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
《游艺黑白》:钢琴家不在台上时会说些什么?

《游艺黑白》:钢琴家不在台上时会说些什么?

作者: 吴玫 | 来源:发表于2022-05-31 22:04 被阅读0次

遥望焦元溥四卷本的皇皇巨著《游艺黑白》时,有立刻收入囊中一睹为快的冲动。可凑近一读该书的副标题“世界钢琴家访谈录”,我反而犹豫了。

钢琴家,哪怕扩充一下这个词的外延,音乐家,也是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极小的那一部分。以他们为采访对象写成的一篇访谈录,预设的读者是谁?音乐家或者钢琴家中也不乏酷爱阅读的人,比如,总是以紧身礼服亮相舞台因而引起不少争议的北京姑娘王羽佳,喜欢莫言的《腐乳肥臀》,甚至还读过相对小众的作家李炜相对寂寞的作品《嫉俗》。但是,哪位写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的读者?所以,焦元溥开笔写作这部大书时,预设的读者一定不仅限于音乐家。那么,《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是写给音乐圈外的读者的?

从我开始学着欣赏古典音乐那会儿起,就开始关注访谈音乐家的文章或视频。是门外汉的缘故?读了一些看了一些后,我发现此类作品的创作者喜欢带领大家在“古典音乐”外绕圈子,而不是跟访谈对象聊音乐。早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音乐人生》,追看以后我最喜欢的是张越采访大提琴家王健的那一档。就是这样一档节目,张越以她不无周全的采访,帮助电视观众了解到的,也还是王健是如何开始练习大提琴,少年时期如何机缘巧合获得去耶鲁读书的机会,成为演奏家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跻身世界一流大提琴演奏家行列,甚至,是如何在寂寞和辉煌之间寻找情绪平衡的……可就是没有请王健教大家如何欣赏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内容。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演奏家把握起来会有什么样的难度差异?不要推脱话题过于专业会导致节目的观众流失,也许一些愿意学习的非专业观众或读者,就是想通过大众媒体的引领,无限接近古典音乐的内核呢?

访谈者自以为是地将访谈录的阅读者视作了不可与之讨论专业话题的对象,如若这样,我们又何必拜读一定比娱乐明星的访谈“干”了许多的钢琴家的访谈录?术业有专攻,此言不虚,钢琴家专攻的术业又比三百六十行中的绝大多数行业专业性更强,“不与夏虫语冰”的古训,又让采访钢琴家的访问者情不自禁地绕开了在他们看来过于专业的话题。敞开“门道”能否帮助看热闹的外行多少摸到一点门道呢?也就成了很少有人愿意尝试的落实的疑问。

20年,30座古典音乐之都,108位钢琴家,4大本,是决定《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厚度的几个数字。20年前,焦元溥开始这一访谈计划时,有没有预设访谈录集结成书后的阅读对象?读完这套书,我能判断的是,焦元溥就没有以懂不懂古典音乐为标准将读者分成三六九等,这个会弹钢琴的音乐学博士,用20年光阴慢慢收集108位世界一流钢琴家的肺腑之言。从访谈到文本,当然有取舍,就是在取舍的过程中焦元溥也没有以俯视读者的姿态舍弃钢琴家们那些从演奏技巧、曲目难易度判断、作曲家的创作手法等等非常专业角度的侃侃而谈。

我承认,这些过于专业的对话于我直到现在都云山雾罩,“法国钢琴派并非只有一种弹法,隆为主的派别只是其一。法国钢琴艺术的核心是‘清晰’,要求每一音符都能被明确听见。菲利普和隆等人以‘注重手指’‘非圆滑奏’的演奏达到清晰,但‘清晰’和‘圆滑奏’并非互不兼容,钢琴家仍能兼备两者。隆的派别是将指关节抬高,以指尖向下施力。这虽然以‘非圆滑奏’的方式达到清晰,但施力仅止于手指和手腕,音色变化的力道幅度都受限,也只能适合相当有限的曲目,像大部分的圣-桑、德彪西与拉威尔的一些不需要音量的作品”,这一段来自出生于1948年的法国钢琴家科拉德的发言,对不会钢琴的读者而言,圆滑奏是个不明觉厉的概念,而指尖向下施力、音色变化的力度等概念,像是懂得,可将它们与钢琴演奏连接在一起,到底是隔着一层厚纱的。然而,我领略了雾里云山的样子,也知道了穿过云雾见到群峰清晰面目的路径。

更多钢琴家的回答,廓清了我那些原本处于模糊状态的音乐认知。像普罗科菲耶夫,因为音乐以外的原因,我总以为他的音乐成就远不如同时期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焦元溥通过与那么多位世界顶级钢琴家的问答,断断续续地完成了一幅相对准确的普罗科菲耶夫的肖像。“普罗科菲耶夫所有的奏鸣曲,甚至所有作品,都有一个共同元素,就是童话故事,那是俄国文化的重要根源:俄国人从小就熟知各种童话,跟随这些故事,继而创作出自己的童话,知道在烦闷的日常生活以之外,心灵能有另一个世界”,俄罗斯钢琴家特鲁尔认知的普罗科菲耶夫,读得我大感意外,一直以来,我以为普罗科菲耶夫是颇受苏联庇护的作曲家,谁都知道,与肖斯塔科维奇同时期的艺术家,想要得到政府庇护,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然而,普罗科菲耶夫是这样的普罗科菲耶夫,而且,特鲁尔描画的,只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一个侧面。那么多钢琴家喜欢普罗科菲耶夫,那么多钢琴家愿意向焦元溥倾诉自己喜欢普罗科菲耶夫的原因,一定是作曲家的作品捕获了他们,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描述几乎不重叠。跟着他们的解说一部部地听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普罗科菲耶夫——这是《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给我的最大礼物。

礼物还有,想听却一直不得要领的巴托克和斯克里亚宾等,我似乎摸到了进入的门径。

感觉到古典音乐的美好时,余生已晚。也许,走通古典音乐的最好办法,是从格里高利的素歌开始,可我已经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在那么一个庞大的艺术天地里慢慢跋涉。更何况,从现在开始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没有办法听遍所有作曲家的所有作品,我错过了不少作曲家。法国作曲家弗雷,他的《帕凡舞曲》太耳熟能详了,于是,我们都以为这是一位专攻小品的作曲家。《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的很大一个功能,就是打破我们的约定俗成。原来,在钢琴家的思考里,弗雷是一位被大大低估的作曲家:“他(弗雷)是极为独特且个人化的作曲家,作品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他早年写了非常多沙龙风乐曲,中期发展出自己的音乐语言,和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个人特色。到了晚年他的语法变得朦胧模糊,像是和自己说话,却也是对世界发问……那音乐里还是蕴藏着虚度珍贵且美好的事物,是独特且值得探索的天地”,同样来自法国钢琴家科拉德对同胞前辈的评价,开阔了我记忆中弗雷的音乐世界。

把4本《游艺黑白》,整合成一套世界钢琴家编年史,焦元溥是这么构思的吧?所以,第一册焦元溥采访的钢琴家他们的出生年份是1912年到1944年,第二册是1944年到1953年,第三册是1954年到1965年,在第4册出现的钢琴家,则出生于1965年以后,第108位接受采访的张昊辰,是名副其实的九零后。

焦元溥一定没有想到,这样的编排让我这个读者读到了音乐以外的内容,那便是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不管有多少个九斤老太在唱衰这个时代,第3本和第4本《世界钢琴家访谈录》告诉我们,人类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准,的确在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游艺黑白》:钢琴家不在台上时会说些什么?

    遥望焦元溥四卷本的皇皇巨著《游艺黑白》时,有立刻收入囊中一睹为快的冲动。可凑近一读该书的副标题“世界钢琴家访谈录”...

  • 矛盾的钢琴家

    钢琴家在电影中的冲突有很多,其中最出彩的个人认为是关于钢琴家内心黑白的矛盾,钢琴家唐有着黑人的肤色却有着白人的教育...

  • 十二月十三日

    想说些什么,想写些什么, 与陌生或熟悉的人道别。 微笑,挥手, 像活在黑白电影里的绅士。 鞠躬,谢幕, ...

  • 北京生活

    默不言语转身离开。 音乐里出现了唯美的你和我。 我想说些什么,不在失落,不在冷漠,不在迷茫找不到自我。 透过玻璃窗...

  • 游艺

  • 帽子不在阳台上

    以前,曾写过一篇《今晚在我家睡吗》。里面提到,因为晚上要在单位值班,丫头常会问“爸爸,今晚你在我家睡吗?” 现在,...

  • 说些什么

    离开有二十天了吧! 走时洗的衣服,在转了一圈后回来发现它还是那样的自挂东南枝……

  • 说些什么

    迷茫颓丧了这么久,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如果说之前半开玩笑地说着要放弃考研是因为压力与不自信,如今的不愿尝试...

  • 说些什么

    短暂的停留后,我又开启了下一场旅途。 这场旅途给我上的第一课是现实。 县城到下一个目的地需要大巴再转高快,因为不是...

  • 说些什么

    这些天,总感觉弄丢了一些东西。脑子里很空,对以前热爱的东西,ACG、摄影、民谣、诗歌、说唱...都感觉冷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艺黑白》:钢琴家不在台上时会说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rt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