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谈写作读书
倾城之恋不过是空城之恋

倾城之恋不过是空城之恋

作者: 安林的芳草地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2:50 被阅读71次

一、小说的简纲

小说描写了没落的贵族家庭之女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在她的钱被盘光后,忽闻前夫去世的消息。家里逼迫她,回夫家守丧。她为了寻找出路,依傍富商范柳原,终得圆满的故事。

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白流苏,故事的女主角,28岁。是白府之女,白老太太的第六个孩子,人称六姑娘。先嫁于徐家少爷,因惨遭毒打,离了婚,寄居娘家。因娘家逼迫她回夫家守丧,便决议依傍富商范柳原。精刮算计,终于与范柳原结婚。

范柳原,故事的男主角,33岁,父母双亡。原是出生在伦敦的私生子,后千辛万苦,获得了继承权。由于年轻时受了些刺激,渐渐的就往放浪的路上走,无意于家庭的幸福。直到遇见白流苏,才被婚姻的枷锁套住,但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套住罢了。

四爷,白公馆四少爷,喜好拉胡琴。狂嫖滥赌,玩出一身病来。他的太太四奶奶,因为他挪用了公帐上的钱,只得把管家权让给了三奶奶。

三爷,白公馆三少爷。本还有一些义气,无奈经济上日益紧张,便逼迫流苏,让她回夫家守丧。夫人三奶奶精神不济,勉强挣扎着管理这份家业。

徐太太,流苏前夫的亲戚。能说会道,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撺弄流苏到香港去陪柳原,想牺牲一个亲戚来换得与柳原生意上的来往。

萨黑夷妮公主,来自印度的交际花。

三、小说的主线和辅线

主线:女主人公白流苏与男主角范柳原的倾城之恋。

辅线一:流苏与娘家的矛盾冲突,由此推出的,白流苏与前夫的矛盾冲突。

辅线二:香港沦陷,战火纷飞,战争的冲突。

辅线三:徐太太家与范柳原的生意往来,这是一条隐藏的辅线。

辅线四:范柳原的父母秘密结婚,造成范柳原无可避免的走向放浪。

辅线五:范柳原与萨黑夷尼的交往。

四、小说冲突分析

小说主要的冲突,是白流苏与娘家的冲突。既有语言冲突,也有身体的冲撞。既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也有思想观念的交锋。

围绕着白流苏是否应该回夫家守丧,这一矛盾的焦点,白流苏与三爷唇枪舌战,与四奶奶干架。

在母亲那儿求助无望,让流苏明白,这世界上能够依靠的只有她自己。但这种觉醒仍不够彻底,她寻找的出路,依然是依靠别人。她为自己寻找到了“猎物”,这就是范柳原。

与范柳原的情感冲突,是这本书的主线。两人的恋爱故事中,双方为结不结婚而精刮算计。

流苏绝不自动投入范柳原的怀抱,那怕被他,在外人面前,制造出他们已是夫妻的假象,她也偏不就范,希翼较优的议和条件。虽然后来被家庭所迫,重新回到香港。还是只能把自己送给范柳原。“凉的凉,烫的烫,野火花烧上身来。”

作为男主角的范柳原,他虽然爱流苏,想着带她去马来亚,回到自然中。可是待她也不过如此,利用流苏的窘迫地位,逼迫她就范。他说:“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

甚至还会说出无耻的话,来刺激流苏:“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两人的感情故事,也有许多真情流露的时刻。

在桥头,那拦住了山的,灰砖砌成的墙壁下。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这类的话。”

他又说:“我要你懂得我。”

而流苏愿意试试看,在某种范围内,她什么都愿意。

在大中华吃完饭,柳原用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瞅着流苏说:“我陪你到马来亚去,回到自然。”想摘下双方带着的面具。

在深夜的旅馆,在流苏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时,柳原打电话说:“我爱你。”还要问流苏:“你爱我吗?”

柳原清醒地看到,流苏不爱自己。只不过他看得并不真切。他没有想到,白流苏这么迫切的想念他。连睡梦里他都会打电话来说:“我爱你。”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越想越觉得是个梦。

在连天的炮火中,流苏在这一刹那间,只觉得“他只有她,她也只有他。”回到了纯粹的自己,她终于在墙根下,遇见了柳原,“他们把彼此看得透亮透亮”。

这一个短篇小说中,张爱玲设置了很多冲突。例如,第一章就设置了,大大小小九个冲突。有四爷逼流苏回婆家去守丧,而她不愿意。由此带出流苏与前夫的冲突。

有三爷与流苏辩论,到底该依据三纲五常,还是依据法律的冲突。

有四奶奶认为,让流苏入了股,是真的晦气。更有四奶奶与她的肢体冲突。

连母亲也逼迫她回去守寡等等,冲突不断。而这一章不过约4800字而已。

这个短篇不到30,000字,写了大小冲冲突约45个。可见,一部好的小说,不能缺少冲突,不能缺少连绵不断的冲突。这些冲突,有贯穿全篇始终的,也有临时发生,孤立性质的冲突。冲突可以大,比如战争冲突。也可以小,比如吵嘴。

五、小说的场景设置

小说的第一章,描写白公馆用的是老钟,比正常的慢了一个小时。而这种时光,又总是浸在吚吚呀呀的胡琴声中。表明他们还活在戏曲的光鲜中,落伍于时代。

描写白公馆的堂屋,有玻璃格子,书箱,自鸣钟,朱红对联。写出了白公馆昔日的辉煌。

然而那个自鸣钟,机括坏了,又道出了这个贵族之家的衰落。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这个家庭的顽固,落伍。导致最后为了维护所谓礼教,不惜把白府自己的女儿,朝火坑里推。

第二章写白公馆,为了七小姐的相亲,着实铺排,如火如荼。

白老太太将全家的金机珠玉,尽情搜刮出来。能够放在宝络身上的,就放在宝络身上。

又逼着三奶奶,拿出累丝锻面,替宝络做了旗袍。又质典了自己的一件貂皮大袄,把几件首饰改镶了时新款式。务必打扮的宝络花团锦簇。

这就与对故事的主人公,同样是女儿的白流苏的不闻不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推进了读者,对流苏与娘家矛盾的深入理解。

小说写流苏初到香港的几处场景,也是极好。码头上,围起的广告牌,在水底下厮杀的异常热闹。便想,在这样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一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的痛。写出流苏初到香港的惶恐和后怕。

写驶往浅水湾饭店的路,明明是郊区。一路“只见黄土崖,红土崖。”只见“深深绿树,露出蓝绿色的海。”却偏偏热闹异常,“一汽车一汽车的买了花,风里吹落了凌乱的笑声。”

显然这是富豪区。旅馆的房间,是坐落在山坡上的。栽着棕榈树,还有光亮的喷泉,完全是富豪别墅的模样。

第三章写柳原为流苏租下的房间,是一间海景房,流苏一见就喜欢。“她不由得向窗口笔直地走过去,那整个房间像暗黄的画框,镶在窗子里的一幅大画。那酽酽的滟滟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柳原为博美人欢欣,倒也不惜钱财。

写浅水湾那堵,拦住了山的墙。是冷而粗糙的,死的颜色。反衬了流苏的脸,“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使得柳原想到了地老天荒,想到了真心相待。

甚至在战火中,他俩从浅水湾走进城里时。还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堵墙,似乎那是,他俩爱情的见证。

第五章写柳原为流苏,在巴而顿道租下了房子。品字的三间房,上下两层。“空房,一间又一间一一清空的世界,她觉得她可以飞到天花板上去。”这些房子,“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

倾城之恋,原来不过是,空城之恋。“流苏的屋子是空的,心里是空的。”

读到这里,你是否有相似的感觉?你的屋子里,是不是也是,除了你自己,里面空无一人呢?

在爱情里,男人往往感觉孤独。像柳原,他要流苏懂他。女人往往感觉空虚。整个世界是清空的,像流苏,只能把绿漆点子,印在白墙上。换上大号的灯,用光充满房间。

第六章写劫后的香港,晚上“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茫茫的寒风。”“什么都通入虚空的虚空,什么都完了。”

只剩下两个人,流苏终于遇到了柳原。天地容下了“一对平凡的夫妻。”

“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他们终于遇到了真实的自己,也遇到了真实的彼此。他们终于以为,能够把一刹那变为永恒。他们决定结婚了。

相关文章

  • 倾城之恋不过是空城之恋

    一、小说的简纲 小说描写了没落的贵族家庭之女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在她的钱被盘光后,忽闻前夫去世的消息。家里逼迫...

  • 浮华转身 爱恋纠缠

    不觉秋已近,倾城之恋也仅仅读了倾城之恋,不曾想所谓倾城之恋竟是那寥寥几笔。其他附和着收进倾城之恋成此厚重一书...

  • 倾城之恋读后感

    此倾城之恋非彼倾城之恋。 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小说 让我意识到“倾城之恋”的意思原来是在一座城市被战争摧毁的基础上...

  • 倾城之恋 :惊世 现实

    最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今天偶然翻出之前看周润发版《倾城之恋》的老照片,有感而发,以此致敬《倾城之恋》。 谁,执...

  • 阅读日记46--《倾城之恋》

    今日阅读《倾城之恋》中的《倾城之恋》,P160~P201,计42面。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

  • 奈何心头一朱砂

    《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

  •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读《倾城之恋》有感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倾城之恋》就是...

  • 旧时倾城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BE(即Bad End)。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

  • 100天30本书读书计划(2018-06-19)DAY 70

    【书名】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读书页数】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160-261 /326 【读...

  • 蕊读‖张爱玲笔下那些赞到家的鬼马比喻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 张爱玲著,彬彬选编 点评 点评此书 张爱玲的比喻,天才 第1章 倾城之恋 >> 上海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城之恋不过是空城之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w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