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佳文家历史有意思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作者: 洛夏cx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23:47 被阅读0次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了老庄两位道家代表人物以及申不害、韩非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了他们思想之间的联系,同时附上了韩非的著作《说难》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老子是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曾经是周王朝的藏书室管理员,与孔子是同时代人,二者曾讨论过有关“礼”的问题;事后孔子将老子喻为“龙”,表示对其深邃的思想琢磨不透。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说活了两百多岁),这正是他无为而治、清静自正的修身结果。关于老子身世的传说有很多,但都无法分辨真假,可见老子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隐士。

    庄子名叫庄周,是蒙邑人,曾经当过蒙地的漆园吏。他的学说包罗万象,而最根本的观点却归结到老子的学说上。庄子善于写作,措辞很有水平,擅长以类比的手法来描摹事物,一共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大多属于寓言类:《渔父》《盗跖》《胠箧》目的是诋毁孔子学派的传人,宣扬老子学说。《畏累虚》《亢桑子》都是凭空虚构,没有事实来作为依据。楚威王曾听说庄子是个贤能的人,就派遣使者请他出任楚相,然而庄子“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拒绝了楚王的邀请。庄周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人,真正地以身效仿,自乐其中。但其部分作品讽刺孔子学说,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老子之前的“问礼论道”,庄周缺乏一定的心胸与肚量,有在学说派别之间引战的嫌疑。

图片拍摄 by 洛夏

相关文章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了老庄两位道家代表人物以及申不害、韩非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了他们思想之间的...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2)

    申不害,是京邑人,最初只是郑国的低级官吏。研习了刑法后求见韩昭侯,被任命为相。于是“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

  • 通读《史记》| 卷七十(1)

    《张仪列传第十》记载了张仪、陈轸与犀首三位说客的生平事迹,其中以纵横学家张仪的事迹为主。张仪,是魏国人,最初与...

  • 通读《史记》|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记载了燕国名将乐毅的世家故事。乐毅的祖先是乐羊,曾经做过魏文侯的将军,攻取了中山国,被赐封地...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八(1)

    《商君列传第八》记载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生平事迹,同时借助传记中的人物之口讲述了秦国五羖大夫的相关事迹,并...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六(1)

    《伍子胥列传第六》记载了吴国重臣伍子胥的生平事迹,相较于之前的几篇列传,本章篇幅较长,记载较为详实,活脱脱是一...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五(1)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记载了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祖”孙武与他的后人孙膑,以及另一位杰出的兵、法家代表人物吴起...

  • 通读《史记》| 卷六十九(1)

    《苏秦列传第九》记载了苏家兄弟三人的生平事迹,以著名说客、纵横学家苏秦为主。苏秦,是东周雒阳人,曾东行到齐国,...

  • 通读《史记》| 卷七十(2)

    张仪被楚王释放后,还没来得及离开楚国,就听说了苏秦去世的消息。于是,他以楚国为起点,分别周游韩、齐、赵、燕、魏...

  • 通读《史记》| 卷七十(3)

    陈轸,也是游说之士,与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俩人经常争宠。张仪曾经诬陷他“欲去秦而之楚”,陈轸则以“今轸不忠其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读《史记》| 卷六十三(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is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