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早睡早起”,已经是一个颠扑不破的政治正确。
它是如此的正确,乃至于连“熬夜”都得加一“熬”字,来强调它的不合理。但是,早睡早起一定是对的吗?熬夜就一定是不好的吗?
其实不然。
生理时钟与“睡眠偏好”
有些人到11,12点就会非常困,有些人会越晚越精神,有些人早起会困,有些人则早起会精神抖擞,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性,叫做"生理时钟",它决定了我们在一天的不同阶段内,精力状态的波动起伏。
根据研究结果,至少存在三种偏好类型:
晨型人,又称“云雀(lark)”,倾向于早睡早起;
夜型人,又称“猫头鹰(owl)”,倾向于晚睡晚起;
正常人,又称“蜂鸟(hummingbird)”,没有特别的倾向。
那么,夜型人是不是属于极少数呢?其实也不是,三者的比例意外的均衡。
所以,如果你非常努力,仍旧很难在1点前入睡,不必怀疑你的毅力,很可能只是因为,你刚好属于“夜型人”而已。
“生理时钟”和基因控制
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属于晨型还是夜型呢?
有两大先天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一点。
第一重因素是生理时钟周期(Circadian Rhythm)。
我们都知道我们一天有24个小时,但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时钟周期 —— 亦即大脑、内分泌,及身体内各系统的活跃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有些人的生理时钟周期,可能是23小时多一点,有些人则接近25小时。显然,对于前者,他的“每一天”会短一些,因此也就倾向于早点入睡;而对于后者,他的每一天会更长,也就倾向于晚睡。这个只能解释“为什么夜型人睡得晚”,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夜型人越晚越精神”。
根据 MEQ 的调查结果,晨型人最活跃的阶段是上午,从中午开始就一路下跌;而夜型人恰恰相反,从中午开始状态渐佳,到晚上达到最佳水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重因素:演化和基因。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中,都有专门的基因,负责调控它的活跃和新陈代谢节奏。表达到整体上,就是整个个体精力和思维的活跃水平。
在远古时代,我们不但需要与日出日落同步的活动,也需要一部分人承担早班值日的工作,另一部分人值夜 —— 因此,他们的基因也沿袭了下来。
现在的晨型人和夜型人,就是值日者和值夜者的后裔,亦即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
目前的双胞胎实验发现,遗传基因可以解释约50%的睡眠偏好差异(剩下的部分由生理时钟周期、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夜型人,那么大约有50%的因素,要归功于你的父母。
把握“睡眠周期”
可能有夜型人朋友会说:
我睡得也不少,每天都能睡足7-8小时,但为什么还是感觉难受,非补眠不可?
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睡足了,其实并没有。
众所周知,调节睡眠、产生“困意”的,是一种叫做褪黑素的激素,由松果体分泌产生。
那松果体是如何调节褪黑素浓度的呢?答案是:
大脑会通过视网膜和皮肤感知环境中的光线,再把信号传达给松果体,从而调节褪黑素。
当环境中完全没有光线时,褪黑素分泌最旺盛。而哪怕有一点点光线,都会严重干扰褪黑素的产生。
所以,许多夜型人以为自己睡足了7个小时,但其实,很可能在早上6-7点,环境的光照强度就已经全然不同了。
这时,你的身体早已被唤醒,进入半清醒状态,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一点点外在环境的声音,都会对睡眠造成干扰,导致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所以,真想睡足7-8个小时的话,你可能需要:
一扇完全遮光的窗帘,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隔绝一切噪音的环境,并且长期坚持这样的生活节奏。
因此早起未必一定是好的,更未必适合每一个人。造成损害的,是“睡得少”,而不是“睡得晚”。只要你能够长期、稳定保持作息习惯,你几点入睡都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