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的第二天,两天的四场培训都讲到了几个点。一个是昨天说的人文与语文素养“双线编排”,另一个是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与教学方法,还有就是单元提示与课后习题的作用,要特别提到的还有快速阅读与提高阅读速度的不同。下面我重点来说说后面三个。
阅读策略单元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三上第四单元的“预测”主题单元、四上第二单元的“提问”主题单元、五上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主题单元和六上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主题单元。

要想教好这几个单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某种阅读目的,所运用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和技能。那么由此可见,“阅读策略”基本上可以等同于阅读方法或技能。也就是说,统编教材在阅读策略单元中,一改以往“遮遮掩掩”教方法的做法,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光明正大地提到了“桌面上”。

这让我想起了刚小学毕业的那一帮孩子们,他们到了初一成绩迅速下滑,分数多数失在了“现代文阅读”上。其实他们在小学学到的东西不少,而且小学教的内容他们也能运用上一点。可是真正系统的阅读方法,小学老师多数点到为止,没有深究。因为《课标》当中提到过:每个阶段的教学,要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小学就是让孩子知道一些阅读方法,体会到它的好处就可以了,“不能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统编教材这几个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恰恰可以缓解孩子们小升初后,阅读方法上不能有效对接的尴尬。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好的尝试。
但是阅读策略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精读课上习策略,略读课上用所学的方法联系巩固,再在课下的自主阅读中或以后的阅读学习中不断运用形成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单元提示与课后习题
两个方面容易被一些新手老师所忽略,但是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从何而来?每个单元最开始的单元提示当中。中高年级每个单元课文之前,都安排了一个单元提示,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每单元课文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能力训练点。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各种“教参”上罗列的一二三四条去进行,单元提示给了我们方向。
我记得有一次在蒋庄评课的时候说过:拿到一篇文章,教什么要先看单元提示(语文S版叫“单元导读”),上面的语文能力要求和人文素养要求就是我们要教的内容。我们怎么教呢?课文后面的习题已经告诉我们,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要把握那些的重难点,甚至连拓展或作业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好在统编教材将这两个优点都保留了下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快速阅读与提高阅读速度
以前的教材中也提到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教学生(有一定的速度)?这个“速度”要如何把握?本来就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而且我记得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这种练习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快速读课文”,原来是不能这样说的。
今天上午的讲座中,杨然校长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认识,我明白了“快速阅读与提高阅读速度是不同的”。现在想来,“快速读文”注重的应该是速度,是一目十行的粗略读;而“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的应该是质量,在保证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以后的的课堂上应该特别注意!
《学记》中讲:“学然后知不足”,真是这样的,越学越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太少了。好好学,好好做,好好教,好好研。愿我的课堂能越来越好,愿我的学生能越来越爱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