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孔子曾经说过,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觉得自己越活越糊涂了,不但没有做到不惑,反而好像迷惑越来越多了。朋友这话,在我看来至少透露出了两个意思。
一个是有点误解孔子。孔子说的并不是所有人的成长规律,而只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简单回顾和评介,看看原话就知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果然是“吾”,他孔子本人。
孔子从小聪明过人,懂事后又孜孜不倦的好学,乃至最后成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他在不同年龄段证得的境界,一般人在同样年龄做不到,实属正常,我们不必为此自馁自责。
另一个是说明我这个朋友从此要不断开发自己的本有智慧。
愚昧与智慧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如果总觉得自己最聪明,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样一般都是沉浸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知识里头,志得意满,往往就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空间了,老子说这种现象是“不知知,病。”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却以为知道,这就是毛病了。
“圣人病病,是以不病。”而以“不知知”为毛病,发现自己有许多东西不明白,觉得自己无知、迷惑,有太多的现象需要去认真探索参悟,这其实就已经开始向迷惑愚昧的反面转化了,智慧明了已经在那里等待着拥抱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