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训漫想】
开学的时间渐渐地近了,就如同这秋的脚步般,也是悄无声的,它在旧日历之间缓缓流过,在显示器的角落里悄然走过,在表盘上随指针如风掠过。它来了。
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一切都感觉如同过往,这一切都仿佛是那经历过无数遍的经典开头,一成不变。
也就是那变了不少的学校建筑还让我感觉有些新意。
依旧是一群学生顶着烈日,等待着几个领导不知何年的到来,然后去听一些漫无边际和人尽皆知的开场讲话。开场白也依旧是那所谓的“简单说两句”,头顶也依旧是那讲话就放晴的鬼天气。一切都似曾相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那一旁的花的眼里,又何尝不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吗?
那原本阴凉的八月末,在这刚刚开始的九月初里又变的炎热,就像是贯例般的“回光返照”。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草地”上站着一队又一队的学生,和他们面前记不清名字记不住脸的绿衣教官。
我心想:这没什么不同。
然而,这的确没什么不同。
同学们一如既往机械般的队列练习,老师们一如既往拉壮丁,一如既往有人晕倒,各位主任一如既往来回闲逛,大部分老师也都一如既往不知所踪。
最有意思的来了,周五的会演,依旧是相同的领导,相同的奖状,相同的步骤,但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你却又总能看到几个不同以往的新尴尬,多少总是算点不错的新乐子。
但总之,一如既往。
又是一个周末,一个一如既往的作文题目,而我却正像是个无畏的跳梁小丑般,试图在一个似曾相识的严肃大剧院里,上演的一出似曾相识的严肃大话剧上,去要点不那么严肃的新花样,去给那些一动不动,扮演这个世界幕布的观众们一个小小的黑色幽默。然后,静静地在一个角落里,去等待一个我不曾了解、不曾相见的完美谢幕。
但现在的一切依旧似曾相识,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那又怎样,不过是所谓的大同小异而已。哪怕生命本身不同,但落叶却总是相似,个体或许不同,但过程又如何能谈的上是不同。花开花谢,年复一年,看天上云卷云舒,望此世时光依旧。一切,都总是那么相似。生活,是在前进,又或是所谓的轮回(嗯,说不好是前进+轮回=滚动),我不得而知。
在这场剧本这场戏里,我既不是导演,也不可能当上编剧,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演员。有时候,也说不准想演霍元甲之流,但回回神,售货员甲这个位子还在一旁等着你和其他群演们。
我现在唯一能保证的一件事就是,这还算是场完美的个人即兴演出。
结束了,观众们,愿上帝与你们同在,虽然我可能不信他。
谢幕。
【附评一番,老夫絮叨】
第三方剧场观众的视角,略带辛辣的文风,全然不似一个初中学段学生的笔触,有些冬日午后躺椅上慵懒晒太阳时候絮絮叨叨的感觉。
初读,想起了自己读诸如沈从文之类的民国大师们做学生时候的趣事哈哈大笑畅快淋漓的感觉,这里虽有些小调侃,却绝非一味批评,此间少年们的调皮心思跃然纸上。
前几天晚上与以前的小课代表Q聊,小伙子跟我讲:在课上睡觉,是最爽的事情了,学生时代的乐趣莫过于此。依旧淘气,顽主的性子,说得够坦诚,现在活得也够认真,认真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卑不亢,稳步向上。
现在想来,所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我们,谁没有经历过此番小小的不情愿呢?几年之后,再次回想,或许会不自觉地笑自己当年的小小幼稚。后来,我们成长了,我们长大成人,再回首,恰如一个学生因为偶然在小Touch里发现了以前的聊天记录,而在凌晨发给我的那段长长的信息里面的温暖情绪:真是怀念从前啊,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当时觉得很平常的某一天。倒不是现在过得不好才怀念,只是因为那些时间真的没东西可以取代。
投身其中偶尔的小小情绪,也是倾注了一份小小的爱意吧。
行文的少年,略有吨位,嗓音自带音响效果,尤其适合“滚滚长江东逝水”之类的吟诵,好读史,明史尤甚,字里行间徜徉出肚子里还有点儿货的小确幸,可深挖。
这篇文,开学伊始存到现在,确实咂摸了些日子。今儿突然就想发一下了,是因为,上午课上讲了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他们或沉默或思忖或提问或表达,那一双双眸子里映着的光亮也是美好得很。生命美好而又鲜活,我也“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不管你们是不是宇宙星河间不一样的烟火,一起,努力,认真地走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