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想法散文
无戒学堂10天精品课之六:写作11年,分享10个写作锦囊

无戒学堂10天精品课之六:写作11年,分享10个写作锦囊

作者: 安雨如乔 | 来源:发表于2022-01-26 21:43 被阅读0次

1月25日晚8点,无戒学堂10天精品课的第六节课,主题即《我的11年写作心路,送你10个写作锦囊》。主讲老师为桐语。

桐语老师,目前定居于加拿大。这节课上,桐语老师介绍自己从2011年开始密集型写作,笔耕不辍,已经持续写作11年。如今,在写作上取得诸多成功的标签。

这节课,桐语老师就以11年的写作心路,分享10个写作锦囊。

我先从以下3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写作锦囊做复盘。

第一, 写作即生活

写作即生活,桐语老师说,要将写作融入生活

对于这个点,我在过去一年的写作练习中,似乎也会有深切感受。

为什么要把写作融入生活?

怎么样才把写作融入生活?

面对上述的两个问题,我回顾十几年前的自己,为什么没能持续写作?原因就是我没有把写作融入到生活中。

那时,我把“写作”与“生活”两者完全切割开来,孤立出来。简而言之,写作是写作,生活是生活,彼此毫无联系:把写作看作是闲情时的调剂品,把生活当作现实中的必需品。

所以,十几年前,我认为“写作”可有可无,“生活”是必须要过下去的。

写作与生活,两者的孤立状态,让我只看见“矛盾”,而看不见“联系”。

实际上,正如桐语老师所说“写作即生活”。只有把写作融入生活,写作才能保持长期与终身。

写作就像我们平时做饭、吃饭和睡觉一样,习以为常的时候,不仅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如此一来,每天的生活里,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无论被多少琐事牵绊,都会抽取一定时间进行写作。哪怕十几分钟,一小时、两小时等。

仿佛平日里,再多的工作,再多的家庭事务,人还得吃饭吧。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

如果把写作视为这样生活的日常作为,写作自然不存在什么压力,更不是什么负担了。反而是生活里的一种常态,这就有可能让写作成为轻松的享受。

我很喜欢的美国作家纳塔莉·戈德堡,她在《心灵旷野:活出作家人生》一书中也会提到:一个作家要如何学会生活。

写作来自于生活,写作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学会生活,也会写作了。

第二,自律即自由

我特别喜欢桐语老师分享的另一句话——“自律即自由”。

自律即自由,也是桐语老师讲的“增强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的能力,对于任何时候,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是非常重要。因为懂得时间管理的人,具有时间管理能力的人,他便有了高效率、高效能的优势。

如何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时间管理能力的人?那就是自律。

人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做到自律,就可以把定下来的目标加以完成。那么,剩下的时间,属于盈利结余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然而,所谓的“自由”,除了物理时间的自由外,还在于心理状态的自由。

试想,一个人拖延着那些个“未完之事”,即使在做其他事情,心里总会感觉不安。因为“未完之事”,始终裹挟着压力和牵挂吧。

因此,想要为自己赢得更多自由时间,以及达到身心自由状态,那要学会时间的管理。

第三, 提高专注力

快餐时代,专注力成了稀缺的能力。

今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一年到头可能都无法完整看完一本书。

我问,怎么会?

朋友描述说,看书本的几个字,或者几行字,眼神便不知道飘去哪里,神游去了。

这就想起桐语老师说,要提高专注力。阅读需要专注力,写作需要专注力。

所以,当人有了自律,还需要有专注力。有了专注力,就能够集中精神,在某段时间里,一气呵成完成阅读或写作等。

自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刷屏诱惑很强。以我自身感受讲,我若是浏览许多小视频后,再去阅读或写作,明显感觉到我需要再用很长时间,收拢涣散出去的注意力。

所以,在写作前,尽可能不要去做那些容易使自己失去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活动。写作需要一颗宁静的心,不防做几个深呼吸,凝神定气,把注意力和专注力落实到写作上来。

第四,其他7个锦囊

以上三点,我觉得是10个锦囊的重中之重。

其他还有7个锦囊,分别是:目标太重要;不断突破自己;大量输入,确保更好地输出;复盘的意义;平衡写作与生活;学会深度思考;不断自我调节,努力向前。

最后,感谢老师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戒学堂10天精品课之六:写作11年,分享10个写作锦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zn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