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因为中午的剩饭还有好些,决定不再煮饭,将这些剩饭炒着吃。儿子一听要炒饭,高兴地跳了起来。
按照惯例,孩子打了两个鸡蛋,搅拌成鸡蛋液,并把剩饭打散。而我则将一个长条辣椒、一颗小洋葱,还有两根烤肠切碎。
紧接着,开火,准备煎鸡蛋 ,并用锅铲将煎好的鸡蛋切碎,然后将已经切好的烤肠、辣椒、还有洋葱依次放进去翻炒,再加上一勺中午已经炒好的肉末酱,调味。
最后就是主角出场了,将已经打散的米饭放进去,不停翻炒入味。
不一会,香喷喷的炒饭就做好了,红黄白绿紫,煞是好看!
这时,闻香而来的儿子已拿好碗筷在一旁等候,迫不及待地想吃,我于是先给他盛了一碗。
“好吃!好吃!……妈妈,您做的炒饭好香啊!好看又好吃,赶紧过来一起尝尝吧!”儿子的夸赞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吃过的炒饭。
那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父母为了给我们姐妹挣学费,同时也改善一下家里的经济条件,总会在凌晨两点钟左右起来煮饭,并就着昨晚的剩菜先填饱肚子。
凌晨的家总是很热闹,就近的、还有邻村的叔伯、婶婶们都在家里聚集,然后一起去邻近的福建省挑木板。
那时交通没有现在发达,所有的木板都是靠人工挑下来这边收购,再转运其他地方,这也是那时家里最大的一笔收入来源了。
而我和妹妹总会在父母走后不久,早早地起来,看着黑漆漆的夜晚,因为害怕,总会打开所有的灯光,开始烧开水、扫地、喂鸡、喂猪等。做完所有的家务后,才切点蒜苗开始炒饭,没有蒜苗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放点酱油炒饭。
吃完,再把碗筷收拾好,天也就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迎着朝阳,我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就这么坚持了好几年,直到中学后,随着木材的慢慢减少,再加上交通的不断完善,爸妈们才最后停止了用双肩打拼生活的日子。
多年后,我和妹妹也相继离开了家乡,奔赴不同的城市,开启了打工的日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回忆起那段早起的日子,回忆起和妹妹一起炒饭、做家务的情形。
这么多年,我吃过新疆的手抓饭,也吃过扬州的炒饭,自己也做过各式炒饭:蛋炒饭、肉沫炒饭等等,最是回忆那些年和妹妹一起吃过的炒饭。
那时的炒饭,虽然只有油盐加蒜苗,或者油盐加酱油,但我们总是吃得饱饱的,然后心满意足地去学校。
后来我也尝试去做过,终是吃不出那个味,许是那时生活条件所迫,食物缺乏而倍感香喷喷的;也可能是多年后我们都已成家,再也回不去那个快乐的童年;又或许是怀念小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依然完整的家,不像现在为了生活远在异地他乡,只有节假日才能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