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共读这本,全面阐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前面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力量的源泉”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分享第五部分内容:生活的准则,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一书的第45-50章的内容。
第四十五章 清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里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收敛。老子说:最完满的东西,因物而成,看起来好像有欠缺的样子,但是它的作用却永不会停竭;最充实的东西,因物而有,看起来好像虚空的样子,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
最直的东西,随物而直,看起来好像屈曲的样子;最灵巧的东西,因自然而成器,不强为造作,看起来好像很笨拙的样子;最卓越的辩才,因礼而言,不强事争辩,看起来仿佛是口讷的样子。因此,体道的人,自可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治理天下的人,更当随时体道而行,要明察寒、静可以克服热、躁。能执守清静无为之道,也就可做人民的模范,使万物各得其所。
第四十六章 走马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天下有道,人人知足知止,国与国间没有战争,善跑的马拉到田野,作为犁田之用;天下无道,人人贪欲无厌,国与国间争战频仍,所有的马用来征战,甚至连母马都要在荒郊生产,这就象征将有亡国之祸了。
由此看来,祸患没有大于贪得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大于贪得无厌的了。治国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足,才是永远的满足。
老子认为战争的起因,大半由于侵略者的野心勃勃,贪得而不知止足,结果侵人国土,伤人性命,带来无穷的灾难。老子指陈统治者多欲生事的危害,提醒为政者当清净无为,收敛侵占的意欲。治理国家如此,做人也是一样。一切纷争的产生,都起于人类的不知足与贪得无厌。孟子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不知足真是人类的罪魁祸首,而拯救的方法,就在知足。一朝知足,就自然觉得满足了。
第四十七章 求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万物万事皆有总原理;天下虽大,若能知天下之所以为天下的道理,不需出户,就可以知天下;天道虽广,若能知天道之所以为天道的道理,不看窗外,就可以知道自然的法则。
如果一定要出户,外看以求知求见,反而会离道愈远,所知愈少。所以明白道体的圣人,不待远求,天下的事理就可知道;不观察外界,就可说出自然的法则;不造作施为,就可使万物自化而有成。
老子非常重视内在直观的自省,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做内观返照,清楚心灵的屏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庄子和佛学也持有与此类似的观点,而西方思想家或心理分析学家则认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焦虑不安的,愈向心灵深处挖掘,愈会发现它是暗潮汹涌、翻滚不宁的。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可以日渐增加知见,为道可以日渐除去情欲。能把为学日益的妄念去了又去,减了又减,把知欲都损尽了,最后便能到达无为的境界。既到了无为的境地,便与道同体,自然也就能无为而无不为了。无为则何愁治理不好天下?反之,若强恃自己的智能一意孤行,又何以能治理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探求外物学问的活动,求外在的经验,知识愈累积愈多。而“为道”则是对宇宙万物做根源性、整体性的体认,要摒除偏执妄见,减损成见和情欲,开阔心胸视野。所以“为学”所得的是知识的积累,而“为道”所得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庄子·知北游》也有相同的引文。无为的学说一向不易了解,若以科学的眼光来解释,便是“利用自然达成目的”的意思。
第四十九章 民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成见,而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百姓善良的,固然善待他们;百姓不善良的,不但不摒弃,反而更加善待他们。因为圣人是各因其用而用之,绝不失其善,这样人人自然都会同归于善。百姓信实的,固然要以信对待;百姓不信实的,更应以诚信对待,因为圣人是只守信实,不知虚伪,惟其如此,所以才能化去虚伪,使人人同归于信实。
圣人治理天下,是无私无欲,无莫无适的。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也是浑朴没有机心,因为圣人对待他们,就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务期使他们各顺其性。
老、庄教导贤明的君主,要让百姓自己判决事情,自己生活,而君主本身,不但不能以自己的意见限制百姓的思想,甚至还应以人民的意见来引导自己。这也深刻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第五十章 养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里老子谈到了对死亡的看法:人生短促,生是死的结束,死是生的开始。“出生入死”,少私寡欲,保养自己的生命,清净质朴,纯任自然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在《庄子·知北游》中也进行了阐述。他说谁知道生死两方面的关联性?人所以能生,是因为气的集聚,气聚便是生,气散就是死。生死原是互为循环,我又何必为此忧虑?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岂不知臭腐会转为神奇,神奇又将化为臭腐。万物本就是一体的啊!
人始于生而终于死。当人生的时候,四肢九窍都属于生;当人死的时候,四肢九窍也都属于死。再看人生的过程,自幼至死,中间有许多劳动,动必有损,以至四肢九窍也都归向了死地。这是什么缘故?实在是因为愈看重肉体,愈保不住它啊!
听说善养生的人,在陆上行走,遇不见攻击的牛虎;在军中作战,碰不到杀伤人的兵刃。牛虽凶悍,却无法以角来攻击;虎虽勇猛,爪子也没了用处;刀刃虽利,却难以使用。这乃是因为善养生的人,绝不进入致死的境地。
一些年轻的道家,常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拿来作为自己的诗集主旨。有关生之悲哀和死之神秘这方面的感触,老子虽有,却很少提到。而庄子,不但慨叹世俗生命的短促,对死亡的神秘感到迷惑,而且以天赋的诗人文笔,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