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对此,我深信不疑。
与永宁的不期而遇,是在秋天。我从未想到过,一个闽南沿海的偏僻镇子,有一天会成为我的目的地。可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却是唯一一个让我依依不舍的地方。我想,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值得用文字去记忆的。
红塔湾
红塔湾的礁石上海的味道是什么?
是咸的,是苦涩的......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
深秋的阳光有些炎热,但伴着一丝海风,这样的天气居然还有些惬意。海风偷走了一切思绪,可它终究不是强盗,来自海的鲜香味道——这是它的补偿。清新中带着一点佐着甜味的咸,很难形容这种味道,就像很难解释在周末的红塔湾海滩上只有我们寥寥几个人一样。
海浪并不汹涌,沙滩也洁白无暇,更甚的是还有着一弯蓝的可爱的海水。
“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没有人?”我无奈的一直摇着脑袋。
这可能是留给孤独者的桃花源吧,我终于想明白了。
红塔湾梅林港
夕阳下的梅林港夕阳总是一瞬即逝的。可,纵使短如十分钟,却依旧是那壮烈绚烂的红。
风,依旧肆无忌惮,扰动着那黄铜镜面,非要让它似鱼鳞一般才好过。但搅局的又不只是它一物,还有那日落而息的渔船。
不,或许是我错了。也许在渔民的眼里,我才是那个搅局者。可谁在乎呢?我们都只不过是存在于梅林港的这一瞬里。
沿着海堤慢慢挪动着脚步,我的每一步都像在追逐着夕阳逝去的步伐。海堤蜿蜒进了海里,尽头的灯塔都快要在海平线上消失。在光亮完全消失之前,回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梅林港的千千万万个一瞬里,又有谁会舍得转头呢?
夕阳下的渔船番仔楼和老街
永宁老街上的一座番仔楼有人说,建筑是一座移动的博物馆,因为它饱含着过去的故事。
最后一丝夕阳慵懒的扑在老街上。那些番仔楼,静静的坐落在老街的两旁。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脚轻轻的踏在上面,我不想因为我的突然来访,而打破这200多年的古朴宁静。
我是来寻找故事的。但我似乎又太贪心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妄想去探访完这一切。一个人,一个家族,一段时代,都浓缩在一栋楼之中。院中杂草丛生的楼里,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曾住过的地方;气宇轩昂,却又有些摇摇欲坠,这是饱含着家族海外打拼血和泪的高堂;更有着那楼顶上活灵活现的石板雕,似乎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对家乡复杂的别离之情。
对不起,一个下午的时间,对它们似乎是一种不尊重。
永宁老街人
阿婆在老街的入口处卖面线糊。
摊子不大,人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我忌惮这人海,可又禁不住那一丝香味从鼻尖直窜胃底的诱惑。终于,还是耐着性子在摊前排起队来。
阿婆手艺相当的娴熟。她先是右手握着一个大瓢,从锅底捞起热腾腾的面线。而左手的钳子没有放下过,快速的从卤料中钳起顾客想要的食材。我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确信看到刚刚还拿着瓢的右手,现在已经在麻利的拿着剪子,正在把食材剪碎。就这样,不到2分钟的时间,一碗香喷喷的面线糊就出炉了。
阿婆操着闽南语向我问着,因为我压根听不懂的缘故,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不过,一切还好。
“你要加些什么?”阿婆操着一口闽南口音的普通话。
“嗯,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对了,阿婆,这是什么?”
“这个呀,是醋肉,很好吃的呦。”
“好,就加这个。”
......
坐定,环顾四周。这里的人们,一副不被凡世惊扰的样子。慢慢的品味着食物的精美或是耐心的等待于阿婆的摊前,不曾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焦急过。在青石板上欢呼雀跃的孩子们,依靠在木门前三两闲聊的老人们。"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大抵就是这样的吧。
终
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却依然能想起离开那天悲伤的样子。悲伤,莫过于遇见了美好,而又不得不与之离别。老友,相见两日,又何以致我如此呢?
终有再遇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