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号玩家好文推荐散文
把顾城称为童话诗人,是舒婷的误读

把顾城称为童话诗人,是舒婷的误读

作者: 诗文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9:56 被阅读48次

暗暗涌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兴盛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潮席卷了当时中国的整个诗坛。那时,人们的思想刚刚解除禁锢,诗歌适时地安慰和启蒙了他们的心灵。于是,朦胧诗拥有了无数的读者,一些诗人的名字和诗句永远镌刻在了他们心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读者不会忘记,这是诗人顾城的诗句。

左一为顾城 左二为舒婷

顾城早期的诗歌,大都营造出一种纯美的诗境,常常用孩子般的眼光来打量世界,纯净稚嫩而又充满梦幻的情绪。比如他写到雨后的松树,是“有千万颗小太阳悬挂”;他说“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正因此,舒婷给顾城写过一首《童话诗人——给G.C》,把他称为童话诗人。这首诗中写道:“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我看到这里就觉得把顾城称为童话诗人,是舒婷的误读,因为顾城的诗并没有完全省略掉这些。

顾城《小巷》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

顾城也是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的诗人,诗人的内心更加敏感,他不可能不受一点影响。在这首小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憋闷甚至阴森恐怖的小巷:“又弯又长”,似乎没有尽头;无门无窗,没有光明和气息。这到底是在象征什么?最后两句,钥匙本来对应的是锁,顾城却拿它来敲墙,这其实是对历史的怀疑和叩问,但又略显悲凉,因为根本找不到锁。所以,小巷象征着的是波云诡谲的历史,而诗人是茫然的。

顾城

《案件》

黑夜

像一群又一群

蒙面人

悄悄走近

然后走开

我失去了梦

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币

"我被劫了"

我对太阳说

太阳去追赶黑夜

又被另一群黑夜

所追赶

顾城

初读顾城的这首诗,我误以为他所写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但后来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梦其实就是理想,在蒙面人黑夜的洗劫之后,我失去了梦也就是失去了理想。诗人对此是无可奈何的,便去求助于太阳。太阳就去追赶黑夜,但时间是轮回的,它“又被另一群黑夜/所追赶”。谁也追不上谁,那失去了的梦当然也就回不来了。顾城这首诗的题目是案件,那么真凶是什么呢?是时间,而时间不过是历史的影子。

顾城

《眨眼》(节选)

——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红花在银幕上绽开

兴奋地迎接春风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片血腥

为了坚信

我双目圆睁

顾城

错误的年代,波云诡谲的历史让诗人产生了错觉。就在一眨眼之间,原来的美好都走向了反面。这变化何其迅速,触目惊心,让诗人不敢相信而自以为是错觉。在这首诗中,顾城伪饰的天真近乎悲壮,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坚信/我双目圆睁”,他不愿相信刚刚看到的。这首诗虚实结合,以至于我们也产生了错觉。

把顾城称为童话诗人,是舒婷的误读。顾城的诗,在读者中流传最广的也的确是那些近似于童话的美好的诗,顶多是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那只是顾城的一部分,想要更全面的了解一个诗人,就要尽可能完整地阅读他的诗。笔者是中文系的学生,很乐意和大家分享文学知识,欢迎您的关注和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顾城称为童话诗人,是舒婷的误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i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