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无法掌握一个“客观”的事实,知道这一点后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吗?
书中观点
现在我们知道,你永远不可能了解一个‘客观’的现实;我们也知道,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有多少主观现实是虚构的,因为除了你大脑中输出的信号,你从来没有体验过任何其他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其实都只发生在你的大脑中。”
- 这些认知偏差很可能来自以下因素的某种组合。
- 投射
- 推断
- 锚定效应
- 负面偏好
- 保守主义
- 聚类错觉
- 寻求确认
- 选择支持偏差
核心概念理解
- 人类是通过大脑传达现实的世界信息,因此必然需要大脑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编码,而编码的过程就是一种融入个人因素的过程。
- 每个人的编码规则都不一样,为此如果把自己的编码规则视为全世界都要遵循的规则,就出现了“以我为中心”的投射效益。
- 编码具有逻辑内涵,在逻辑的支持下,则容易进入从“无知状态”推导出“无知箴言”的困境。
- 对于外部的变化,如果采取的策略是每次都重新思考、判断,为了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我们会进入锚定的处理机制中。
- 人类发展至今,从生存概率看,目前整体上应都是拥有善于处理危机的DNA存活者,我们从本质上是从危险中学习,为此我们容易对于负面的信息投入更多的情感和关注。
- 锚定的信息处理之下,我们将拥有一种保守的处事原则。
- 主观的编码、主观的推导、信息的复用、负面信息的关注,我们在用自己创造的规律看待这个世界,为此所有的事情都将有聚类错觉的可能性。
- 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孤独的,他需要面对的是处理失败的全面后果,为此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同、被肯定的情感支持。为此,我们将主动寻求确认支撑,而无论是多么的荒诞还是稀疏。
- 和寻求确认一致的选择,就是主动选择,更加积极的选择经过确认的事情,这是从情感上让自己自洽的必然结果。
个人体会
- 关于自我认知偏差,最难受的应该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偏差。
- 举个例子,家长容易从自己的编码规则出发,为孩子拟定了许多符合逻辑、支持实例的“好”方案,一旦孩子做不了或不感兴趣,就继续“锚定”、“寻求确认”为孩子不努力,更有甚者“聚类”把孩子归类管制起来。
- 孩子也是有自己信息处理机制、判断推理逻辑、自身认同需求的,如果两者间无法达成共识,一致都在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冲突总有一天会爆发点。
具体应用
-
了解自己在认知上的必然局限性后,后续可在决策、情绪波动的时候,让自己对比思考,究竟是哪个环节让自己执着了。
-
另外也可以让自己和自己平静和解,大自然让我们只能从生存发展中获取智慧和能力,那么在有限的能力下,持续的作为一个正常人已经是不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