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宁都在行动!2018村小多...简书头条
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

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

作者: 宁都专递课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1:23 被阅读2563次

            [摘   要]乡村学校教学点是基础教育最脆弱的地带,是乡村教育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大部分教学点的现状是“小而弱”、“小而差”,长期以来,乡村教学点难以吸引教师,出现教师严重老龄化,包班教学、复式教学、走班教学的模式在各地乡村学校应运而生,虽然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点的教学困境,但对乡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仍然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教学点教学质量不高的实质问题。宁都县教育局与沪江教育(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引入沪江教育的“互加计划”,用于弥补乡村教学点的课程短板,由试点到扩展再到推进,再到现在的两百多所学校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宁都县正以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新路径助力教育扶贫、助推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通过全新的县级助教团队管理模式,打破行政管理边界,充分发挥教师创造力,让宁都模式成为了2018全国互加学习榜样。
            [关键词]  互加计划;网络扶贫;公益课程;宁都助教;小规模学校发展
            [正   文]
           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农村教育研究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全国1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有2.58万个,2016年全国乡村教学点有8.68万个,不足百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0.83万所,占乡村小学与教学点总数的56.06%。乡村教学点的学生全国有402万,仅在江西省像小布这样的教学点就有7365个(2015年统计)。
           乡村学校教学点是基础教育最脆弱的地带,是乡村教育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大部分教学点的现状是“小而弱”、“小而差”,长期以来,乡村教学点难以吸引教师,出现教师严重老龄化,包班教学、复式教学、走班教学的模式在各地乡村学校应运而生,虽然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点的教学困境,但对乡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仍然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教学点教学质量不高的实质问题。
           宁都县地理位置偏远,全县有4053平方公里,在江西省版图面积第三,赣州市第一,有85万人口。全县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有11万多,乡村义务教育的学生有将近6万。这些学校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规模小、人口少、老师下不去。下去了,也留不住。乡村教育应如何发展?正值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战略之时,通过中央网信办全国网络扶贫现场会,宁都县教育局与沪江教育(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引入沪江教育的“互加计划”,用于弥补乡村教学点的课程短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就我县参与互加计划的“历程”与大家共同思考。
           1.  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助播乡村教育未来梦想
           1.1  低成本获得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借助CCtalk软件直播开展的网络双师课堂模式,我县两百多所学校通过共享的“互加网络公益课程”就能够在每周28节课程中任意选择自己学校需要的课程,并纳入学校总课表,确保学校原来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多彩的音乐课、美术课、晨读课、科学课、生命教育班会课等核心素养课程。
           为落实好“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实施,发挥好网络课堂设备作用,真正提高网络课堂的参与率。我局对未接通网络的学校拉专线接网,确保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接入。为160所边远山区小规模且网络建设不齐备的学校奖配了电视、笔记本电脑、摄像头、麦克风等全套设备,确保硬件设备配齐到位。而所有硬件设备的投入都是极简的,与教育信息化数十万配置一个录播室的投入相比,每个教学点参与网络直播课程的设备,甚至一部手机、一个平板就可以参加网络课程,可谓是真正的“低成本”。

    宁都县黄石镇阳都小学利用配发的设备参加《酷思熊阅读》网络课  

            1.2  双师课堂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
            长期以来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始终是自上而下推给老师这样的优势是快捷、简单,然而可持续的时间不长。是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持续带给教师内在的变革动力呢?我县引进互加计划之后,要求学校教师参与网络培训,从零开始接受网络教育的基本理念、逐步通过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带动教师主动参与到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之中,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为抓手,利用网络双师课堂,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村小开齐开足课程的难题给彻底解决。
           双师课堂是指通过网络直播实现线上教师与线下教师共同配合下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互加计划模式的双师课程更具有实操性:
          (1)选课:3+X:互加计划提供了面向全国的村小大课表,各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任选课程,原则是各学校至少保证选择三门网络课程为必修,其他课程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有了数量的保障,学校选课后要融入本校的班级课表里,确保按时能参与网络课程。

    2019年春互加网络公益课程表

            (2)授课:1+N:一个网师授课可以对接N个学校的班级,从几十到几百个班级不等,这对线下教师要求很高,没有线下教师的专业培训就无法圆满完成双师课堂的教学进度。
            (3)课后:1+1打卡:即听完一节课就要打一次卡。从“网络选课+双师课堂+课后打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互联网课程学习闭环,把教师从各自重复低效能的备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的更多精力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在网师课程指导下,线下教师作为助学可以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过程,有更多精力去顾及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体验,并积极把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分享在课后打卡群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过程性资料,更与其他外部学校教师建立了新的资源链接。
            1.3  县级助教团队助推网络课程质量提升
            网络双师课堂“1+N”授课模式让村小孩子直接跟着全国名师上课,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取决于线下助学教师的投入,为确保每一节课的有效开展,加强对全县各校参与“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监管,我县通过个人申请、网络面试、岗前培训、试用考核等环节,专门成立了一支拥有20位一线骨干教师的县级助教团队(助教:在网络双师课程的过程中承担组织、推进、反馈、沟通等作用,在网师与助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双师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全国第一个用一线乡村教师的力量组建虚拟工作团队,为全县村小网络课程承担繁重的运营工作。
           助教团队根据工作日进行明确分工,分5组对全县参与网络公益课程情况进行监管,负责对全县每日、每周要做的工作进行预告和汇总等。
           (1)做好课前预告。在课程前一天由助教撰写好课程预告和注意事项,提醒助学教师(助学:在教室里引导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完成学习任务)提前准备好课程所需材料、测试好网络、调试好设备等,并于每堂网络课程开始前20分钟进行提醒。

            (2)做好课后反馈。发布每日《互加学讯》详细记录每一天在宁都乡村学校互联网课程的过程性资料,协助指导助学教师进行课后打卡(助学教师运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在手机端的小程序中进行课堂亮点展示),并分享在特定的教师社群中,同时对助学老师分享的课堂纪实进行鼓励性评价。
           (3)发现优秀学校定型经验,及时总结宣传。通过各种自媒体让乡村教学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县级助教的专业性,并辐射全国更多地区,传递助教团队管理模式。
            由于助教工作的较好推进,宁都县互加计划参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助教团队也被互加计划的工作人员和互加网友们称为“助教天团”“宁都铁军”。

    扫描阅读宁都互加文集

            1.4 机制创新激活乡村教师自我成长动力
            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会签约之后,我县把关注村小教学点发展作为县教育扶贫、网络扶智的重点工作,通过下发文件通知组织全县教师参与到互加计划与北师大、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合作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简称青椒计划),乡村学生与教师同步迈进互联网教育新时代,这种互加模式+青椒模式的组合拳,极大的提升了我县互联网教育扶贫的进程,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特别是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1)关注乡村教师成长,全县整体加入“青椒计划”。
            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紧张,教师教学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宁都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借助“青椒计划”这一平台,积极推动教师网上学习提升,全县5000多名教师免费参加网络学习,其中乡村教师占90%以上。“青椒计划”铺就了一条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也成为青椒计划全国整体参与数量最多的县区。足不出户,宁都全县教师就可以参与到青椒计划网络公益课程的学习。
            (2)注重激励考核,树立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榜样
            为提高学校助学教师参与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课程参与有效性,使各校在大数据面前进行良性竞争,每节课后都有及时通报学习成绩。在2018年上半年的“青椒”培训学习中,宁都县83名教师从全国3.4万名参训教师中脱颖而出,共获凯迪拉克支持的“小狮子计划”优秀乡村教师奖总奖金38.2万元。
            (3)改变传统的信息化配置模式模式,变大锅饭分配为奖励先进。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配置模式是均衡化,我县从计划分配改为奖励配置,对一学期互加网络课程推进效果好的学校配置更好的设备,这极大的激活了各学校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2018年6月,我局根据一学期各村小教学点的设备使用情况,奖励给村小教学点网络直播课使用的设备价值100万元(含部分学校网络费用)。受表彰的160所乡村小学,对宁都县新学期的乡村小学网课参与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2. 信息化助推乡村教育发展,宁都老区再燃互联网烽火。
            2018年3月5日,宁都县互联网助力教育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宁都中学召开,黄继苹副县长提纲挈领都指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一年来在沪江教育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组织了边远山区学校一万多名孩子参与了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补齐了专业教师紧缺的短板,提高了宁都县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开辟了教育扶贫的新模式。” 自此,宁都县乡村教育“加速”快跑。

    宁都县互联网助力教育扶贫现场推进会  

            自与沪江教育签订网络扶智工作意向协议以来,我局与沪江教育互加计划携手打造“双师课堂”,开启教育扶贫新模式,促进了乡村学校的优质发展。两年多来,我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参与互加课程之后,乡村孩子的变化有目共睹,他们更加阳光、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全县各乡镇学校主动探索、积极求变,学校根据各校实际情况与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选择合适的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课程,由试点到扩展再到推进,再到现在的两百多所学校积极参与网络课程。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秋季宁都县参与互加网络公益课程的学校次数7455,班级次数11785,学生人次241407。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模式正以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新路径助力教育扶贫。宁都县以互联网共享的力量探索乡村教育的突围与创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公平的共享已经成为现实,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学生学习、乡村教师成长、乡村学校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得到实证。宁都教育实践着教育信息化加速,学校优质发展的“小步快跑”,乡村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初见成效。宁都县借力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弥补农村教育短板,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经验做法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

    互加计划全国影响辐射地区(来自互加计划)

    作者:江西省宁都县教育局  曾新宁

    参考文献:
    [1]冉新义.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35-39.

    附:宁都县参与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程“大”事记
    2016年11月29日,中央网信办全国网络扶贫现场会在宁都召开,沪江教育与宁都教育局签约,启动互加教育扶贫模式。

    2016年—2017年,初期互加公益课程试点学校推进,宁都坎田小学获得互加计划美丽乡村优秀学校称号,张欣兴等多名教师获得优秀助学称号。

    2018.3.5全国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开学典礼在宁都小布镇徐会教学点举行,全国3000多村小同步参与,数十万乡村孩子与小布学生一起走进新学期。

    2018.3.5宁都县2018年互联网助力教育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宁都中学召开,启动全县互联网助力教育公平的大行动。

    同时,全县5000名教师参与“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成为全国参与青椒计划人数最多的县区,引发全县青椒网络学习热潮。

    2018年3月5日,人民网、中国网、腾讯网等媒体《互+计划走进江西宁都数十万村小学生参与开学典礼》对宁都小布镇徐会教学点“2018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开学典礼”进行了报道。

    2018.4.18宁都县乡村孩子作品参加上海教博会互加网络课程公益展,宁都村小孩子与全国学生同绘一幅画,同唱一首歌。

    2018年9月3日,《江西教育》刊文《小规模学校的新起点》,介绍了宁都县探索“网络扶智”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的经验与做法。

    2018.8.宁都小布徐会教学点7名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到上海研学,带着沪江捐赠的平板电脑,开启了村小娃娃的新时代。

    2018年9月14日,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奋进新时代,教育新华章”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播出了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徐会教学点的学生(小布娃娃)参加沪江教育“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事例,展示了小布娃娃们学习成果。(01:03:30始)

    2018年10月28日, 以小布娃娃为原型的《我是村小娃娃》正式在互加计划三周年发布,无数人因为这首歌而知晓宁都教育。

    2018年10月28日,互加计划三周年“第一届互加计划多彩成果奖”宁都县被评为“优秀推进区域”、小布镇徐会村小获“第一届互加计划多彩成果奖优秀实践学校”、石上镇城头小学获“第一届互加计划多彩成果奖优秀实践入围学校”。

    2018年10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时间、公益时报、公益中国网、法制晚报、华夏时报、中新社、虎嗅等十余家媒体采访宁都教育经验,走进宁都偏远山区乡村学校课堂,深度聚焦宁都“网络扶智”经验做法。

    2018年11月02日,中国新闻网《宁都:政府企业机构多重激励下的乡村教育复兴》报道宁都“网络扶智”经验做法。

    2018年11月8日, 中国教育电视台卫视频道报道了宁都县“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教育成果。(26:57秒始)

    2018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将宁都县“网络扶智”经验做法报送至教育部参评“2018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2018年11月6日,北京时间媒体报道:《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扶贫样本:沪江互+计划弥补乡村教育短板》

    2018年11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大篇幅报道了宁都依托“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乡村网络扶智的典型经验。

    2018年12月8日,中央网信办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推送文章《科技扶贫攻坚显神通》中“互联网+教育扶贫先扶智” 报道了宁都县“互联网+教育”应用案例。

    2018年12月23日,经济日报新闻《互+计划探寻网络课堂新模式 沪江着力推进“智力”扶贫》报道了宁都依托“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乡村网络扶智的典型案例。

    2018年12月24日,中央网信办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教育 “智慧”教育让学习更“便捷”》文章中“让偏远地区共享‘千里之外’优质教育”报道了宁都县“互联网+教育”应用案例。

    2019年1月6日,宁都县获评“2018年互加公益课程十佳推进区域”,长胜鱼青教学点获评“2018年互加公益课程十大最美村小”,张凌、杨春英、林平、谢忠灯、何袁亿、温燕、陈倩、杨莹、万志军9位教师获“2018年互加公益课程百位优秀助学”。

    2019年1月9日,宁都县获评“2018年第二届青椒计划优秀推进县”,曾新宁获评“2018年第二届青椒计划优秀区县管理员”,熊瑶、管美金、黄晓丽、曾海兰、揭素获5位教师获评“2018年第二届青椒计划优秀学员”。

    2019年2月2日,宁都县曾新宁老师获评“2018年互加十大人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加计划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u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