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大学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行政人员、学院派人士和学生对于大学制度本身普遍缺乏共识和一致认同感。区别于前大学时代,大学里拥有比较多的自由,不同的角色的诉求不同,出发的位置也不同,对大学制度的理解也不同。其中,现行的大学制度本身就是舶来品,学院派人士最具有发言权。但是,被学院派所把握(理解)的大学制度真的是一种好制度吗?
在很多教授和大学老师的眼中,大学并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制度,还意味着一种大学精神。所谓大学精神,它的核心内涵离不开八个字:“独立思考,思想自由”。在大学精神所暗示的理想生活中,大学生应当充分地发表自身的意见,并与导师展开深入的交流甚至是激辩,产生灵魂上的碰撞。用梅贻琦来说,就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制度性的层面去考量大学的话,大学制度意味着这样一些组成部分:学科制度与专业制度、学分制度、导师制度、小班制以及通识教育制度。这些西方制度在当代中国经历了种种变形,并不与中国现行的大学制度完全相似,但也大抵有参考性。对于今天中国大学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学院派人士也很热衷于将其推给行政机构。
今天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这种西方的大学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是观念在先还是制度在先?通常情况下,在学院派所理解的高等教育的崇高理想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真正灵魂,制度本身只是为了实现或靠近理想状态所采用的策略,而在当代最能够体现这种大学的理想状态的范例就是欧美以及日美的一些知名院校。无论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教师,还是显得相对比较弱势的学校的教师,都会将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作为参考的范例,可能还会时不时地发一些这些学校的“励志演讲”来鼓舞一下学生。至于“日本高等教育的奇迹”,就更是中国大学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图A如同上图所表明的那样,在学院派所理解的完美大学中,大学教育体系不断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崇高的使命、情怀。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即使你可以将大学精神追溯到柏拉图时代,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大学制 度的大部分组件是在近现代的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首要的一点,学科分化本身就是近现代才逐渐实现的,而专业制度则是紧紧围绕学科制度建立起来的。西方导师制起源于1379年,由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科姆创立,最先用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学校教育中,学院为一组新学员确定一名导师,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师徒”关系。小班制度则更带有西方色彩。在教育基数人群较大的东亚,人数较多的中大型班级依然存在。通识教育制度更是近些年为了应对专业化过深带来的问题所作的一种应对。西方大学制度本身是历史实践的产物,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个理念所作的渐进式地不断改进。
学院派是如何把握大学教育与市场发展、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的?
本着观念落实为现实制度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成见,大学老师总是热衷于将他们对于学生表现和外部变化的认识看作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可惜的是,事实往往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图B教师们并不是如实地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他们的教学策略,而是在固有的大学教育理论的知识体系中对现实进行加工和矫正,然后才真正地输入自己的大脑,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最终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将问题归之于应试教育,而不是怀疑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理论本身。换言之,他们只会看到他们想看的,自动忽略冲击他们原有信念的信息。于是,一些糟糕的情况就出现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短期诉求,专注于所谓对长期发展更有利的因素的注重。他们把学生短期诉求的实现看作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属于高等教育的支持范围。教师眼中“有品格的高等教育”最终成为了学生眼中的“不作为”。明明是缺乏教学能力,一些教师却感叹学生主动性的不足阻碍了他们发挥导师的应有作用。明明缺乏充足的职场经验,教师们却很乐意为学生解释现在的课程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人不明白,他们并不具备引发学生共鸣的灵魂,只是贩卖知识的个体户。可是,他们连贩卖知识都不愿意,毕竟太没有格调了。最后的最后,我看到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长期素养和能力的大学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支撑长期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也拒绝了直接培养学生的短期技能。学生学习要么靠自学,要么直接奔绩点,要么干脆全部放弃,课程满分不如简历上多几张证书,临了发现还是那张学位证最值钱。
大学教育真的能出产幸福吗?
紧接着上面谈到的学位证书,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大学教育的效益问题。大学教师热衷于将大学教育与学生的幸福感联系起来,大致观点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有相对更高的幸福感。可是,也有数据表明与低学历的相比,高学历的人离婚率更高。上面的幸福感是不是在说:离婚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呢?社会和市场对于大学教育的效益则直接的多,主要强调学习能力和收入结构。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些进入更好大学的学生们总体上也更加优秀。大学教育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到底是大学教育本身的功劳,还是说只是优秀人群集聚的群体效应呢?一些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依然会抱怨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指出自己不得不自学。至于收入问题,学历鄙视链已经不是第一天存在了,大家都明白的。所以,大学教育所带来的效益可能并非来自“独立思考”这样高尚的教育的自然成果,而是群体效应和文凭壁垒共同作用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优秀学生的带动效应和平台上的马太效应,而非大学精神对于个人幸福的补给作用。
大学制度真的与这个时代相符吗?
最后,我还有一个更大胆的问题:大学制度真的与这个时代相符吗?在这个老龄化日益加重和少子化现象逐渐凸显的时代,未来可受教育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少。然而,我们的教育系统包括大学教育都主要是面向年轻人的。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对员工的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体系本身能够提供的新员工将会在某个拐点之后却开始减少。至关重要的是,那些未能跟上时代的中年人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却没有可以重新提升他们能力的完善的教育机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是一个不同年龄段都需要学习的社会,而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大学教育本身却主要面向年轻群体。这表明,以大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体系大大地落后于市场发展的真实需要。大学制度其实在很久以前落后于时代了,它只是一个老古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