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初辩

作者: cf37133b6b4d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1:25 被阅读27次
    人生初辩

    最近的日子真是难熬,气候闷热,浑身酸胀,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我心里不止一次下决心,明年的梅雨季节一定离开这潮湿烟瘴之地,找个干净清爽的地方栖身。

    女儿参加夏令营活动几天了,每天早起送她去地铁站,之后随时关注着她的位置,直到老师把她的签到簿拍到群里,我心里才踏实。亲自送她,身累,不送她,心累。

    昨天,女儿分享了课堂上内容,是哈佛大学的客座讲师给他们讲的。包括领导力,团队,包容,合作,有效沟通,资源获取等等,信息量很大。将近100名孩子的课堂,热烈的讨论,欢快的响应,高效的总结,完美地将国外开放式教学的模式搬到了中国,幸运自己的孩子能置身其中,群里的家长们赞声一片。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课堂,身边又大多是来自牛校的学生。从课堂照片里看女儿很多次走神,我能想象她会狡辩说自己的耳朵在工作,但听归听,肯定没走心思考。下课时间我电话提醒了她,后面的课堂上她积极发言,表达观点,尽管表达的逻辑不严谨,也很口语模式,最后也获得了老师的赞许,让她信心大增。我只想告诉她:发言的对错不重要,认真地听课,用心地思考,积极地发言,这些不论是在中国课堂,还是美国课堂,都是对老师,同学,对知识的尊重。别人的出色不能成为你的依赖。

    晚餐后,我提议组织个家庭辩论会。话题就围绕最近的一则新闻:20多年前西安一名被遗弃的兔唇弃婴,被美国家庭收养,现在长大成人,回国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类似这样的新闻近几年越来越多。爸爸代表美国养父母,妈妈代表遗弃孩子的亲生父母,女儿就代表那个孩子。

    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后,一场家庭非正式辩论会就开始了。

    爸爸:我收养了孩子,就承担了养育的责任。20多年来,我尽可能提供正常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家庭和学习成长环境,同时尊重你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不会觉得收养了你,你就是我的财产,我只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如今你已成年,你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你做的决定我都不干涉。

    妈妈(观众插话):你会不会觉得她回国寻亲就是抛弃了你,忘恩负义,你会伤心,会觉得白养了一个孩子吗?

    爸爸:不会,我说了,收养她是我履行社会责任,她如今健康成长,我感谢她帮助我完成了这一责任。其他的我不会去想,养她的初衷也不图她报恩。

    女儿:我并不想寻亲。我恨亲生父母遗弃了我。如今我能很好的生活,感激养父母,自己好好活就行了。

    妈妈(观众插话):毕竟不是同一肤色,同一种族,从小会被看作异类,长大了出于好奇,也会有寻亲的冲动,否则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也会遗憾。

    女儿:好吧,就当我是出于好奇来寻亲吧。我肯定不会爱上亲生父母,他们当年遗弃了我。我恨他们。寻到了,他们如果过得不好,我也不会帮他们,他们如果过得好,我也不会需要他们。就是让他们知道有我,我知道有他们就可以了。

    妈妈:当年遗弃了孩子,20年来,内心很歉疚。被遗弃孩子的生死始终是一块心病。如今知道孩子健康长大,又回来寻亲。首先我非常感激,感谢养父母的仁慈,感谢孩子的善良,我没有资格要孩子给我陪伴,给我关心,甚至给我养老。其次,我希望孩子心怀感恩,自立自强,用积极努力的生活回报养父母。最后,我愿意关注着孩子,随时愿意倾我所有,给孩子需要的温暖和爱,有机会再圆我们母子情分。

    最后,我告诉女儿,20年后,人生再见也是缘分,你有恨的理由,我有解释的权力,既然我们彼此心中都无所企图,而且所幸都各自安好,何苦再追究当年的爱恨情仇呢?人,应该着眼未来,过去再糟,也已然成为过去,何必纠结?

    有个成语叫"明辨是非"。是非,哪有那么容易明确,无非是所占的立场不同罢了。过去讲唯物辩证,从实际出发。现在更多的是批判性思维,要自省式成长。

    人生不是靠辩论定输赢,用心营造自己的生活。辩论赛精彩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初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w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