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学点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 渑池615闫冲琦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3:25 被阅读51次

    今读吴虹校长《村小走江湖,我们能做啥》,我深为吴校长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也为吴校长的睿智所折服。

    村小的出路在哪里?是我在拜读吴校长这篇文章之后引发的思考。

    我九七年师范毕业,先在邻村村小工作一年,后来到了现在的“乡小”(当时,我们的学校也只是个村小,连校舍都是一九八九年时,村民集资修建的)。那时,我们乡(山区乡)十三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有各自的学校。各学校下辖三两个教学点。每村根据学校的规模分配几个到十几个教师。

    教学点相对偏远,留下任教的多是些老弱病残或代课教师。教学质量和村小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前途,有些家长开始舍近求远,到村小甚至离乡政府近的学校就读。

    于是,偏远教学点,甚至还有些偏远学校在校生人数逐渐下降。学生人数的变化,自然引起教师调配的变化。教学点,甚至偏远村小的命运岌岌可危。

    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大约在2002年前后,我乡响应国家“合点并校”号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前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但在一二年之后,乡民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乡的教学点全部取消,还有三所村小被取缔,五六年级统一集中到人口比较集中的两所学校就读。我们的学校也直接由“村小”变成了“乡小”,校舍没变,学生却增加了两倍有余。

    这样的结果造成乡小一个班级三四十名同学(最多时一班达七十名同学),乡下个别学校只有一二十名同学,还是四个年级合一块的情况。

    有些小学生不得不选择住校(最典型的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成了住宿生),还有一些家庭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背井离乡,到乡小附近租房或买房,给乡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很多孩子因家庭照顾不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严重的就直接辍学了。

    党和国家也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合点并校”就此搁浅。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新的政策——均衡创建,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但要真正实现城乡均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有。

    也许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化,移民搬迁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教学点,村小的条件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改善。到那时,教育均衡问题将大大改观。

    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要真正地实现起来,还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金,更有力的政策去推进。

    就目前的局势,以笔者不成熟的眼光来看,最要紧的有两个工作。

    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有限,学习经费不足,再加上农村教师课头较重(有的老师一人包班,包揽全部课程;还有复式班,要教两个以上年级),缺少“充电”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学习的机会,根本不可能落在这部分人身上。

    当前的互加平台“乡村青年教师公益计划”,算得上天才之举,是迄今为止,对乡村教师最有效的做法。但如何做得更深入,惠及到每一所乡村学校,每一名乡村教师,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及广大的乡村教师做更多的努力。

    二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众所周知,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环境恶劣等,好教师分不来,留不住,这是导致乡村教育落后的师资力量方面关键问题。

    要改变这种局面,唯一的做法就是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评优晋级高度向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倾斜,加大与城市教师的收入差距,让农村教师得到大实惠,成为真正令人羡慕的职业。到那时,随着更多优秀优秀教师的加盟,乡村教育方能得到真正意义的改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小学、教学点的出路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t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