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年来,有一本备受争议的书,叫《异类》。如果你热爱学习,时常读书,想必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
《异类》,副标题是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这本书一经出版,迅速风靡全球。本书的作者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
它最大的争议点在哪里?没错,就是那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10000小时理论”。
格拉德威尔在阐述10000小时天才定律中引用的一些实验和数据,来自于《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埃里克森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实验。
因此,《异类》这本书被人称为二手知识。
同时,《异类》中提出的“10000小时论”,也被放大出来批判。
经常在人们提到《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时候,都会拎出《异类》,进行对比和抨击。
而抨击的角度却始终是那个本身就较为模糊的“10000”小时理论。
难道,《异类》这本书,全书就是讲的“10000小时”理论么?
他所讲的,难道正如人们所说的,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练习满了10000个小时,就一定能够成功么?
这本备受争议的书籍,就不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了么?
首先,我想说,前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均是否定的。
那么今天,我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另一个角度,来对这本异类进行一番深度的解读。
《异类》封面02
《异类》这本书作为成功学畅销书的代表之一,却不是一剂单纯的补药。书里很多经典的见解,都并非只是情绪煽动,而是有一定逻辑的,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实的,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并引用最多的马太效应中的优势积累、10000小时理论等等。
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分析事物、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单一视角去判断一个人、一件事,不能从某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去推出某个特定性的结果。
就好比一所重点大学,某一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中,富余家庭出生的孩子比例高于穷人家庭出生的孩子,就得出一个结论:“寒门难出贵子”一样。这属于从单一视角去判断一件事,从某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去推出某个特定性的结果。
03
如何成为人群中的“异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功者?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曾经听说过,成功=99%的汗水+1%的天赋。
到后来,等式的右边又加上了某个百分比的运气。
再后来,等式的右边又衍生出了态度...
那么《异类》这本书中是怎么阐述和论证的呢?
书中讨论的所有成功者案例都遵循某种可预知的线索,这条线索不完全是智力因素,因为当智力过了某一个阈值(智商120)以后,绝对值就几乎不再起作用了;也不完全是个人努力,因为首先你得有运气,还得知道努力这事儿有用,会自动自发地努力,那么努力才能起作用。
异类说到底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有运气,比如生在好时候,有一个好家庭,恰好碰到赏识自己的贵人等;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运气,比如在运气到来之前能默默积累;还能当运气来的时候有拼了命去把握的意识,比如有足够的勇气去跳出现有环境,给自己另一种可能,比如强大的执行力和近乎偏执的努力等等。
成功者身上,还有哪些普遍的特质?
04
1.先发优势的不断累积
加拿大一位研究人员对加拿大青年职业冰球队的队员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这些职业队员的出生月份大多都集中在1至3月。这很奇怪,难道出生月份和球员的能力有关系?
经研究发现,加拿大冰球队的分组是按球员出生月份划分的,界线是1月1日。也就是1月至同年12月出生的孩子会被分到同一个训练组别。
罗永浩在谈及小孩打架时说过,小孩子打架就是比发育。
在冰球队的同一个少年组里,1月出生的孩子比12月出生的孩子将近大了一年,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智上,这在孩子中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你看上去比其他人优秀那么一点点,那么就意味着被球队和教练看中的可能性更大,就容易得到更好的技术辅导和更多的上场机会。几年以后,这些球员之间的差距就不是一开始的一点点了,而是真的有了很大的差别。
这有点像小时候,成绩稍微好那么一点点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亲睐,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和自己的名声,会让他们参加竞赛,之后,老师可能会特别偏爱这些孩子,给他们开小灶,结果,这些孩子相比其他孩子优秀的幅度就越来越大。老师觉得自己眼光好,其实真的只是眼光好吗?很明显不是。
很多人觉得,这种孩童中间的小差距很快会随着成长而消失,但他们忽略了马太效应是有积累效应的,很多时候优秀的人会因为不断累积的先发优势而一直优秀下去。
2.学会耐心等待,在机遇出现之前有足够的积累
3.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投入自己力所能及的时间量,如果可以,请在有效时间上超过10000个小时。
在这里,时间和努力的累积是成功的前提,也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说在一件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如果只是单纯的时间的叠加,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重复做一件事,做10000个小时,也是无法成为专家的。
4.坚持很重要,重要到如果没有它,其他的成功因素都无效的地步。
5.热爱困难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热爱困难的,因为成功的路上总是困难重重,如果你不够热爱解难题,遇到难题就躲,或者试了一下不行就放弃,那么解开难题后的红利也不会属于你。
实际上,面对难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比解难题的能力本身还要可贵,还要重要。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重要的因素,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05
当我们解析出了很多关于“异类”的秘密时,我们就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是有机会成为“异类”的。
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比尔•盖茨这样,可以碰到连锁的大运气,但我们的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运气,能不能通过把握一个个的小运气,最后累积成大运气,这个是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的时候,成功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是成功的每一项必备因素,对普通人来说,都很难持续坚持罢了。
最后我想说,尽管《异类》这本书现在饱受争议,但依然不可否认它是一本能够开启智慧,给人以启发的好书。也许作者在论证某一项观点时,引用的并非一手数据,或者论证时相对简单粗暴。
但人无完人,书也无完书。“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看书的时候,多带上自己的思考,主动吸收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方法论,足矣。
--小玉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