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家里一直在播放央视版《水浒传》,儿子还总是看张顺死与涌金门那一细节。看张顺被射成筛子,身上的血染红城下的河水,宋江的泪掉下来了。
L先生说宋江就是个傻叉,执意招安,又招降方腊,根本就是带着兄弟去送死,方腊说宋江送梁山兄弟的血染红自己的战袍,宋江理屈了,确实梁山兄弟有好多愿意招安,但更多的是被裹挟着走上那条路的。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踏着梁山兄弟的血去成为朝廷鹰犬呢?他只是为了自己封妻荫子吗?他宋江就是一个十足的腹黑男吗?
电视剧版为什么要把原著中张顺的惨死写改成这样呢?我觉得导演设计这一情节是深入考虑的,想要看懂剧版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复杂心理、历史背景及人物性格,以理解这一看似悖论的决策背后隐藏的深意。
宋江,这位梁山泊的领袖,一个称为“及时雨”的灵魂人物,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似乎承载着超越个人生死的宏大愿景。而招降方腊,这一举动,更是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对忠义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让我们从宋江的个人性格说起。他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忠孝节义深植于心。在梁山聚义厅中,他虽为草莽之首,却时刻不忘“忠君报国”之志。宋江深知,梁山好汉虽勇猛无比,但终究难逃“贼寇”之名,唯有通过招安,方能洗去一身尘埃,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与兄弟们的归宿。因此,招降方腊,不仅是对朝廷忠诚的体现,更是他内心深处对“正统”身份的渴望与追求。
然而,方腊并非易于驯服的猛虎。他领导的起义军,同样是一群被压迫者的反抗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的信念与坚持,誓死抵抗朝廷的暴政。在宋江看来,方腊的反抗是无谓的挣扎,宋江不愿意直接开打,他认为招降方腊对双方都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实现双方的共赢,更何况他也不想伤害城中百姓。他觉得他的想法是在正确不过的了,他只是他太过于理想化了:双方交战不斩来使,可偏偏方貌不按常理出牌。
张顺的死,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宋江及梁山兄弟的心上。万箭穿心的悲壮,不仅是对张顺个人英勇无畏的颂歌,更是对招安之路艰难险阻的深刻揭示。这一幕,让无数观众扼腕叹息,也让宋江的招安策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但即便如此,宋江仍未放弃,他觉得每一次的牺牲,都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让兄弟们能够名正言顺地为国效力,而非永远背负“贼寇”的骂名。
宋江的愚忠,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悲哀,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何尝不是他对那个时代最深沉的无奈与抗争?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宋江深知,唯有通过忠君报国,才能为兄弟们争取到一丝喘息之机,才能让他们有机会证明自己不仅仅是草莽,更是能够为国为民效力的英雄。他的选择,虽然充满了风险与牺牲,却也透露出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宋江啊宋江,你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