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两位朋友正打算报考公务员,在网上看了一下职位,其中有一个朋友张一涵说没有看到特别有“眼缘”的职位。她说的“眼缘”其实就是一个竞争的人数少,又可以待在市里面的职位。
她们两个都在体制内有一份工作,是在事业单位上班,一个在县城一个在乡镇。从毕业到现在考公务员也考了好几年了,都没考上。有时候偶尔过了笔试,进了面试,最后还是被刷了下来。
张一涵说,在乡下工作太苦逼了,什么事情都要做,各种杂七杂八的活都是一个人干。有时候忙起来,要到晚上一两点才能休息,第二天八点又准时上班。这样忙忙碌碌,生活的目标也不明确,每天都是茫然又麻木地过日子。所以想考公务员,在市里面就没有这么苦逼了。准确地说,她希望能有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张一涵觉得在乡镇的事业单位,以后想往上升职比较难,她一没有背景二不会和别人套近乎拍马屁。张一涵今年30岁了,她甚至认为这是拥有幸福最后的机会,只有考上了市里的公务员,找到的对象才会更靠谱些,当然这里的靠谱是指多方面的,包括人品、学识、工作、家庭背景、经济能力等等。
她是毕业于985高校的理工生,以前在广州的台资企业工作过两年,那时工资三千元。第二年,本想着老板会给她加工资的,后来其他大部分同事都加了工资,她没有加工资。
她觉得挺委屈的,凭什么大部分人都加了工资,就她没有呢。越想越觉得懊恼,说“台资老板都好小气”,年终奖也没发多少,感觉在这个地方离家又远,每年春节回家在火车上被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还要时时堤防挤爆的人群中有没有小偷。
一个企业,要给员工加工资,也要看这个员工是否在工作上体现了价值。刚进来的时候,大家的薪资其实都差不多,一年之后有的人会升职加薪,有的人没有得到晋升重用的机会。
老板看不到你的“价值”,凭什么给你加薪呢?老板肯定是看到你在工作上做得没有别人好,创造的价值比别人低。有的人工作好几年,什么都没学会,每天都在混日子等下班。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收入也是毫无起色。在工作这件事情上,如果你想偷懒想得过且过,最终你什么也得不到。
在广州工作两年后张一涵打算回老家考公务员,这已经是她第五次报考了。她每次都是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看书复习,那些考上的基本都是提前半年到一年复习,她想只用一个月就完爆那些人。事实证明这几年都是陪考当炮灰,不下狠心不拼尽全力,今年也只能继续当炮灰。
我提醒她,你要考试就提前几个月看书吧,她说太忙了没时间,然而周末又和同事去唱歌去吃饭。说到底也不是忙,是懒。坚持做一件事情几个月根本做不到,甚至只坚持一周也觉得很煎熬。敢问就凭这样的努力,别说考公务员,就连现在的工作都是在混日子虚度过一天算一天吧!
张一涵说现在她那些在台资企业的同事,工资都是七八千了,每年都到国外去旅游,自己好羡慕。如果自己当初不辞职,努力工作,估计薪水也比现在在事业单位好多了。人就是个很矛盾的动物,当初的工作自己又嫌弃又不满意薪资,现在又觉得事业单位也不好,觉得还是以前的公司好。
凭什么你觉得好的东西都属于你呢?那些升职加薪的同事也是为老板赚到了钱,涨工资是早晚的问题。你有什么本事让老板重用你呢,在一个行业几年时间如果既赚不到钱又学不到东西是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刚进去两年又心浮气躁地不肯慢慢沉淀自己,提升价值,用时间的历练让自己具备在企业里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张一涵有好的学历,人又聪明,如果在公司里肯多做事多学习,勤奋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升职加薪是指日可待的。可是她对工作并不上心,觉得做多做少都拿一样的工资,那干脆少做点,能偷懒就偷懒。既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又对加薪的事情有较高的期望。
其实生活中像她一样的并不少,总是想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得到一个理想的生活。上班的人每天既忙碌又茫然,想要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做生意的想走捷径一夜暴富。想要安全舒适体面地过日子,又不愿承担这种生活潜在的压力。我的现状是A,而我的心愿是B,我觉得没法实现B,我的出路在哪?
借用弗洛姆的说法,安全和自由不可兼得。你想要生活得更自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不安。世界上本没有路,你走过去了,它就是你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