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行笔记(七)西贡守岁

作者: 犇流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11:39 被阅读106次

越南旅行笔记(六)

2018年2月15日

珍珠岛的自然环境无与伦比,早上听着婉转的鸟语起床,我们先绕着酒店一边寻觅着花香,一边散步,享受着此刻的宁静。这里度假的人中夜猫子居多,尤其昨晚的情人节活动极其丰富,情人们在情话绵绵,推杯换盏后,此时此刻应该都大梦未觉,把诺大的酒店大花园留给了我们独享。山路蜿蜒,一边是大海,初生的太阳把海面照得金光万丈,我们沿着酒店外围的道路快走锻炼,时不时还遇到载满年轻工作人员的电瓶车迎面驶过。管理良好的设施,完备周到的服务,营养丰富的餐饮,背后就是这些工作人员看不见的付出。酒店除了有标准间和别墅,岛上临海边的另外一侧还有酒店公寓和员工宿舍,营造出这样适合的休闲胜地,酒店一定很用心,难怪客人纷至沓来,甚至来了还想再来,至少我自己是希望再来一次的。

前面我提到,整个珍珠岛由俄罗斯富商承包开发,虽然没有营造拉斯维加斯那样追求富丽堂皇的极致享乐环境,但对休闲度假而言已经远超预期了。酒店有些金发碧眼的洋管理人员,显然是俄罗斯的高管,谁说俄罗斯人不善娱乐管理?他们不但管得井井有条,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管理效率也是一流。每位入住客人奉送一张酒店“护照”,其实是集各式优惠券的小本子,第一页载明,每位客人住店期间奉送两杯鸡尾酒或者软饮料,可以在酒店任何一个酒吧去兑换。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再次光顾,凭此“护照”后几页载明的酒水可以加倍兑换,几杯饮料这样小小的饵,换来的是客人的好感和再次光顾的愿望,我在写下这一段文字时,便是因内心的好感为他们打了免费广告,看来俄罗斯人把吸引客户成为回头客方面的技巧玩得如火纯青,让人不敢小觑俄罗斯民族的实力。

酒店的海鲜餐厅 酒店大堂 酒店的中餐厅 酒店一角 畅游

对中国人而言,北极熊俄罗斯人始终对我们有不小的历史阴影,想起来经常五味杂陈,感情极为复杂。无论是历史上我们的东北和新疆土地被蚕食,还是后来南下强占中国东北的不冻港以及我们还记忆犹新的珍宝岛战争,侵略者的标签他们想撕也撕不掉。但是,中国走入民国时期后,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其最初的革命思想都来自于苏联。共产党受共产国际(其实就是苏联人)的指导和控制时间跨度很长,蒋介石甚至把唯一的亲生儿子也送到了苏联去栽培。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友谊达到历史的新高度,一大批援助华俄罗斯专家不远万里来传经送宝,本来一穷二白的中国的重工业基础都得益于苏联的鼎力相助,直到两国分道扬镳。

我们的父辈们上学时的第一外语基本上都是俄语,往事并不太遥远。在读历史时,我最不解的问题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俄罗斯还是个农奴社会,是什么历史机遇让苏联能够一下子大踏步跨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之前的俄国比东亚病夫中国好不了哪里去,先是被蒙古人打得七荤八素,几乎做了200年的亡国奴,比我们的90年元朝蒙古统治更惨。战斗民族的崛起少不了彼得大帝与传统决裂的决心和努力,先认真当西方的小学生,随之开始彻底西化,急起直追。俄罗斯全面雄起后,科学文化一下子就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俄罗斯的科学家群星璀璨,工程技术独树一帜,绘画音乐更是成就斐然,诗人作家之厉害连西方的老师也不得不服。甚至在苏联的斯大林独裁高压政治下,俄罗斯依然在军事技术和力量上长期与整个西方世界抗衡了半个世纪,连这个时期的电影、戏剧、音乐作品也时时能给整个世界以惊喜。俄罗斯民族之强悍源自于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时也应该与他们具有承受无尽苦难的宗教救赎精神分不开的,抽离出中俄之间本身的恩恩怨怨来看俄罗斯,虽然现在他们的情况并不太乐观,但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以及对整个人类精神财富的巨大贡献我们无法忘记,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回到酒店餐厅吃自助早餐,食物相当丰富,中西合璧,新鲜的水果更是让人吃得停不下来。抬头朝窗外看就是蔚蓝的大海。看着穿着民族服装的越南女服务员来回穿梭服务,怎么看都跟中国的旗袍有几分神似,原来越南的传统女装被称为奥黛(Ao-Dai),是越南的国服。

“奥”的发音很像汉语是“袄”,是不是时间长了,或者方言的转音造成的结果我无从得知。后来查了度娘,曰:Ao者,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Dai者,长也,果然与中国的旗袍同出一源。奥黛的布料很飘逸,应该是丝绸,跟中国旗袍不同的是,越南女子穿奥黛时,下半身多配长裤,虽然丧失了旗袍自上而下的整体性,但更实用方便,也不影响干活,所以,以自行车和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越南女子,穿着奥黛丝毫不受影响,这点是穿旗袍的中国女子无法实现的便利。我想,也因为这点改变,中国的旗袍基本上只能成为走秀的历史服饰,而越南的奥黛至今仍然是她们的日常服装,凡是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

大海啊大海 穿奥黛的越南女子

吃完早餐,我们抓紧在芽庄的最后一个半天,在海滩边恣意享受,想到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一定会纷至沓来,真心希望我们的国人秉承礼仪之邦的古训,展示更多的文明素养,不再成为别人侧目的对象,不再成为公共场合喧哗的主力,尽早摆脱钱多人傻的形象。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对自己的高要求,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做得更好。

旅行这事,取决于多方面的感受,好山好水好风光是必要条件,带上美好的愿望,带上发现美的眼睛,发掘别人家的优点,遭遇一些不一样的经历,都会丰富我们的人生,对世界有更深的了解。比对各地文化的不同,拓展视野,扩大胸怀,待超然物外时,人生的境界自然会大不相同。旅行能够让人忘掉一些平时的烦恼,尽量清空一些,再补充一些收获,如果有更多的领悟,生命的意义就会变得不同,未来的人生之路一定会更精彩。

吃过午饭,我们就要与芽庄说再见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在这里多盘桓一阵子,享受海洋,思考人生。

去机场前我询问了酒店关于出租车费用的事,车到机场发现费用上浮了50%,碰巧是个不懂英语的司机。想想今天是农历新年的除夕,我也很愉快地付了钱,只是不明白是政府制定的节假日奖励制度还是司机的个人行为,但看着司机淳朴的笑脸,我的心情依然愉快。

再次回到胡志明市,我们驾轻就熟地在机场门口排队上了出租车。不知道是不是除夕夜的缘故,街上打烊的商店和饭比例很高,但交通也顺畅很多,不到半小时就抵达了酒店。这次预定的酒店更靠近市中心,不仅离市政府大楼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距离,著名的旅游景点红教堂和中央邮局更是只相隔一条短短的文化街。

夜色温柔,雾霾也没有前几天那般肆虐了。等我们安顿好准备去吃晚饭时,时间的确有点晚,附近的街上已经找不到合适的饭店了,想到除夕夜中国的春晚就要开始了(越南跟中国有一小时的时差),而且这几天在芽庄吃得有点过分,于是我们别出心裁地买了些方便面作为我们年夜饭,这恐怕是我一生中破天荒最另类年夜饭了,两年前我们在除夕夜飞去台北过年,情况有点类似,但至少还是在一家快餐店吃了年夜饭啊。

其实吃什么真的没那么重要,这些年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老年人怕吃出病,年轻人怕吃成胖子,连孩子们在吃了太多的零食和水果后也知道控制自己。每人吃完一碗热乎乎的越南方便面(其实是方便米粉),胃里其实很舒坦,我们打开零食和坚果盒,准备看中国人不见不散的春晚。本想着著名的大品牌连锁酒店应该可以有中国春晚的电视节目吧,这次稍微好一点,有个CCTV13台,不过依然不转播春晚,无奈间,一家人围着一台手提电脑看春晚,倒是一桩难以忘怀的故事。

长途奔波后,老人家们都累了,而且老一套的春晚也不啻鸡肋一般,我们在西贡的守岁就草草收场了。我躺在床上辗转睡不着,想着那年写了首台北守岁的诗,于是打起精神,写下了下面一首《西贡守岁》。

百年戊戌又轮回,今朝却在西贡醉。

春晚爆竹皆不闻,满眼西风守酉岁。

千年边陲衣带水,几度兵火催人涙。

和平开放奔明天,安南巴黎尽相辉。

越南旅行笔记(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南旅行笔记(七)西贡守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n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