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已阑珊,端坐于电脑前,却仍然思绪万千。在简书学习的经历,依旧念兹在兹。犹记每天用简书填满的空闲时光,犹记每天用简书记录的点滴心语。期待、欣喜的情绪因日常的学习而起,却未曾因此而落。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从教已有20余载,经历过的培训不计其数,从未有哪个培训能像兴成长这样让我有过强烈的期待。首先它的培训形式很特别,深深的吸引了我。学员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cctalk软件在线学习,可以在平台上实时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有问题随时可以提问,专家会在线答疑。其次是去年我县已经开展了青椒计划暑期培训,我县的很多老师都参加了这个培训,培训的效果特别好,我在通化县进修学校网站上也曾看到过相关报道,因此就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恰逢今年暑期有这样一个契机,进修学校组织全县各学校老师报名参加2019兴成长暑期培训,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员,心愿达成,怎能不让我期待呢?

自从知道自己要参加这个活动后,我就十分关注有关学习的相关信息——如何听课,怎样打卡,怎样撰写简书并投稿……这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为了能让自己不掉队,跟上大家的步伐,遇到不懂的,我会和同事互相交流。去年我校有两位青年教师参加了青椒计划,对整个流程比较熟,因此遇到拿不准的、不明白的地方我会及时向他们请教。


开课以来,我一直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进行学习,每次学习都提前设置好课程学习闹钟,提前进群准备学习。而我主修的课程是《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班》。本月共听了三节课,可以说堂堂精彩,令我收获颇丰,真是不虚此行!下面我就重点来说一下自己学习第三节课后的一点体会。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的ppt 制作水平并不高,如果满分是5分,估计我给自己打个1分就不错了。虽然自己参加过县里组织的电子白板培训和希沃白板培训,但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微机室没有电子白板),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本用不到ppt,所以也就导致了自己几乎不会去制作ppt。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技术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像我这样只学不用就等于白学。再有就是现在网络很发达,偶尔自己需要用到相关课件也会去网上下载,拿过来改一改就大事完毕了,根本不会自己动手亲自做一做,因此也就导致了自己的ppt制作水平很差。
听了梁校长的课,让我的眼界大开,ppt制作大有学问。课堂上梁校长先通过实例给我们列举了了ppt制作中的反面案例:不协调的艺术字、ppt代替讲稿、杂乱的颜色、模糊的图片、不相关的配图、不相关的剪贴画、看不清字、切换频繁。梁校长举的反面案例给我敲醒了警钟,让我不断的反思。虽然自己做过的ppt为数不多,但好像真的为了显得高大尚而频繁切换;有时为了显得与众不同,也会在标题处加上艺术字。听了梁校长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自己在ppt制作过程的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梁校长为我们分享了ppt制作的三大步骤:理解、构思、制作以及设计原则(整体设计原则和单页ppt设计原则)。在讲解的过程中,梁校长能够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的见解,让我们听得懂,学得会,这些对我这个新手来讲真的是太实用了。听完课以后,我迫不及待的尝试着运用老师说的原则对自己以往的ppt进行了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也是多次实践,力求将ppt做到极致。








通过修改ppt,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不能因为自己平时不用或用得少就不去做,因为“技术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一篇简书,里面有位老师提到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为了参加这次学习,丢掉了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机。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尚且有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作为40出头的我怎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心动不如行动,改变就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读书1小时,多方面阅读,开阔视野,提升文笔;每天坚持阅读简书中的美文,向身边优秀的老师去学习;每周争取自己确立一个主题,制作一份ppt。
因为遇见我们相识,因为相识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感恩兴成长,期待花开,期待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