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真正关键的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俞军(百度之父)
俞军的产品潜力和优势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对感兴趣的领域能做到勤奋和自省。第二,利他,替众人着想和想众人所想是本能。这恰是市场导向型产品经理的优势天赋。第三,高强度和广度的产品实践。
除去爱好和好运气,对产品经理道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自省和自律。批判性地审视书中的理论,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融入自己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吸收其中的养分。
不要满足于“场景”、“体验”、“需求”。探索产品的本质,创造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值得我们追求终生的。
以下为阅读笔记
一、互联网产品经理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一: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用户量巨大。
用户量一大,产品就会变得或多或少具有平台属性,这时就要重点权衡、考虑产品生态了。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二: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快速迭代能降低试错成本。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分发能力,让产品经理可以进行更快速的迭代,同时因为信息的可交互性,这些快速迭代又可以获取大量的反馈和数据局信息,帮助产品经理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因此AB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某一个变量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效果差异。一般是让A和B只有某一变量不同,其他部分尽量一致,再测试用户对A和B的反应差异,再判断A和B哪个更好。通过AB测试可以实现更快速的迭代,让产品设计和决策都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千人千面算法模型,也可以基于用户反馈数据进行快速验证和迭代。
互联网时代特性之三: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当一项服务经常有上千万、上亿用户时,体验每改进一点,其价值就增加千万倍。
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
1.3产品经理要做什么
1.3.3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掌握用户模型是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
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研究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宏观背景:例如巴西聚餐后AA制度的需求比例远高于中国。面对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提供路线途经点、一笔订单的AA支付功能等。
微观场景: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例如用户早起上班时,所剩余的时间充裕度会影响用户对出行工具的选择。
1.3.4交易模型--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是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
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产品增加、调整一个功能,都是在调整效用组合,给用户提供不同效用。同时也进行了用户选择。但效用不能无限叠加,有的效用叠加成本很高,因此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二、企业、用户、产品
1.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2.如何理解用户
2.2.1什么是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用户的五个属性:异质性、情境性(微观场景)、可塑性、自利性(个人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
2.2.2如何理解 用户的行为
用户背后行为机制模型:用户偏好认知+情景--->产生:期望效用--->触发用户行为--->得到:使用体验--->生成新的偏好认知
说明:不同情景可能使得相同偏好产生不同行为。即同样的用户,面对同样的选项,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理清场景的重要性)
做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促成用户的行为。所以要研究行为背后的原理,以便于有的放矢。那么如何促成用户行为呢?选择偏好和认知合适的用户。
2.2.3如何理解用户价值
对用户来说,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
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提高效用,降低欲望,来满足自己的幸福感)
用户价值(即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景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性。具体到产品里,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2.3如何理解产品
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要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的。
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从价值的角度去分析推演它的趋势,理解用户需求。而不是从表面上看它有没有某种功能,是不是又改版了。
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