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理财圈⭕
从存钱看【有为】到【无为】的转变

从存钱看【有为】到【无为】的转变

作者: 叶荺丰章海燕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7:09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植树节,不妨来谈谈存钱这件事吧!其实细想,植树和存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如果没有那就是现在”,其实存钱也是!


        为什么要谈“存钱”?因为“谈钱不俗气,没钱才俗气”,虽然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是没钱确实会少很多快乐,虽然物质带来的快乐不是永恒的,但是财富也确实可以用来成就很多梦想,包括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在这之前,一定有很多人告诉你【花钱很爽】,告诉你【钱不是花出去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你,如美貌、形象、尊严……】,比如琳琅满目的商家!也一定有不少人告诉你【存钱很有必要】,比如至亲好友,特别是妈妈,那是真心爱你的人!

        道理都懂,可是为什么仍然存不下多少钱呢?

        一定有人告诉你诸如:【存钱是违反人性的】【存钱一定是痛苦的】……【存钱就是苦一阵子甜一辈子】,重点是一定要【先苦一阵子】!

        真的是这样子的吗?似乎是真的!概况起来,存钱大概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类,无纪律、无目标、无方法地存钱,通常很难存下钱!

第二类,【有纪律】、无目标、无方法地存钱,通常可以存下一些小钱,但会消耗很多的意志力!

第三类,有纪律、【有目标】、无方法地存钱,可以存下相对大笔的钱,专款专用解决一些问题(对应目标),但仍会消耗大量的意志力!

第四类,有纪律、有目标、【有方法】地存钱,可以【相对轻松】地存下相对大笔的钱,并能专款专用满足对应的需求,比如我们的【教育金】【退休金】,这两项是我们生命中逃不脱的责任,当然一个是对自己的责任,一个是对孩子的责任!

        更重要的,有了目标和方法,并持续做了,习惯成自然,纪律慢慢会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就不再消耗意志力,存钱也就不那么痛苦了,从而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就如同我们学开车、学游泳等等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到这时,财富就会自然而然轻松流入了!这一点在佛家和道家都可以得到验证,佛家讲求“戒-定-慧”,戒律是基础,修行始于戒律,但不止于戒律,存钱也是!道家讲求“有”和“无”,“有为法”和“无为法”,存钱似乎也是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转变,越到无为,越不可估量!

        另外,其实财富最大的奥秘是要超越上述四类的,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讲求【无私无我】,如《道德经》中讲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而佛家更讲求“无我”,讲求“布施”,财富看似从布施中去,实则从布施积累的福报中来!因此,对于我们凡夫来说,如果可以再抱持以一颗【利他】之心,将无限度地放大福报,财富将是不求自来,福报可以良性循环,财富也是可以久久长长的!

          所以,今天荺丰想告诉大家的真相是~~

        【人性】不是用来违反的,而是用来【顺应】的!顺应人性,调整模式,养成习惯,【存钱】不仅不痛苦,【花钱】还会更开心!照样【花】不停,还能【存】下钱来,是你想要的吗?!

        如果是,敬请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 从存钱看【有为】到【无为】的转变

    今天是植树节,不妨来谈谈存钱这件事吧!其实细想,植树和存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

  • 无为到有为心路的转变

    摘录自梁冬《处处见生机》 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特别地崇尚老庄的无为,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不负责...

  • 从碌碌无为到碌碌有为

    一次和朋友聊天,她说老师的工作太辛苦了,我开玩笑说:有碌碌却无为。或许是因为今年教一年级的缘故,每天七点四十前...

  • 做事,从有为到无为;写作,从坚持到无需坚持……

    今天阅读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我们3亿中国人中有一半的人坚持常年写日记,那我们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就会提高得快...

  • 2019-01-26

    有为法处寻无为,无为处处有为情,

  • 修心

    从有为法步入到无为法,首先是“觉”的建立,再进入到“行”的基础,最后才进入到无为的清净之体。在这里,“行”的基础便...

  • 有为和无为

    有为和无为相对。百法明门论里提到,有6种无为法,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除了涅槃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条件的产物,都是...

  • 无为

    为有为为之,为无为; 为无为为之,为有为!

  • 无为有为

    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

  • 有为?无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胜可知,而不可为。 无为而无不为。 这些都是告诉你怎么做,而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存钱看【有为】到【无为】的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ym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