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久负盛名的成功励志类书籍,1989年初版至今一版再版。
不管你对成功励志类书籍持什么样的态度,我都认为你应该先撇下成见,花点时间读一读这本书。
首先这本书出版31年至今依然畅销,至少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其次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是有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的。
本书中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其中前三个习惯关注的是个人领域的成功,紧接着的三个关注的是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起到不断促进前六个习惯的作用。
本书对“习惯”与“效能”的定义: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采取主动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与个人行为反应的中间,应该还存在着“自由空间”。
积极主动者会专注于影响圈内的事物,并致力于将影响圈扩大。而消极被动者则专注于关注圈,整天怨天尤人。(关注圈是个人周遭的环境,影响圈是个人能掌控的事物)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即是要在行动之前,认清方向,确立目标。以终为始的人,要确立自己的原则,并以正确的原则作为生活的中心以及行事的准则。
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个原则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一次是智力上的创造即构思,第二次是体力上的创造,即实践。另一个原则是“自我领导”。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第一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来执行。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时间管理方法:四象限法。
这种方法将个人的事务按照“重要”、“紧急”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划分的结果有四种:
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
划分之后就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应对不同类型的事务。如果你过分注重第一象限事务,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你会一直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各种“危机事务”永远处理不完。
而有些人则每天沉浸于第四象限事务中,麻痹自我,逃避现实。还有些人则忙于第三象限事务,却误以为自己在做着第一象限的事务。高效能人士会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并且会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事务中来减少第一象限的事务。
第二象限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增长个人知识与技能等。当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把时间花在这些事务上,我们的“危机”数量就会变少以及“危机”出现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四象限法管理的标准:
和谐一致:个人的理想、角色要与制定的计划、任务相一致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要有助于生活的平衡,有助于我们把握自身各个角色之间的协调
围绕中心:要着重于重要事情的安排,以重要性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以人为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人而非事,效率固然重要但不能刻板,必要时应当迁就于人
灵活变通:管理方法不要一成不变,应视个人作风与需要而调整
便于携带:管理工具应当便于携带,随时可供参考修正
自我管理的参考步骤:
1.确认角色:确认自己的关键角色,如在工作中、家庭中的角色,然后根据这些角色进行管理安排
2.选择目标:这些目标要有几个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务,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3.安排进度:为每一个目标安排一个具体的实施时间
4.每日调整:对自己的任务安排根据现实情况以效用为先进行动态调整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能够合作共赢的关系。双赢能够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以及共谋其利。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包括五个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结构,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
双赢品德:诚信、成熟、知足
双赢关系:维护好情感账户
双赢协议: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
双赢体系:如培训、规划、薪酬等支撑双赢的体系
双赢过程: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是双赢的必备条件,期间的平衡点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情感账户
情感账户是本书一个对我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概念。所谓情感账户,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和你相处时的“安全感”。
你的每次礼貌、诚实、守信的行为都能增加情感账户里的存款,而你的每次破坏人际关系的行为都会从这里面提款,余额为零时,你和朋友间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
而你与不同人之间的情感账户积蓄是不同的。比如,你在朋友圈发一条广告,有的人立马屏蔽你,而有的人还可以忍受,但当你发了十几条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开始屏蔽你。
理解这个概念,也许能帮我们以新的角度处理人际之间微妙的关系。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所谓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在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比如在聆听他人的倾诉时,可以采用移情聆听。移情聆听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理解对方,即所谓的同理心。
在聆听时,应该尽量避免这四种自传式回应:
1.价值判断——对别人的意见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2.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3.好为人师——热衷于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
4.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去揣度别人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止于此,而是最具激发、整合、激励作用的部分。
统合综效型的合作,就是要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统合综效的沟通,就是要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在沟通上,信任与合作层次是存在关系的。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不断更新就是不断提高和优化自身,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进行。
投资自己是一项永远不会亏本的买卖,也是我们一生中做出的最有效的投资。
以上就是关于本书七个习惯的介绍。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前三个习惯可以用“做出承诺,信守诺言”概括,而接下来的三个可以用“大家参与讨论,共同拟定解决方案”来概括。
不知道看完以上内容后,你的收获是什么。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四象限法,一个是情感账户。四象限法是一个很好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我现在还在用。而情感账户为我理解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
接下来不如我们来随便简单聊一聊成功励志类书籍吧。
提出一些大家都知道并且看起来非常美好的道理,是很多这类书籍的特点。但是很多这样的道理,要么不具有可实践性,要么厉害的人早已用自己的方式在亲身实践,而不思进取的人即便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些道理,你说再多他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这类书给人的印象大都是中看不中用。
而这类书之所以会有市场,是因为中间还存在着一大批蠢蠢欲动的人,渴望改变但又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所以他们会愿意尝试任何即使希望渺茫的方法。并且确实也会有不少人从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发现改变自己的一些方法。
因此,读这类书的时候,没必要抱着读完就能去全部实践然后马上就能改变自己这样的心理。否则读之前的期待和读完之后的失落会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更多的时候(如果幸运的话),是读完之后能发现一两个对自己有启迪的方法、概念或者是句子,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盲区,发现自己的一些行为缺陷。在我看来这也是这类书籍最大的价值所在。
附:思维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