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今天讲的是诗经《氓》,听的同时,记下笔记于此:(现场记录)
所有的别离只是我们不一起走了,不存在被抛弃
氓,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在感叹自己的婚姻,离婚。
爱,是用心疼惜
人自古以来会有一种离弃情结,害怕被抛弃。凡是被分离了,会产生被遗弃,氓里的这个女子也是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所以,被一直理解为是弃妇诗。其实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在感叹自己的婚姻,离婚。
从人类学来讲,诗里还有抱怨情绪,帮家里做了那么多,还被抛弃。每人对别人的情感,总是在一种衡量中,有一种无形的一杆称,觉得自己的付出,应该有回报。当你在说自己贡献时,就有一种付出感。就会产生一种抱怨。以上两个情结:抱怨情结及遗弃情结就是人类的文化情结。当处于这种场景时,要理性地提醒自己。
为什们很多人把《氓》当作弃妇诗?很多人把诗词解读为是伦理道德问题。其实她仅仅是一个平凡女子的自己生活的叹息。而古希腊的哲学除了苏格拉底,关心的都是宇宙
因为中国从古都是农业文明,人与耕地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资源的紧张。所以,先秦的诸子百家就关心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土地封闭的这种形态决定的。
看一下西方人的恋爱观。大家可以读《新科学》,维克。他认为,人类第一个制度就是婚姻,每个人怎么对待婚姻和家庭,婚姻实现了三个品质:光荣,凝聚力,愉快。婚姻是毕生生命共同体。
所以,不存在抛弃之说,分开与结合,都是互相的。
所以,今天读这首时,就是要我们心更豁达,更开朗,让自己站在高处看关于婚姻的问题。
附网络下载的:
诗经·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