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法家人物】申不害

【法家人物】申不害

作者: 弘开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00:25 被阅读0次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国京邑(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 思想家。以“术”著称。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从整顿吏治,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整肃军兵,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15年间, 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 治,使韩国虽处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申不害的学术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的影响,对待一切事情应以“静”为原则,以“因”为方法,这种“天道无为”哲学成为他法家“权术”思想的基础。

申不害主张“术”,“术” 是君主的专有物,隐藏在君主心中,是驾驭臣下的方法。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用来巩固君主统治基础。术治在执行法的前提下使用。同时他对势认识得很清楚。他说:“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权势” 是君主的本钱。

申不害主张君主“无为”,任命官吏必须名实相副,根据职务,要求(名)和胜任能力(实)授官。而不是根据出身血统、也不是根据与君主个人关系的远近授官。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否定。

《史记》上说: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十几年,国家太平,兵力强盛。

而且,韩国还在扩张上取得不小成绩。公元前353年,攻东周,取陵观、刑丘(今河南温县东北)、高都(今河南洛阳南)、利(不详),公元前346年,韩国又与魏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看来,申不害的学说尽管被韩非指出有许多不足,但他主持的变法确实是得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所以,在韩国历史上,申不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治改革家。

相关文章

  • 【法家人物】申不害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国京邑(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 思想家。以“...

  • 《申子论聪明》

    申子,就是申不害。申不害,战国时期韩国丞相,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著名的思想家,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申不...

  • 《惟无为可以规之》

    这是战国时代韩国变法家申不害的观点。申不害变法注重“术”,相当于技术、计谋、技巧的意思。申不害“惟无为可以规之”的...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了老庄两位道家代表人物以及申不害、韩非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了他们思想之间的...

  • 【法家人物故事】申不害徇私谋官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 他说:“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

  • 韩昭侯的治理之道

    1.对申不害如何说不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的下层小吏,对自己的仕途有所不满,努力学习黄帝、老子的著作和法家刑名之学,...

  • 资治通鉴

    韩昭侯任贤不徇私 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宰相,申不害原来是郑国卑贱的小民,学习黄老之学,研究法家刑名之学。韩昭侯用其为...

  • 老子韩非列传

    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老子没有正面去写,而是通过和孔子...

  • 《中国哲学简史》-法家

    法家-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国公子,擅长著书,《韩非子》五十五篇。讽刺的是,秦国比任...

  • 【读书笔记】法治为大,韩非的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他融汇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的思想成果,建立了一个将“法”、“术”、“势”结合起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家人物】申不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ko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