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敦煌十五年

说到敦煌,我就会想到莫高窟,是因为小学课文中有一篇课文叫《莫高窟》,因此记忆深刻。课文讲到石窟中的佛像、壁画、藏经洞,重点还介绍了飞天和千佛洞,从课文中我了解到飞天的美丽,了解莫高窟的价值,了解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萧默先生的《一叶一菩提》,写的是他在敦煌15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这15年,也包括祖国动荡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离奇古怪的事,在此书呈现。
在梁思成推荐下,把在新疆做了两年中学美术老师的萧默调到了敦煌莫高窟做研究工作。萧默到了莫高窟,和研究所的专家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在洞窟中画画、测绘、记录,设计保护洞窟的方案、绘画图纸,书写研究论文等,做得风生水起,出了不小的成绩。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为了保护洞窟不受破坏,做了不懈的努力,他把自己的努力写得很少,客观地写了许多周围人的一些做法。这本书中,也客观地写了一些名人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做过的一些荒唐事,如高尔泰的揭发好友之举,真的好小人啊!说明在面临灾难到来之际,为了生存,为了自保,有些人还是会迷失方向,丧失人性,作出可笑之举。
萧默爱憎分明,对背后捅自己一刀的高尔泰不相往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始终记在心中,有机会就会去看望,去感谢。在文革中,萧默受到过许多人的庇护,一是他有才华,许多人爱才如宝,想方设法保护他,如借借用之名留在其他单位,不让他回自己单位,免去批斗之苦。二是萧默本人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他也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如给所长常书鸿做铁马甲一事,当时常书鸿是牛鬼蛇神,受尽批斗之苦,腰部受伤,需要一件铁马甲。铁马甲要到兰州定做,需要医生开证明,很麻烦。萧默就去跟医生交涉,说什么常书鸿是人民的敌人,批斗他的人站着,他怎么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应该让他站起来。医生你不批字条,就是与牛鬼蛇神为伍,与人们群众为敌,说得医生赶快开出条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萧默很有智慧,用自己的智慧保护有才华的领导、同事。
说到文化大革命的事,也让我想起杨绛先生的女儿钱媛为保护双亲的机智。钱钟书和杨绛是知识分子臭老九,经常被戴高帽批斗,钱媛是大学生,她跟红卫兵说回家去教育两个臭老九,让他们好好反思、老实做人、好好写交代,自己会监督好等等,回家却劝慰双亲别担心自己。我觉得有高学历,并不能说有高觉悟、高分辨力,在复杂的世界,能认清谁是谁非,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草一天堂,做到谈何容易,只有经历更多,明白更多,才能眼明心亮,视野开阔,一切回归自然,自然界才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