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 猫头(一)

作者: 罗衣一时聚散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19:00 被阅读381次

猫头嫁嘉行之前,嘉行说,自己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车是旧车,房是小房,80多平方米,公婆不知道什么状况,但她也没多问,嫁一个孙悟空不是挺好,就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过年过节都不用走亲戚,猫头巴不得。

所以后来突然蹦出来一个公爹,猫头晕了,敢情不是悟空啊,是白龙马啊,还有父王呢。

“父王”还挺神气的,穿一身黯淡颜色的便装,看得出材质,裁剪都极好,手里闲闲捻一串佛珠,108颗,老紫檀混搭老蜜蜡。

气派的紧。

这么一个人站在他们家小小的客厅里,客厅就更显得局促了。

猫头呢,先还眼盯着那串佛珠傻傻地回答问题,后来就抬起眼像验货一样地盯着那人:……嘉行不在家……您是他父亲?您是爸爸?您真是爸爸?……

一时语无伦次。

“爸爸”大概被她这一声声唤的,大约是唤起了一些什么,有点小激动,“哎哎”几声——怎么有点像陈丹青的音调与口音?

猫头从小没有爸爸,不知此时该做什么,连忙鸡飞狗跳地倒茶拿水果,自己还被自己的长裙绊了一跤。

“爸爸”倒慈眉善目,温和地问了几个问题,正寒暄着,嘉行回来了。

嘉行看到“爸爸”,仿佛是家里进了一条野狗,用“你怎么放狗进来”的口吻与情绪对猫头说:怎么回事?我说过,家里连快递都不要让他们进门,都搁在楼下保安那里。

猫头说他不是送快递的,他是爸爸,是不是?

爸你的头。嘉行打开大门,冷冷地说:你不是说你爹在你俩岁就时死了,敢情这会子诈尸了?从坟里出来了?

是您爸……

嘉行冷着脸,对“您爸”说了一个字:走。

仿佛是连多蹦一个字牙缝都受不了似的。

那人还真是嘉行的父亲。只不过在嘉行11岁时就和他妈妈离婚了。

嘉行不认他,猫头也理解,更不好问,如果家里婆婆还在,也许还能和婆婆聊聊,说说“嘉行这人怎么这德行”什么的,但婆婆也没了,猫头对着四面墙,想来想去还是闭嘴的好。

总是老头以前对不起他啰。猫头想,这种伤疤还是不要挖的好。

没想到过了几天老头找到她上班的公司,说约她一起吃晚饭,“还有你阿姨……就是我后来娶的那个夫人。”

老头的打扮体面而老派,说话也一样,“夫人”跟着冉冉而来,也挺体面的样子,身材也没见发福,态度也文雅大方,但说到好看嘛,据猫头猜测,就算减龄20岁,当年也就一中人之姿。

据猫头看来,“夫人”的身份是尴尬的,怎么对她猫头呢,冷了不是热了不是深了不是浅了又不是的,一后婆婆,且还是“谋朝篡位”来的,换了猫头,真不跟着来。

但,可能人家老两口子恩爱呢,鸳鸯双栖又双飞呢,猫头一时间就变得口讷,觉得自己应是吃菜为主,答话为辅。

老头倒滔滔不绝,手捻佛珠,说的都是嘉行小时候如何如何。猫头并不爱听,心想嘉行还有小时候哪,她还以为嘉行一出生就是一个文天祥似的大男人呢。

“夫人”也不见得爱听,但她必须做出爱听的样子来,还得不时给捧捧哏,“真的啊?”“看把他淘气的。”“也是了,调皮的孩子聪明”……

猫头觉得嘉行突然附在她心里,冷不丁说了一句:真虚伪。

她有点心虚地抬头看一眼“夫人”,觉得“夫人”好似听懂了她的腹语,或者,看到了嘉行在她心里的存在。

正好,“夫人”也正笑吟吟看着她,似乎在说:咳,哄着老头儿玩呗,还能怎么着?

不知道为什么,猫头在那一刻,对“夫人”既有点厌恶,又有点同情。

幸好老头说着说着,说到了正题,正题是千条大河回大海,就一个,希望与嘉行和解,毕竟是父子,亲父子,棒打不散的。

猫头无语。虽然吃人家嘴短,但毕竟,嘉行的主,她不便做,这是嘉行自己的事儿不是吗?猫头想,老头这可是要她做汪精卫呢。

“他现在也成家了,立业了,对很多东西,应该不像以前那么执着了,有一天他做了父亲,不知可会理解我的心情?”

听老头这么一说,猫头更不好回答,她觉得老头和嘉行之间的距离,有唐朝和民国那么远,他或许根本不了解嘉行。

过了些日子,猫头知道那“夫人”竟然是宋祁的妈妈,自己竟然和她在几年前也通过一次电话,不由得就感慨这世界真小。

认识宋祁,是因为灯灯。

灯灯是她大学同学,特没人缘的一个人。女孩子大都不喜欢和她来往,说她不知道什么地方好像缺了根筋。

猫头倒觉得她没什么。灯灯出生在一个全国著名的富裕地方,出奸商,出做皮鞋的,出各种暴发户。灯灯从小家境好,富人家里出来的小孩,大都单纯,坏心眼是不多的——搁灯灯身上那简直就没有。但这并不就代表她人见人爱了,相反,有时猫头也都会被她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比如有次,还是刚入学的时候,几个女生一起出去聚餐,找个小馆子,有女生提议点基围虾,大家都很兴奋,他们这班女孩大都是寻常人家出来的,小时候哪吃过基围虾啊,认为是人间至味,猫头也爱吃,谁知这时候灯灯插了一句:你们吃吧,我天天吃,早吃腻了。说着掏出一个最新款市面上最贵的手机往桌上一搁,手指一闪,哟,居然还戴着大钻戒。

大家就互相瞅一眼,觉得很败兴。

猫头想她是大小姐出身,穿戴用度可能夸张了点,虾呢,可能也真吃腻了,但这时候说出来,就显得总是很那什么的。

想那季羡林是怎么说来着,做人应该“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老大一个人了,怎这点世故都没?

渐渐没什么人搭理灯灯。唯一和灯灯还说几句打个招呼什么的,是猫头。

灯灯对猫头好。听课时给她占好位子,她还没到就先用纸巾擦桌子擦椅子,擦完她的再擦自己的,勤勉的就像她猫头买来的丫鬟。

猫头还没怎么着呢,有几个女生就先看不入眼了,根据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的原则,她们对猫头也是爱答不理的,有时候有什么事儿也不通知她,臊着她,猫头心里反好笑了,心想自己也不用交那么多朋友,那些人不理她就不理她罢了,她脸上淡淡的,也不和人争,也不和人去解释。

遇到平时还说得来的女生——有个女生好意地对她说,灯灯也不是真心和她猫头做朋友的,不过是没人理睬她——连男生都不爱搭理她,连“掘金”的都没有,可见她的人缘了,她一个人闷得慌,不过是把猫头当作救生圈罢了。

猫头这时也恳切地说:灯灯人没什么的,她对自己不错,自古伸手不打笑脸人不是。

猫头一面没有冷落灯灯,没有和大家一样孤立她,一面也让大家感觉她是她,灯灯是灯灯,她并没有和灯灯好到穿一条裤子,钻一个被窝,很多女生和人好起来,可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但是猫头不会。

猫头给灯灯的友谊,是有距离的,不会掏心掏肺。

猫头这辈子都没有和人掏心掏肺过,她爷爷奶奶都是留英的穷学生,给她的教导都是人与人之间要有空间,要克制感情。

所以,灯灯那时也觉得猫头像电影电视里的那些日本人,英国人,总是那么温文尔雅,但,在灯灯心里,猫头是唯一一个对灯灯好的人。

灯灯后来恋爱了,对象就是宋祁。

但宋祁不承认。他对猫头说,我和她是普通朋友,连手都没有牵过。

可灯灯不那么认为。牵手又不是情场验钞机,一验就能滴的一声验出真伪。

不过当灯灯知道宋祁喜欢的是猫头时,灯灯哭了,哭了好几场,可等到再去上课,依然给猫头擦桌子擦椅子,勤勉依然,“丫鬟”依然。

猫头这时候才真正感觉灯灯对她真好,是“真好”,又真又好。

猫头一直和宋祁好到了毕业。

毕业时,宋祁说,他对猫头是认真的,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都要从选择一个好女人开始,他选择了猫头。

猫头不知道自己该荣幸还是怎么,因为接下去宋祁谈到了一年后的结婚,生子,“起码生两个,因为我是独子……”

很久之后猫头明白,生两个倒并不全因为他是独子。

猫头说,她这辈子没打算生孩子,对她来说养育一个孩子的责任太重大了,把一个洁白无辜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受苦,她似乎是,做不到。

宋祁一开始以为她只是说说的,女孩嘛,很多人还说自己是不婚主义独身主义者呢,后来嫁的比谁都快,女人结了婚哪有不生孩子的,就像一个油盐店开张了哪有不卖油盐酱醋茶就摆着看看的?

后来他发现猫头是认真的。

猫头是那种乍一看无可不无可,好像什么都无所谓的人,但是某些事情,你却休想改变她。

又苟延残喘拖拖拉拉地过了大半年。

后来猫头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宋祁的妈妈,也就是猫头现在见到的“夫人”,夫人的声音一样的温和亲切,但是语气里有些东西是不容人撼动的,夫人说生孩子是女人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怎么能不负责任?猫头不想在电话里和一个陌生人辩论这样的命题,若真要滔滔不绝地谈起理论谈起责任来,猫头想,就她那样的捆上一捆,可能也未必是自己的个儿。

忽又听对方话音一转,传来的话意表达了不行就得让贤,我儿子是个重情义的人,不会主动提分手,但你不能耽误他之类。

猫头想这是人家让她“主动辞职”呢,比“被辞退”“被炒鱿鱼”强些,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家也有了台阶,可对人说自己有情有义,但对方决绝而去,我们是没辙。

接下来的话就更让猫头不舒服了。对方正本根源,谈到了猫头的家,猫头的父母,猫头的父亲在她2岁那年去世,妈妈因为伤心,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只得远嫁澳大利亚,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猫头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抚养大的。猫头并不觉得自己这样的身世对不起谁了,她也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有心理阴暗不会处世什么的毛病,自己就配不上谁谁了,她是那四个老人用心养育大的,他们虽然老了,虽然没权没势,但他们都是读过书的人,都知书达理,在猫头心里,他们就是“商山四皓”啊,她不允许别人对他们有任何指摘。

但电话里那个声音的意思是,他们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是不会找她那样残缺家庭里出来的女孩,更何况还不想生育呢,是真不想生还是有什么毛病?

词句是婉转的,语气是温和的,但里面的意思像针一样,扎的猫头耳朵疼,心疼,她想自己只不过是和人谈个恋爱嘛,谈恋爱就得结婚?就得给人查祖宗八代,就得让人批评她最亲的那几个人?

这场恋爱到了结尾,对她来说是一个侮辱,但,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这个时候,猫头表现出了“商山四皓”给她的最好教养,她等对方说完之后平静地回答:谢谢伯母您的指教。明天我会去和宋祁把问题解决的,毕竟和我交往的是他不是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粥寡米:还是时文适合你。
  • 宁曾:又有小说看了:heart_eyes:
    罗衣一时聚散: @宁曾 👄👄
  • 罗衣一时聚散:更多连载,尽在个人公众号:wochengjinghong
  • 一道:阅读耗时27分钟,刚好从虹桥站坐到静安寺,bingo,历史不错啊:smile:
    罗衣一时聚散: @一道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爱怎么写怎么写😂
    一道:@罗衣一时聚散 我们高中的历史能被老师讲出政治的口味来,实在没意思
    罗衣一时聚散: @一道 历史没及格过,不过,反正学校教的也是伪历史😂😂

本文标题:连载小说 猫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jb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