受失去什么?他回答了女儿。
我听了没有任何质疑,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竟觉得在他的角度理所应当。但我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失衡的,孩子已经偏离了她应有的位置。
如果把家庭关系放在一个圆圈里,夫妻一定是核心的部位,这个部位不能有孩子或者老人进来,一旦闯入,他们的角色就会不恰当的凸显出来。
比如两个人吵架,让孩子来拉架或者劝慰,都是把孩子拉入核心圈内,这样孩子就承担了他本不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混淆了自己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