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读这本书的缘由是这是家里最后一本武志红纸质书,这本书算是对前面几本书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正文:
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句话听上去很动听,甚至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当我们真的这么做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受伤了,我们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但很多人都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由此,我们阻断了自己的自我实现之路。所以,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因而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以争取你的存在。
第一章:三岁孩子追求完美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饼干,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但其实,孩子这么做是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他并不是贪婪,如果给他一块虽然很小但完整的饼,他一样会心满意足。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你可以强行把一个三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第二章:投射与认同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应者你的内心。这叫投射。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这叫认同。
倘若一个人的内在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孩子”。那么这个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当我们遇到这类人挑剔的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挑剔内在的孩子”投射过来了。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
我们应该记住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嘲笑别人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第三章:爱是一种选择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好人,一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的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的帮对方。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他们是患有拖累症这种病。有本书推荐给这类人,《爱是一种选择》。
因为,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去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恐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很多人的不幸看似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苦难的童年让他们有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我注定会受苦。有了这个预言,他们会在潜意识力量的牵引下,不自觉的去实现它。
第四章:积习难改是因为控制感
所谓的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控制感。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隐看到结尾。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
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到,那么,从心理学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我们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你预见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我们的心灵是非理性的,我们都是通过自己过去的有限人生经验,尤其是童年的人生经验,推出一些大结论,并将大结论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更为可怕的是,我们会固守这些大结论,如果我们发现,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这个大结论的方向,我们会努力将事情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这个方向上。
所以,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但其实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我们主动推动的结果。
第五章 :杀人凶手通常都是好人
历史上最可怕的凶残事件,其制造者几乎都是以好人自居。按照客体关系理论,他们越以好人自居,对内心的恶就越没法接受,他们只能将这些恶投射到外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这个投射愿望表现出来,表现为他特想消灭其他的“恶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太正确了,所以他在消灭设定的“恶”的标准时,特别苛刻,很容易将太多人视为“恶人”,并在消灭“恶人”的时候尤其理直气壮,尤其可怕。
第六章 :五个常见假教条
假教条一:一个人越爱我,会对我越好。
辟谣:我们所有重要的内在关系,都是我们的内在投射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基本是病态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糟糕。我们多数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于是,大多数人的爱情势必会爱恨交织。如果渴望自己的爱情基本是温暖的,和谐的,有个幸福的结果,那么一个简单的前提条件是,你和你爱人的关系模式基本是温暖和谐的。在自由恋爱的时代,只要爱人不是你被迫选择的,那么爱情中的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你主动的选择。
假教条二:越忘我的爱越珍贵
辟谣:一个人在追求你的时候忘我,在关系确定后就越容易忘你。这是因为一个人越迷恋爱人,就越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他看见的只是心目中的理想爱人形象。一旦确定关系,就发现对方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于是抛弃,去寻找其他理想爱人。
假教条三: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
辟谣:年龄越大越懂得爱的前提是,这个人有自省能力。但有自省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懂爱的人,对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会一直不懂得爱。爱的能力和年龄没有关系。
假教条四: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辟谣:一个人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这类关系时,可以较好的运用理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深度的情侣关系中,没有谁愿意控制自己。
假教条五: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
辟谣:我们常讲,人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但这只是愿望,事实是,具有这种宝贵素质的人总是少数,而多数人的人生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跤,而且摔跤的姿势都是一模一样。所以,假若追求你的人,以前的感情生活一团糟,那么,他和你的前景,更大的可能性也是一团糟,而不是变得更好。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人完全平等,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所以,无论你多么在乎一段感情,如果一个人坚决要离开你,请尊重他的选择。
结语:我们必须永远保留自己对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愿望。你要记得,你不再是童年的你,只能听凭痛苦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飞出一个已经变成毒药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