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鸡汤最后,TA们没有在一起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霍如婚礼:大龄“剩女恐慌症”的一剂良药

霍如婚礼:大龄“剩女恐慌症”的一剂良药

作者: 卢逃涛 | 来源:发表于2016-08-03 08:21 被阅读81次

    作者 ▍卢逃涛  微信公众号:一滴暖流(ydnliu)

    题记: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内忧外患”的剩女恐慌时代

    催婚这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颖词汇折射了当下父母对子女恋爱婚姻问题的过度干涉,它的直观理解是父母催促子女结婚,结婚成为了一个在固定时间需要完成的一项量化的任务,而不是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合。

    被催婚是多数青年男女难以摆脱的现实问题,春节是催婚的高潮期,为了应对父母催婚的压力,租个男友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应对之举。

    近日,作为“剩女”的温州女孩“哈茶”在网上走红。因时常遭遇母亲催婚,“哈茶”用漫画的形式吐槽母亲的催婚六式:感化式、对比式、分析式、科普式、质疑式、恐吓式。

    如果没有父母的催婚,“剩女恐慌症”就没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当你27.8岁的时候,内心莫名的恐慌便会油然而生,恨嫁的种子也破土而出。

    我们依然在27.8岁的年龄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圣(剩)斗士”的标签,随着必剩客(必胜客)、剩者为王、齐天大剩(齐天大圣)这些别号的一步步升级,内心莫名的恐慌也随之加剧。

    父母的不断催促,个人内心的恨嫁不得的恐慌。大龄剩女的情感现况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再好不过了。

                                         “剩女恐慌症”何来?


    当心理咨询师面对 有心理问题的求助者的时候,必然离不开原生家庭的探讨,反映了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犹如土壤之于树木的关系,没有好的土壤的滋养,树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中国,父母对子女过分干涉甚至控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小时候行为习惯的规则制定、高考志愿填报、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选择、婚姻恋爱对象的选择、何时结婚、甚至何时生孩子,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又开始进入新的一条生命线的过分干涉与控制。

    父母为什么会催婚呢?心理学的专业解释可以理解为这是父母潜意识的自主性衍生出的不由意识控制的行为。

    潜意识,即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如果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座冰山,那么意识仅仅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对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模式有着巨大影响。

    就催婚而言,从父母的意识层面出发,我希望你早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希望你能早点过上幸福生活,这是爱的付出;而作为子女感受到的却是个人私人空间的被侵犯、被干涉甚至被控制的压抑。

    为什么爱会导致伤害呢?父母的一片深情占据的道德高地迫使子女不得不折服屈膝,潜意识的过分干涉甚至控制正是潜意识的不可知觉性、不自主性的体现。

    催婚行为背后隐藏着父母怎样的内心活动呢?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获取面子的途径就是攀比。攀比心会驱使父母对子女投射为了满足自己面子的干涉甚至控制。

    看着身边的青年女性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看着身边的同龄人抱着孙儿孙女乐开了花。而自己的女儿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大龄“圣斗士”,这个面子咱父母“丢不起”。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个案:求助者是一名15岁初中学生,成绩尚可,年级前50名,学习异常的勤奋、刻苦,即使是下课的十分钟她也舍不得休息,也舍不得花时间和同学交流。

    期末临近时,小女孩开始出现严重失眠,白天精力明显减退,思维也不能集中,因为那次期末考试是全县会考,会影响中升高的择校。

    小女孩的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母亲,要求小女孩成绩一定要比村里邻居的成绩好。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小女孩用这样的方式承载着父母沉重的爱。

    通过疏导,小女孩明白了自己背负了母亲以爱之名的伤害。就在此刻,身处她旁边的姐姐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来,妈妈以前也是这样对待她的。

    个人有个人的潜意识,集体有集体的潜意识。心理学领域有两个人堪称鼻祖,一个人是弗洛伊德,一个人是荣格,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便是发现了潜意识,而荣格的伟大贡献之一便是发现了集体无意识。

    潜意识之于意识是冰山一角,而说个体潜意识之于集体无意识是冰山一角好不夸张。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

    集体无意识与个体潜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主要依赖于历史文化沉淀而成。

    集体无意识同样具有个人无意识的不可知觉性、不自主性的特点,不仅如此,还具有群体性的特点。群体性的特点注定了集体无意识有着比个体无意识更为强大的影响,通过社会群体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是人的本性。那么,集体无意识是如何诱发群体的“剩女恐慌症”的呢?集体无意识主要依赖于历史文化沉淀而成,深邃而难于捕捉,这里从集体无意识的时代烙印中扒一扒它的尾巴.... 21世纪人类获取并创造了数千年都无法比拟的信息,某种程度而言,新事物的创造依赖于千年历史沉淀下的集体无意识的自主推动,因为可以说,新事物的产生是集体无意识推动的结果。

    下面这些具有明显时代的独特性的新鲜词汇和网络流行语便是佐证......“女人二十一枝花,三十豆腐渣,四十黄泥巴,五十皱巴巴”,这句话折射出了当代社会意识流对于所谓的晚婚女性的态度与评价。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这一举措加剧了大龄女性由于未婚所致的恐慌感。注:剩女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广义上指27岁以上),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恨嫁、恨嫁女、恨嫁族催生大龄剩女一族群体内心恐慌的网络流行语的诞生。

                                          正眼看爱情

                                       青春是一种心境


    林心如今年已年满40,社会意识洪流笼罩下大众眼里俨然称得上是剩女中的齐天大剩(齐天大圣),与舒淇及林志玲被媒体誉为“台湾三大黄金剩女。”面对舆论的压力,林心如说:“不是我嫁不出去,而是我选择不嫁。”

    也许你会说:“她是天生丽质,不老童颜,我怎么比?”可是,你觉得天生丽质真能让你美到40岁吗?也许你又会说:“她有钱做美容、做保养,我怎么比?”可是为什么娱乐圈里那么多明星,不老童颜为什么只有林志颖、张卫健、赵雅芝、林青霞、关之琳这么些个呢?

    林心如长年保持健身的好习惯。不仅仅做有氧运动,也会重视力量训练。她本人就非常喜欢这种大汗淋漓的感觉。

    瑜伽也是林心如坚持在练的一项运动,她说瑜伽能够使心情放松,舒缓神经。

    不仅如此,阅读和旅游也是林心如的最爱,她曾经一年读完6本全年杂志、4本金融类书籍、1本哲学书、11本畅销小说以及3本人物传记,平均每天数万字的阅读笔记。

    她曾用三年的时间学完 FGA和DGA课程,并获得GIA文凭,成为CC卡美珠宝公司的“瑰宝设计师”。她亲自设计的第一款作品被命名为海豚首饰,投放市场后卖得很好。

    看到这里,问问自己,你抓住青青的尾巴了吧?你为保持自己的容颜和身材付出过多少努力与汗水呢?你又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投资自己呢?

    林心如用她独有的方式诠释青春的定义:如一首叫《青春》的诗所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爱需要坚持爱值得坚守


    每个女孩都希望在最青春的年华邂逅心目中的那个他,感受美好爱情的甜蜜,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爱的本质是一段关系,是两个人之间心灵契合、彼此欣赏、相互成全的一种不可预期的关系。

    林志颖是最早传出和林心如拍拖的圈内男人,据悉两人拍拖了五年,也获得林爸的支持,但最终因聚少离多而亮起红灯。

    在拍《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的时候,林心如和苏有朋在一起撞出了火花。两人曾有个人约定:“十年之后,如果苏有朋未娶林心如未嫁,就在一起。”可惜两人注定有缘没分,未能走在一起。

    苏有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结婚得看我在多少岁之前遇到那个合适的人。只要缘分来了,四五十岁结婚都有可能,不同年龄应该享受不同的生活。”

    在今年520公布两人的恋情之前,林心如花了10年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爱情,十年之后两人好友升华成恋人关系,公开认爱小4岁的霍建华,7年的绯闻修成正果。

    然而不到公开恋情后不到2月,两人即公布将在7月31日在比厘岛举行婚礼。

    2016年7月31日那天,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记得林心如曾在许多访谈中提到,自己对另一半在精神层面上是有着很高要求的。她对待爱情多年如一日地充满执着,情愿等待,也不愿意屈从于世俗,因此,年满40的她仍坚守着对爱情的等待,坚持着对自我追求的不将就,和对待爱情的一颗初心,直到遇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

    对于婚姻,她这样说道,“我觉得每个人最后都是会等到的吧,只是你要等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已。”

    爱需要坚持,坚持你心中的爱,爱值得坚守,坚守你心中的爱。

    分享是一种美德,原创不易,公众号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授权,侵权必究 作者

    作者:卢逃涛,医学硕士,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生涯规划师,提供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专业服务,擅长恋爱婚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伴有焦虑、抑郁的心理困扰、亲子教育的专业辅导,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九型人格测试、职业锚测试等专业测评工具,结合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的职业规划指导。预约咨询微信:lutao900521

    公众号一滴暖流:一个有温度的个人成长平台,立足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视角,传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启迪智慧,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这里是你心灵的避风港,职场的加油站,幸福的后花园。

    关注微信公众号一滴暖流(ydnliu):后台回复关键字|抑郁自测量表|焦虑自测量表|性格测试||情商测试||逆商测试||职业兴趣测试|职业倦怠分析测试|思维模式测试|职业性格测试|,可免费获取测试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霍如婚礼:大龄“剩女恐慌症”的一剂良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jq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