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秋高大陆前,马岭寒影踏遍天。
群峰不断浮云色,绝排长流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龙泉。
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这是金人元好问讴歌马岭关的一首壮美诗篇。周末,快乐相约驴友登山群的登山路线为明月-马岭关-不老青-大北沟。两年以前,我刚涉足户外不久的一个周末,我随“狼行天下”驴友群走过一次马岭关到不老青的路线。当时我几乎没有户外知识,对闻名于驴友“胜地”并没有什么认识,只是随队锻炼身体,所以虽有幸走过马岭关,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它,更谈不上了解它,现在快乐相约选择重上马岭关,我心中依然十分期待。
这次是快乐相约自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活动,一大清早上车后,我发现车上基本都是熟悉的面容,熟人见面格外亲切!
车子很快就到了明水村,下车后,驴友们一阵惊呼:哇,天好蓝啊!今天天气非常好,天湛蓝湛蓝的,干净得象水洗过的一样,没有一丝的云彩。小小的山村,石墙板顶,映衬一片翠绿之中。黛青色的山上片片新绿,一番生机昂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87f43025fed5074f.jpg)
走过村间小路,便开始了雄关漫道。这条小路是一条通往山西的古道,许多地方还铺着长条石,青条石上棱角全无,圆圆润润,泛着青光,仿佛地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雄关漫道真如铁!小路徒峭,崎岖难行,走了没有多久,驴友们个个累得吁吁直喘,队伍也渐渐地拉开了距离。
历尽艰难,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城墙终于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城门洞保持相对完整,城门早已不知了去向,城门前青石路上的舂米凹依然清晰可见。城门左右城墙坍塌殆尽,只剩一片碎砖乱石。
进入城门,便是瓮城,南北西三面的墙体早已风化成碎末,堆在地上,高出地面一截,站地碎石堆上,感觉历史就在脚下!城门边一座石房子相对完整,三五位工人正在施工修缮,不知今后作为何用。顺着古道继续西行,城墙西侧为一深达百米的山涧,山涧上有一座古石拱桥,这是这一带通往山西的唯一道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小的石拱桥,曾经通行过千军万马,为韩信平定中原、为赵武灵王防御外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石拱桥保存良好,仍然能够通行。石桥东侧矗立着一块风化严重的石碑,石碑底座的赑屃头不知去向,石碑字迹斑驳,已不可辨认,只能以自己的沧桑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史书上记载,山涧对面的山上,还有敌楼,也不见了踪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067010c7c79d46cf.jpg)
顺着古长城的残垣断壁,队伍朝烽火台进发,古长城建在一条狭窄的山脊上,弯弯曲曲直上本地第一高峰白虎山。白虎山也叫不老青(山),是本市的第一高峰。行约一公里,便到烽火台,烽火台基本上呈现着原貌,角棱完整地矗立在山脊的尽头,再往上地势就平缓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1cb9b8f154d226e1.jpg)
烽火台上下均可通行,火烽台高约四米,不知谁简单地绑了一个木梯子,供驴友和山民上下。木梯子也有年代了,所用木头不粗,固定梯柽的铁丝也锈蚀严重,看上去很不安全。上一次到此地时,我胆小,没有敢上。今天决定冒一次险,梯子看上去单薄,踏上去倒也牢靠,但是梯子不够长,爬完梯子,上面仍陡峭难爬,手没处抓,脚没地踩,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艰难爬上烽火台,抹一把额角上的冷汗,回头一望,沟壑纵横,群山环绕,一览众山小!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1b4a29aaae6edd36.jpg)
继续前行,大家猛然发现大片的桃花,带着清香出现在眼前!人间四月芳菲尽,马岭桃花始盛开!山下的桃花三周以前已经开放,桃树枝头现在早已颗颗“青果小”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驴友们大呼小叫,拍照留念,不爱照相的我也拍起POSE,与驴友一们一起享受这美景、这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a0f320bcac737b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b6ff5f0ef169ea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4e2cbaa5d54316e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1798/d7d86e45c0e9c8d7.jpg)
午饭后,简单休憩,驴友们开始陆续下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