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私人翻书笔记 2016-10 (下)

私人翻书笔记 2016-10 (下)

作者: 書旅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03:09 被阅读23次

2016–101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台芬·茨威格著,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07

茨威格极其擅长心理描写,他懂得怎样驾驭文字,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共振。读他的中篇小说,常感到自己心跳的节奏,与故事的起伏相吻合-一种在聆听古尔德,或里赫特用极高超的钢琴手法,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娟娟细流般弹奏而出的感受。

这部一气呵成的中篇,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少女从小暗恋邻居男主人公,18年后直至临死才决定以书信独白的方式,向他告白。 书中的女子深爱着那个作家,却因深知他最爱的是“自由” -一种新鲜的快乐和短暂的刺激,“留住他,困住他,成全了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却违背了他的意愿,所以她选择用他想要的方式来爱他-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因为她知道,两人若生活在一起,一定只能是个悲剧。“我爱你,我的选择,与你无关”,这种思想,决定,让人感觉到那个堕入风尘的女子,比起有名望的作家,更纯洁无比。

阅读茨威格的这个中篇,联想到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维特因迷恋已订婚的绿蒂最终自杀,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归根结底是源于他这种架空在虚无之上的理想主义和过分绝对的价值判断的结合。”可惜的是,他对圣洁爱情的过度信仰依赖,正是使自己无法单靠己力,走出“情欲和伦理纠缠的漩涡”,直到癫狂而毁灭。多年后,歌德才从追求浪漫主义的狂飙突进中走出来,通过《浮士德》描述一种更成熟理性的,可抑制的情感与欲望的抗争。

C.S.Lewis在《四种爱》中提到,爱情中性爱并非真正以快乐为目的的,爱情同样不以幸福为目的。爱情这种转瞬即逝的不稳定情绪成为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使完全沉浸在这种情爱中的人,容易忽略除了Eros外,其他几种感情:Affection, Friendship, and Charity.

2016–1017

人间草木,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86页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昆明)中文系。沈从文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曾指导汪曾祺写作。

这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谈草木虫鱼等散文41篇,其中有五辑,其一人间草木,有昆明的雨,北京人遛鸟,夏天冬天,关于草木如山丹丹,枸杞,槐花,葡萄园等。其二四方食事讲的是各地菜肴。其三脚底烟云,

其四联大岁月和其五师友相册,回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读书岁月,跑警报啊什么的,防空洞里的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写实有趣又富有闲情逸致。一些老师如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唐兰,朱自清等教课的情形也历历在目。

编辑推荐写的不错,我就不多啰嗦:

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汪氏散文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汪氏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汪氏散文我们享受的则是闲情逸致。本书从汪曾祺创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摘自豆瓣)

书摘:

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致晕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鼻血痕迹的手稿。他后来还常流鼻血,不过不那么厉害了。他自己知道,并不惊慌。很奇怪,他连续感冒几天,一流鼻血,感冒就好了。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他这篇小说是《国闻周报》上连载的,每期一章。小说共二十一章,21×7=147,我算了算,差不多正是半年。这篇东西是他新婚之后写的,那时他住在达子营。巴金住在他那里。他们每天写,巴老在屋里写,沈先生搬个小桌子,在院子里树阴下写。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他称他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

2016–1018

平衡的智慧:家庭、信仰和工作的优先次序原则,[美]帕特·基辛格, 高路译,民族出版社,2005

原作名:The Juggling ACT: Balancing Your Family, Faith andWork。 作者Pat Gelsinger在32岁被提拔为副总裁,40岁时担任英特尔公司的技术总监CTO(首席技术官),责任巨大工作繁忙,他同时又是教会的长老,17年在家里带领查经小组,在教会教主日学。

这本书里,他通过自己的工作,爱情家庭经历,告诉我们家庭、信仰和工作的优先次序。书中的记载真诚不夸张,有自己的苦恼、困惑和挫败的经历,书中也有作者妻子琳达写的后记。多年前看过,觉得很实用受益。(若您有兴趣,我可以赠送自己做的E书)这本书大约一个小时内可以看完。

书摘:

很少有人会对我们掌握的最重要的资产和最有限的资源-天赋和时间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规划。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你有没有一套完备的策略?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将信仰、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从工作、生活中找到快乐。

我认真检查了每周每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做了一张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表格,标出上课、自习、工作、去教堂、家务杂事、睡觉、陪她,以及个人休闲的时间,并标出最后还有哪些空闲。若离开个人的自律,我们就无从谈起安排优先顺序。

为什么要制定一份个人使命陈述,明确道德准则和目标?你采用哪种方法安排时间?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怎样确定目标和使命?怎样安排遗嘱,为自己的家庭做好详细的财务计划?(注,作者对这四个问题的简短回答,在书的最后部分,有兴趣可以提供)

2016–1019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大卫•哈伯斯塔姆,重庆出版社,2010-10,608页

为《纽约时报》撰写越战报道两次获普利策奖的记者大卫.哈伯斯塔姆,通过这部恢弘之作,再现上世纪中叶,由热战到冷战之间的那段历史,重提朝鲜战争,使之不被世人遗忘。中朝韩美在随后几十年里的发展变化,或多或少地与这场战争有关。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美国知名传播学者以及历史学家,美国战地新闻记者,很有名。2007年校订这本书几天后,他在为下一本书进行采访途中因车祸罹难,这本书便成为他的遗作。

一直以来,美国人对朝鲜战争不忍言说。好莱坞的越战和二战片浩如烟海,相比起来,反映朝鲜战争的影片却寥寥无几,很不起眼。韩战片虽不是禁区也算误区盲区。习惯歌功颂德,塑造英雄的好莱坞,虽也会反思,但这场停在三八线的战争,却让好莱坞不明白这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

本书是作者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的作品,算是60年来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有力的思考,作者描述了韩战期间半岛内外,苏美中韩朝各国的正误决策,详尽刻画了战场内外的主角与配角。笔下的战争惨烈撼人心魄,复杂的多边关系,杜鲁门擅自出兵,麦克阿瑟一意孤行,令人扼腕错误决策,麦帅解职风波等。“为

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美籍犹太人,著名记者兼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下台的另一位传奇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曾尊称大卫·哈伯斯塔姆为“美国记者之父”。

蛮长的,时间不够,没有读完。

2016–1020

激荡的百年史,(日)吉田茂,孔凡,张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07,95页

关于一百年来(从明治时期到二战后)日本通过工业化,技术革新,使经济迅速发展的分析。出版于1967年,作者是日本首相,八十年代时中国领导人曾热力推送,举国掀起学日热潮。后在图书评选中被列为“20年(1978-1998)来影响中国最大的100本书”之一。

当时日本正修得现代化正果,中华民族正在进入文革危机,时间限制,这位首相未能预测八十年代后的经济滑坡,和中国的经济崛起,但他在书尾提到“通东南亚各国和中国进行经济合作是今后最重要途径”,我觉得确实有眼光。

花两个小时补课,边看边整理,读书笔记如下:(有些长,看完基本上对这段历史补了不少,做笔记以后看就容易些)

开放港口,留英的伊藤博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国民教育,近代式军队的创建,清算封建制度,创立议会,明治天皇在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领导才能。日俄战争后的道德混乱,关东大地震。一战后对中国外交的控制(21条),列强之批评。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军部一意孤行建设满洲国,乘中国国内混乱扩张到华北。日本国内武装政变确立军部领导权。明治天皇驾崩,元老死亡,宪法中首相无军队指挥权。二战战败丧失一半领土,死二百万人。战败对日本人的精神打击,权威的丧失。乐天派坦率承认失败,建设“文化国家”,服从权威的民族性。天皇神格否定宣言(人格宣言),战后缺粮通货膨胀,民众为温饱疲于奔命。美国人偏重理想轻视日方感情,历史传统。美国占领军的乐天主义改革,和日本人消化理想主义的能力。宪法重大改革,国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尊重人权的教育改革,工农业的恢复,美国对日政策之改变,回到国际经济体系;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出口飞跃。旧金山和约,美日政经结合推动复兴,日美共同防卫体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东南亚繁荣抗衡共产主义。废除一切保护政策,技术革新,登上世界舞台。光明磊落姿态对待占领军的指示,败而不餒的成果;乐天主义进取精神。高超的教育程度,以沿海运输为主的生产手段,铁路,油轮贸易。(基本上是本书的浓缩)

吉田茂(1878—1967),日本首相。出生于东京武士家庭,凭借养父丰厚的财力跻身外交界,职业外交官,曾常驻英意瑞美等国,并曾出任日本驻天津、奉天的总领事,近现代日本少有的具有国际感觉的政治家。战后1946–1954

2016–1021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 马伯庸,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2,266页

马伯庸本名马力,2010年人民文学奖得主,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好奇书名,找来看看,读完科幻中篇《末日焚书》,“心情由起初的惊喜渐转为平淡,再转为索然无味”,同感,打住没往下看。故事以一群人躲在图书馆逃避寒冬末日,焚书取暖展开,围绕“人类文明遗产”-各类图书的评比取舍,旁敲侧击,评价当下国内图书市场,不写则已,写出来让人觉得作者列举的书还真的不多,面也不够广。作为小说,故事有些虎头蛇尾,网评有如“一碗精心制作的盒饭”,“不像是短篇小说,就是网络段子。内容都飘着,没有什么沉淀下来值得让人品味,记住或者思考的东西。”。

当然也有朋友相当喜欢,于我来说,浏览再糟的书也有收获,站在在图书馆或书店的瀚海书林面前,没人有把握每本抽出来的书都合自己口味。权当花了半个小时了解国内图书市场上各类鸡汤文成功学,和快餐文化。一般来说我会去查一下作者简介,这次就Skip,评个两星。

2016–1022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林达,三联书店,1997–05

五零后来自上海的美籍华人夫妇丁鸿富李晓琳,合用笔名林达所著散文体。《近距离看美国》这套系列一共四本,出版于上世纪末,这是第一本,通过上诉美国高等法院的一些案例,包括OJ辛普森案等,解释美国宪法修正案的缘由。

作者有过黑龙江插队经历,文革一结束高考恢复,78年就入大学,91年出国读书。这样的一代在我周围,多而又熟悉。他们通过自己经历,生活及观察,写出有关认知美国历史文化的感受。以书信的方式,写给国内朋友,谈话般平铺直叙,类似拉家常易读。作者文字朴实自然,又因心平气和,介绍的是美国文化,制度,司法等方面只有在美国住过多年才能体会的东西,让中国大陆人看得大呼过瘾,因此风靡一时。当时我正赴美留学埋头读书,根本没听说。

虽今日远程通讯发达,文化这东西,若不身浸其中入乡随俗,很难有切身体会。华人大多心羡欧美,这一代人有幸,体验经济上超英赶美的实现,跑到前面一看,温饱之外的话题,到底美国好在哪里?大多却说不清楚。国内同学朋友言必称“美国什么都不怎样,就是制度好”。制度怎样好法?本书作者就从小老百姓的切身体验,总结美国历史上的宪政法治,及国际关系等给国民带来的好处。许多地方总结中肯,推荐给有兴趣知道中美国民,文化差异的朋友读读。

相信不少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喜欢这种于东西方文化都带有一点距离的生活状态,懂得体会者,便觉怡然自得。这类人大多不爱热闹,对于某国国政的兴趣,也远少于对之文化的向往。看林达的书,也有如此感受,平和中庸。

我谓之为“两山峰中静谧的峡谷”:既因自己的东方脸,就不必强求精通英文,与老外平起平坐,又因远离大陆肩摩毂击的压力,便少了些浮躁,生活能自理,要求并不高,以此心态看书甚好。

喜欢的朋友可以读读他们的其它散文,《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 等。

2016–1023

东写西读 ,陆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手头没有纸书,只有一个所谓电子版,又非扫描,字迹有些模糊,只能凑合着看。想起詹宏志书里提到,胡适曾捡到半本书“不读犹可,一读不可收拾”(后来才知是水浒)。又言自己小时每日下午等着看司马翎的《纤手驭龙》,“只因报纸张贴在墙上,上午贴这一面,下午才会翻到有司马翎的另一面,当时每天下午的期待是很快乐的”- 我们小时,也都有读书的快乐,可惜长大后丢掉了不少,现在应该捡回这单纯的愉快。

近来碰到两个作者名都叫灏(陆灏张灏),不会拼音打字,只好去查,灏字念hao4,豆汁之意。灏灏,水阔苍茫广大之意,若不因打字,我一辈子也不会读。

陆灏,63年(上海人?),《东写西读》是他在《深圳商报》开设专栏的结集。这是一本读书随笔,22篇札记,(12篇中书,10篇西书)算是作者杂览闲书的”文化八卦”。后记中说:“读书是我的一项爱好,对我来说,除了消遣取乐,读书并没有其他功效,既不为考试、不为研究,也不是为了写书评。”这位老兄的名字和沈昌文俞晓群挂钩。

他主持编辑的丛书有: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上文库丛书,海豚书馆丛书等。我收藏一套书趣文丛60册,有可能是他编辑的。

转摘书评:

这种“趣”并非浅薄的凑趣逗趣,而是以古今中外广博且坚实的文史知识为基础的,只是在表述上不拉长面孔、不云遮雾罩、不乖情悖理,在内容上不陈陈相因、不追求“重大”、不随时开架,乃至经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生趣,引发人悠长的兴趣。陆灏编辑的报刊风格如此,他《东写西读》的风格更是如此:钱钟书和杨绛曾怎样捉弄傅雷,潘光旦巧译希腊美臀爱神名字等谐谑故事,牛郎织女神话经过什么样的解构,赵孟頫代夫人写信到末尾,竟顺笔署了自己的名,《洛丽塔》电影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出处,福尔摩斯是不是以王尔德为模特,西方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如何不爱惜书籍甚至以毁书为乐,《花花公子》原来刊登过好些文学名家应约写的严肃作品……都是一些妙趣横生、幽趣别具的小文章。- 沈胜衣:读书得趣写趣书

2016–1024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赵玉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01,272页,40.5M

Totoo-Chan - Little Girl At The Window, by Tetsuko Kuroyanagi

看过《小王子》,《我的乡村生活》,《佐贺的超级嬷嬷》,手头要找写给城市人,回味儿童时代轶事的书,却不容易,《窗边的小豆豆》可算是一个续篇,我很喜欢。人若说要回归自然恬静,远避浮躁断舍离,却每天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车水马龙的喧嚣中上下班,回家后仍在五光十色的电视真人秀,或七嘴八舌的微信中浸泡,怎么有可能呢?试试找个安静的角落读读这本书,暂时离开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或许有益。

1981年在日本以文库本(一种以普及为目的,便于携带A6大小)出版,因吸引社会各阶层对教育制度的反省,成为畅销书,后被翻译33种语言。作者回忆二战结束前的幼儿园“巴学院”,和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教育,”校长先生的确深深地知道孩子们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她用书的版税设立了日本第一个聋哑人专业剧团,后被联合国基金会授予“亲善大使”。

努力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的小豆豆;心知肚明,却故意装作不知连衣裙怎样被划破,听信小豆豆古怪解释的妈妈;苦心孤诣设计运动会,使身材缺陷的高桥君总得第一的小林校长,这些故事读来令人倍感温馨。在没有惧怕的家庭成长,在没有压力的学校学习,是多么幸福啊。

边读边回忆,自己曾无数次,以方便,保护为由,自作主张替家里小孩避免危险,削夺了不少他们童年的幸福。相比起书中作者的母亲,校长,在”跳报纸和沙子堆成的山“这样九死一生的孩子经历中的智慧,不能不觉得作为家长,自己偷懒了不少。时代在变迁,小男孩小女孩们光着身子水中玩耍的日子一去不再,政治正确空前高涨,人类凌驾他人的习惯总不“进化”。

又想到,童话般故事中可爱的孩子,有可能被战争训练成为杀人的工具(事实上,书里所提到的年代,二战正在厮杀)便不寒而栗。经历战争的一代,提醒我们恨恶战争,盼望和平。

书摘:

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Note. read till page 158

2016–1025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美)尼古拉斯卡尔,刘纯毅译,中信,2010,242页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by Nicholas Carr

看中译书名有点偏左,决定拿来浏览一番。说来有趣,贬义词命名的书或许较容易吸引读者(其实原作者却不含其意),有些人一旦听到“荒唐,虚伪,庸俗”之类,甚或“奸贼婊”等不干净字眼与自己挂钩,总不自觉眼睛一亮头脑一热,“什么?你竞敢说我?”于是口袋一掏,就发生了商业行为,书商最是高兴,也常利用这种心理学方式挣钱。看得出这书的中文名有误导之嫌。

《浅薄》一书出版于2010,六年内,Google的AlphaGo打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Tesla造出了无人驾驶汽车Model S/M3(2018年计划产量50万,2020年100万),苹果公司不甘示弱,计划2020年之前推出新车。Amazon造出了Echo,而Apple Siri,Google Now,Facebook Chatbots,Microsoft Cortana紧跟其后,摩拳擦掌,重金打造,IT行业的新宠,从智能手机转到人工智能A.I.,机器的快速智能化,促使人类思考:将来到底是人支配机器,还是机器支配人。

庆幸自己活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经历过“无电脑”的最后一个世代。我们之后的人类,不再有“无网”的经历。横跨“网络革命”史前史后的这一代人,大脑被改造的过程就像实验室里被测验,他们生活的体会,估计是几百几千年后子孙后代相当感兴趣的。这样看来,不留点体会给后人,才叫可惜。

互联网被称为“新造纸术”,纸张书籍发明以来,人类另一个新的跨越。20年来,互联网和手机实时更新的魅力,抢占世人注意力,彻底颠覆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如今我们的阅读和专注能力正在衰退,深度阅读的必要性已不再被重视,大脑博闻强记的功能完全可以被电脑代替。

全世界都快速地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就像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取代手工业,后者是先进,前者落后。”工业化思维方式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信息化思维方式是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后者达到的,就是浅薄,而浅薄比深刻境界更高“-这评语的最后一句是否贴切,本书的读者自己判断。

书摘:

互联网所做的似乎就是把我们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抛到一边。以前,我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缓缓前进。现在我就像一个摩托快艇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

在有些人看来,读书已经显得落后过时,甚至可能有些愚蠢了-就像还在自己做衣服穿,自己养猪吃肉一样。

2016–1026

老人与海,海明威,1951

比起长篇而言,自己更喜欢中短篇小说,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沈从文《边城》,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时》,川端康成的《雪国》等,还有这本,都印象不错。

海明威的名著,写于1951年古巴哈瓦那。根据在1935年一位老渔民告诉他,捕猎到大马林鱼后又被鲨鱼吃掉的真实故事。作者认为这是他“一辈子能写得最好的作品”。故事情节为人熟悉,作者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并且奋战到底,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老人在海上对小孩的留恋,对老对手大马林鱼的复杂感情,替柔弱纤巧的海燕而伤心,辛苦得来的猎物无可奈何地失去,手指抽筋,肩背受伤之中的耐心,描述得栩栩如生。

书摘: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

“然而这是不公平的"他想,不过我要让它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我跟那孩子说过来着,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他说,现在是证实这话的时候了。

雄鱼一直待在船舷边跟着。当老人忙着解下钓索拿起鱼叉的时候,雄鱼在船边高高地跳到空中!看看雌鱼在哪里!然后掉下去!钻进深水里!它那淡紫色的翅膀,实在正是它的胸鳍,大大地张开来!于是它身上所有的淡紫色的宽条纹都露出来了-"它是美丽的!“老人想起,”而它始终待在那儿不走“。

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没找到过。于是他想,"乌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的还要艰难"。除了那些猛禽和强有力的大鸟!既然海洋这样残暴,为什么象这些海燕那样的鸟儿生来就如此柔弱和纤巧?海洋是仁慈并十分美丽的,然而她能变得这样残暴,又是来得这样突然。而这些飞翔的鸟儿,从空中落下觅食,发出细微的哀鸣,却生来就柔弱得不适宜在海上生活!

他尽量轻地把它举起来,因为他那双手痛得不听使唤了。然后他把手张开,再轻轻捏住了桨,让双手松弛下来,他紧紧地把手合拢,让它们忍受着痛楚而不致缩回去,一面注视着鲨鱼在过来。

“什么也没有!”他说出声来,"只怪我出海太远了"。

2016–1027

独自上场,李娜,中信出版社,2012–08

网球职业大满贯冠军李娜的回忆录。湖北武汉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到大,通往世界冠军的心路历程。一个单纯直率的性情中人,在成名过程中与教练,体制,合作人,丈夫,并自己的碰撞。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体校艰苦生活,父亲40岁早逝所欠医疗费使家里贫穷,独自生活打比赛挣钱还债的艰辛,教练的火爆脾气,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自卑消极性格的来源,超强压力不通人性的训练方式,国内体育制度的不完善,对姜山的依赖和解压的方式,中国网球职业化制度的受益者,单飞过程中外籍教练和职业团队的帮助,为何打球的追问,与心魔征战的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衡量等。

“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你不能体会那种和队友并肩作战的归属感。你知道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所以当你陷入泥沼后,只能在众目睽睽下独自爬行;你努力为自己的疑问找到答案,不断地在心中咒骂自己,与内心深处的自我辩论,试图寻找能破解对手发球的办法。当然,这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那种挥之不去、无所不在的孤独和排山倒海而来的压力让人欲疯欲狂。”

我觉得羽毛球也很相似,独自站在球场上,每一代老运动员都要受年纪,伤病的影响,技术水平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一场比赛的最后,比的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较量挣扎。现在我和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打,就不再争比分的胜负。看球的时候,也更有兴趣注重比赛的失利者,体会老将们的卓越。李宗伟,李铉一,双打的哈迈德,纳西尔,李龙大,赵芸蕾,于洋,付海峰等,若出传记,应该也和李娜所说相仿。

书摘:

此时的妈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人说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是对的,人到了这步田地,才会真正看清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胜利带给我最好的礼物是内心的平静-我不必在比赛后用毛巾蒙住脸,躲在更衣室或是浴室里失声痛哭,不必再为失误痛恨自己,不必反复折磨自己,我知道我的表现及格了,我内心的“裁判”这次会放过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频率,当你觉得一个人非常适合自己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你发现了你们有同样的频率,拥有相同频率的人才会互相吸引。

我站在场地上,忽然觉得这个场地很像古罗马的斗兽场,观众的喊叫声如同龙卷风一般从我头顶呼啸而过。他们在呼唤他们战无不胜的女王,而我就是那个倒霉的角斗士,手里的球拍像是一块吸引公牛的红布,但我却忘了带上长矛。

2016–1028

TheScrewtape Letters地狱来鸿,C.S.Lewis著,曾珍珍译

1941年5月2日-11月28日,C. S. Lewis以书信的方式连载于英国《TheGuardian》杂志,后结集成书。当时英伦上空,战争阴云密布,笼罩在德国法西斯的空袭恐怖之中。欧战的摧毁力使地上的传统道德面临瓦解,人性的脆弱无法抵挡空中恶魔的残虐,惶惶人心在“末世”乱象中集体焦虑,基督徒的灵性美德呈待重建。

鲁益师以真正信仰的敌人-两位“大小魔鬼”的书信讨论方式,描写牠们对一个年轻初信者-阿蛮的阻挠攻击,在祷告,家庭生活,婚姻等方面,极力引诱其离开信仰。书中呈现出正反颠倒,讽刺又有趣的对话,将魔鬼对信仰真道的基础-十字架,祷告,行善等的态度,呈现给世人。作者也曾经仿效《天路历程》的写作方式,写过一本叫ThePilgrim’s Regress (《天路逆旅》)的护教寓言书。

虽然战后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今日的属灵风气比起二战时期,却无多少进步。当时偏激爱国者与热血沸腾的和平主义者的争执,在今日对于叙利亚难民,美国两总统竞选人,甚或同性婚姻等态度上,何等相似。

本书又名《大榔头写给蠹木的煽情书》,或《魔鬼家书》翻译用语比较文绉,不够风趣,若用今日的网络语言,一定更有趣。

2016–1029

众目睽睽下的今世教会,薛华

通过对近三百年来神学发展的综述,作者向读者揭示了正统神学怎样演变成存在神学,并阐述自由神学与传统基督教之间的差别。

“受现代自然主义思想影响”而诞生的自由主义,在学术界成为潮流,使传统神学教授-一群「披着主教和牧师袍的无神论者」转向“新式近代科学”的观念,神学也偏向自然主义。

自由神学果断地否定了传统基督教对圣经的看法,将两个完全对立的理论,变成信仰上的真理,“否定反命题之存在”,就得出了诸如普世得救论,怀疑神创造宇宙,怀疑耶稣基督独一中保,否定人类堕落等基本教义。在我看来,不受新派神学的影响,反倒更接近真理。

理性主义破产之际,卢梭、康德、黑格尔,祈克果等"发现光凭理性,不可能找到知识与生命划一的答案,他们原先那股乐观的精神也就随之而云消雾散"。理性主义被放弃后,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现代神秘主义等随之而来。巴特的新神学运动,新正统神学,或称存在神学,便将传统信仰,带入了歧路。

本书是信仰纯正的圣经学者,对于自由神学(存在神学)的批判。只读一遍不够。

书摘:

通过圣经的四个基本观点来批判自由主义:其一,我们所信仰的是一位无极限的,而且是有位格的神;其二,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人并非机器,他通过参与宇宙中任何活动影响到历史;其三,神不但有能力干预世上的一切事,而且曾主动地向人说话;其四,今天的宇宙失去了当初被造时的本来面目,人也已非他当初被造时的样式。

理性与理性主义不可混为一谈,理性主义通过耶稣的历史性,消除祂那超自然的神性部份。

2016–1030

文明与野蛮(美)罗伯特.路威著于1929,吕叔湘译于1932,三联书店,1992–06

Are We

Civilized? - Human Culture in Perspective, Robert Heinrich Lowie, 1929

今日美国媒体陷入有关各类歧视的争论,种族方面首当其冲,BLM与AllLives Matter之类口号纠缠不清, Global Warming几乎演变成GlobalWhining。歧视的问题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曾消失过,近一百年前,路威教授为“非专门研究人类学”的读者而写了一本书。作者通过对人类文明史上各民族,极力抨击种族主义者,破除白种人“文明人”的自大狂心理。

文化,饮食,火与烹饪,畜牧,农艺到居室,衣服与时装,工艺与行业,行旅与运输,年女与婚姻,家族,国家,理解,教育,文字,艺术,宗教,医药卫生,科学,进步。。。这些词语作为本书23章的名字,作者也是从这些人类文化和行为中分析,文化是怎样开始,怎样演变为文化传统。

中国人向来以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傲,对古代辉煌文明的自恋,固然也可以与世界人类文明史相融合,通过这书反思一下,中和一些。

书摘:

一个人吃饭,恋爱,打架,信教的方式,不是他个人的发明,而且和他的心理组成无关。我们只要把他放在新的环境里面,他立刻就会跟着用新的规则来玩这生活的老把戏。

2016–1031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林欣浩,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05

对哲学感兴趣者每个时代都有,即便毕业后收入可忧,我父亲所教的哲学系总有学生报考。去年读过清华在读女博士张明明那本网络文字集结成的《不疯魔不哲学》,书中挖出人类史上有名的二十多位西方哲学家的生平轶事,单口相声式诙谐逗趣,尤其女哲学家好像汉娜阿伦特,波伏娃者,也被调侃。网络时代,茶余饭后,总有人喜欢八卦,这也难怪,非专业者一天头脑劳累之后,还会有几个认真读专业书籍呢?其实要将复杂的哲学思想,用简单的文字写出来,又要有趣,让人读来不打瞌睡,的确不容易。

今这位林欣浩,也用的类似的手法,对于古今西方哲学,做了个综述,因写作更认真一点,故读者给的分数也较高,有人称之为《苏菲的选择》的中国版。哲学家追问的主要问题便是“人为何活着“,及”人生的意义”,信主多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清楚明白,心里非常感恩,因为若不是神的主动启示,人要靠自己一生研究,得出答案,有多难啊。

纵观西哲高人们面临的困境,便可晓得一二。古人原以地球为中心,人为万物之灵,及至开普勒,达尔文,进化论日心说,便被否定;原以人的理性为傲,却被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非理性学说打个粉碎。自然科学方面更不乐观,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及牛顿的定律,原是铁板钉钉有依有据,待到非欧几何,爱因斯坦,又被推翻,更甭说后来的量子力学,伯粒二象,测不准定理等等世人难以理解的理论。哲学家们,靠自己大脑,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把自己挤入了死角。

而《圣经》里早早提到,犹太人要神迹,希腊求智慧,基督徒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上帝的真理,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它偏偏能拯救世人,即便目不识丁,愿意信者,仍能蒙神的恩典。因为圣灵能参透万事,保罗说,“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哥林多前书二章15节)上帝把人分为属血气的和属灵的,原不是因为后者有何特异功能,只因信者得救,神就“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私人翻书笔记 2016-10 (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mk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