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王奶奶一如往常在小公园里一棵紫薇下,她把肩颈抵在紫薇横生的树枝上摩擦。她说这样入骨,比街上的“瞎子”按摩都好。紫薇树枝一下一下的摩擦,满树“花枝乱颤”。在民间,“痒痒树”是对紫薇最广泛的别称。
为什么叫“痒痒树”呢?
原来,百科解释是树干里的纤维多且比较长,当我们用手触碰树干基部时,纤维就把震动传导到枝叶中去了,于是便出现了全株抖动的效果,仿佛经受不住挠痒似的。
由此,大家给了它痒痒树的别称,古人赋诗称其“紫薇花开百日红,轻抚枝干全树动”。
这棵二米多高的紫薇满树繁花。粉色盛放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妖妖娆娆,明艳动人,花色艳丽,美的惊艳,美的出尘。
街头有一棵紫薇,这几天开花正盛,却是紫色的,并且是深紫色和浅紫色相混。这是真正的“紫薇”了。
紫薇花又有“百日红”“满堂红”等雅称。“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阑百日红”(明·杨慎《百日红》)。“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南宋·王十朋《紫薇花》)。诗中的“百日红”和“红满堂”都是指紫薇花。
传统花卉中,紫薇花算得上是名花之一。南宋《全芳备祖》的作者陈景沂,甚至将紫薇花赞为“花之圣”。古代诗人赞美紫薇花的诗词较多,众多紫薇古诗词中,笔者最欣赏的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诗的题目是《紫薇花》,但诗词中一字不提紫薇,却写出了紫薇花不追逐名利、不与百花争春、淡雅高洁、自得其乐的淡泊精神;咏出了紫薇花不畏艰苦、默默奉献的风范和一枝独秀的品质。整个诗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堪称古代紫薇花诗词中的“极品”和“上佳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