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故事
为亲情,让出一米阳光

为亲情,让出一米阳光

作者: 花开半夏又过半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09:28 被阅读18次

文丨诗麦儿

1

临近中午,婆婆打来电话:“我做了胡辣汤,还有水煎包,你们中午来这边吃饭吧”。婆婆做的胡辣汤味道极好,还有那软糯适中,鲜香多汁的水煎包,我不禁咽了咽口水,看着外面微雨的天,却还是想窝在家里,想到此随口说道:“不用了妈,我们很快做好饭了。”婆婆很失落的挂了电话。

就在我真的要做好饭的时候,公公和婆婆拎着饭盒打着伞来了,居然是来给我们送水煎包和胡辣汤。大宝和二宝看到水煎包,开心的抱着爷爷奶奶一阵撒娇。而我也很后悔之前的那个决定,让两位老人冒着雨迁就我们。

在二宝还没出生时,公公和婆婆就从老家赶来,和我们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从未在一起生活过的我们,各种不适应,他们喜欢早起,而我们喜欢晚起。他们喜欢吃腌咸菜,而我们认为那是最不健康的食品。他们口味偏重,我们的习惯是清清淡淡才养生。他们喜欢吃面条,我们喜欢吃米饭。

2

有一天,站在窗前的我,看到满天的雪花像花瓣一样飘飘洒洒,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跳着舞藏进草地中,躲在树枝后,美好至极。“下雪啦!”我抚摸着肚子对给肚子里的二宝说。

我找来关于雪的古诗给二宝做胎教,婆婆听到后说:“现在都流行胎教,能听到不能啊?我有他们仨时,从来没做过胎教,也不知道啥是胎教,现在不是都挺有能力的。”婆婆的一番话把我美好至极的心情,分分钟给扫荡的阴云密布。

“妈,有很多例子证明,胎教是有很大的科学意义的。”“有啥科学依据,有大宝的时候,你不是天天又是听音乐又是念书的,你问问他现在记住吗?”我只好保持缄默,再继续下双方都会不愉快。

就这样磨合了一个月,在一件又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下,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不愉快。从此,老公就真的像双面胶一样左右为难,两面讨好。

随着预产期的到来,想着公婆年纪大了,我们决定找一个月嫂来帮忙。不大的房子又要加入一个人,更加的拥挤不堪,我们只得决定让公公婆婆搬到我们另外一套房子里去住,我们小心翼翼的刚说完我们的想法,没想到公公婆婆竟毫不犹疑的答应了。

随着公公婆婆的搬走,家里一下清静的让我无所适从,月嫂还没到,我们的一日三餐再也不像以前有人做好,端到餐桌上。洗碗、买菜这种小事以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竟然不知道吃什么、买什么、做什么饭。

公公婆婆也开始了新生活,早起跟着新邻居去跳广场舞,和新结识的朋友逛街。早睡早起,日子过得简单又规律。而公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约共同爱好的同龄人下棋,遛弯。

我们在经历了短短的不适应后,生活回到以前的轨迹。吃完饭,手拉着手去散步。老公辅导大宝学习,我为二宝做胎教。吃饭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的日子简单而又充实。

婆婆在自己的天地里开始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过日子,蒸馒头、蒸包子、做本地的面食小吃。每次做好都不忘给我们送来,而我和婆婆的相处也不再微妙,有时一起逛街,一起买东西,此时才发现我们眼光如此一致,欣赏某件事情时也是高度契合,婆婆有时看到小叔买的东西不合心意,进行反驳时,都会说:“你嫂子就不会选择这样的,不信你问她,看她说好看不好看。”每次我都是既尴尬又开心。跳出那个空间,用距离验证亲情,果然距离产生美。

3

说“亲情也需要距离”这句话的是邻居王阿姨,那时候我们刚搬来,在不多的聊天中,我知道了王阿姨只有一个独女,现在深圳工作。为了将来彼此有个照应,女儿结婚时的婚房就买在了我们这栋楼的26层。我问她,为什么不买在同层或者买个大点的住在一起,也可以实现三世同堂。

王阿姨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小天地,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住在一起,周末他们想睡懒觉都会不好意思。再则年轻人脾气都大,吵吵闹闹在所难免,如果住在一起,听到他们吵架,不劝吧,听到了。劝吧,怕女婿不高兴。干脆分开住,距离产生美。”我对王阿姨肃然起敬,在认识的阿姨辈里,她是最洒脱也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一个。

我们本地有一个很火的电视节目“百姓调解”,其中一期讲的是:儿子儿媳在对父母提出无数次抗议,依然不得解决,只得求助节目组的故事。看预告时,我在想到底是怎样的清官难断的家务事?非要在众目睽睽下全天下直播?抱着好奇,静静的等待详情。

这家的儿媳在全家的期待下,产下了一个男婴。爷爷奶奶欣喜若狂,把儿媳当做皇后般宠着,儿子更不用说了。据这家的儿媳说:婆婆和自己轮流照顾,对婆婆的分担万分感激。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自己没有一丁点的隐私可言,不敲门就进入他们的房间,上厕所不关门。尤其自己刚叫老公做点小事儿,婆婆就殷勤的代劳,让她很不满。

母乳喂养,奶水总是不太足,百度咨询医生得来的结果都是让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而婆婆却拒绝做这些,她的原因很简单,不能吃咸的,孩子脸上会长白泡,天天喝小米粥就行。老公看不下去,心疼老婆,就偷偷做,婆婆却对儿子一顿臭骂,说儿子要谋害她的孙子,藉此不依不饶。

夫妻两人软硬兼施也改变不了固执的婆婆,身心俱疲的夫妻,无奈之下只得求助节目组。调解员询问夫妻二人的最终结果,这对夫妻面面相觑,欲言又止,在调解员的一再询问下他们的最终结果是:希望二老回家一段时间,休息一下。

调解员心领神会,私下里,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这家的爷爷奶奶:你把你的孩子养大,并供应他上大学,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人生的任务已开始,他的孩子已经跟你没有关系,你只是孩子的奶奶,想孙子了,就来看看,累了就回家歇歇。给年轻人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学会负责任。这样一来,你们不是更亲吗?

待节目播出时,已是两个月后,主持人在最后总结时说,这家的爷爷奶奶听从了调解员的建议,第二天找个借口就回老家了。当她再来看孙子时,儿媳看到婆婆拿来的土鸡蛋、土鸡,还有纯正的花生油时,亲切的对她说:“谢谢你妈!”并在第二天带着老太太去逛商场,给老太太买了一套很时尚的衣服,老太太开心的见到谁都夸儿媳妇好。

4

“没有距离,便没有美。美,依赖于距离来塑造。”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情谊。

诗经有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若,一对恋人朝夕相对,亲密无间,一切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情人眼里出西施”真的只能说说罢了。如果感觉新鲜不再,那就各自出门两天吧,用距离来思念。只有小别才能“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也只适合放在心底感念,反而长久。如果朋友之间毫无距离感,也就没有了美。用植物作比喻最恰当不过,如果你种植的植物密不透风,只会很快枯竭,因它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阳光与呼吸。

一米阳光,亲情需要,爱情需要,友情亦需要。

用一句谚语结束今天的话题吧:远看是一头猪,近看却是一头驴。距离产生的错觉也是一种美,不是吗?

作者:诗麦儿

70末女子  儿童文学作者

期刊作者

心中温暖常在,处处繁花似锦。

相关文章

  • 为亲情,让出一米阳光

    文丨诗麦儿 1 临近中午,婆婆打来电话:“我做了胡辣汤,还有水煎包,你们中午来这边吃饭吧”。婆婆做的胡辣汤味道极好...

  • 为亲情,让出一米阳光

    临近中午,婆婆打来电话:“我做了胡辣汤,还有水煎包,你们中午来这边吃饭吧”。 婆婆做的胡辣汤味道极好,还有那软糯适...

  • 与人相处,要懂得让步

    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让”的佳话数不胜数。“融四岁,能让梨”,让出了文明,让出了亲情; 韩信受跨下之辱...

  • 一米阳光

    一米阳光,照亮一方天地, 一米阳光,温暖一个家庭, 一米阳光,滋润一池心田, 一米阳光,奉献一米阳光。 玉仁

  • 亲情

    文/纸兮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港湾,为自己臂风;亲情是家人,给予的温暖;亲情是寒冷...

  • 为他人让出一条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过一座独木桥,迎面给一位绅士式的人物挡住,两个人一时都过不去。这...

  • 解答

    Java sleep 和wait区别sleep 休眠让出CUP,不改变锁的状态wait 让出CUP,也将锁让出

  • 一米阳光

    一米阳光,照亮出行的人们, 一米阳光,带来明天的希望, 一米阳光,冲破无边的黑暗, 一米阳光,唤醒生命的力量。 你...

  • 留恋

    我们不想往前走了 连绵的山峦让出辽阔 让出腹地舒缓的坡度 让出了安宁与舒展的可能

  • 让出美好

    让,不仅是规则要求,更是个人修养的体现。礼让,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昨天下午下班路上,在十字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亲情,让出一米阳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nl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