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看了看书架,拿出一本一本的书又一本一本放回去,本来想写点什么,但是太忙了,就没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收到礼物大多数都是书,送出去的礼物好像也是书比较多。大家好像都认为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爸一心想培养我养成看书的习惯,光论语都买了有两三本,结果嘛,这些书除了有两本作文书,其他的都死不见尸了。
到了初中就开始接触小说了,额,是言情小说啦。
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本一口气并且是通宵看完的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思慕无期》。那天晚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看完了,泣不成声。我看过的很多小说其实连书名都记不住了,这本书倒是记得很牢,而且还记得故事情节以及男主叫陆亚卓,女主叫丁深深,一直觉得深深很好听,陆亚卓在我心中的地位也与何以琛、程天佑一样,是男神啊。(如果有人喜欢看言情,安利一下这本书~)
高中的时候也看言情,但是看得少了,看《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比较多一些,偶尔也看看其他类型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了米兰昆德拉的《无知》之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好无知!
但是后来确实变成了一个不爱看书但是会有意识看书的“喜欢看书的人”。这个转变应该是在大学吧,有两个动力。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居然也不可思议地进入了传说中的迷茫期,觉得大学上的好像没什么意义啊,甚至有了退学直接混社会这样的想法。忘了某个下午的那通电话是怎么开导了我,只记得在那之后我就没想过要退学了。
但还是很苦恼,不退学我能做些什么呢?
这时我想到了有个很厉害的人曾经跟我说过“我觉得女孩子应该要多看一些书”。我一想反正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那就看书吧,看书总不会错的,于是就开始计划着一周看一本书。
众所周知,flag总是会倒的,我也没有一直做到一周看完一本书,但看书的习惯确实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养成了。
另一个让我看书的动力,来自于我自己的一次作死。
我有一个同学,阅读量超级大,有一次他的生日我送了一本自己没有看过的书给他,我也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最后我夸下了海口“以后送给你的书一定都会是我看过的书”!然后每年都在为送什么书给他发愁,害!
大概就是因为这两件事,我开始了看书。至于坚持嘛,肯定还是因为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这些年来,我看很多的书大多都是囫囵吞枣,最多写几句摘抄,只有少数几本书我认真做了读书笔记。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读书带给我的各种各样很微妙的改变。
像我前面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读书吧,读书总不会错,读书也从不会辜负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