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大昭寺留在我心的记忆,除了蓝天白云下的金顶,还有磕长头的信徒们,以及那些关于佛的故事,和昼夜不熄的酥油灯的味道!
图/文:付小陌
第一次到大昭寺,是到达拉萨的第一天,晚饭后过去散步。
夜晚的大昭寺并不像很多大城市一样灯火通明,光线比较微弱,橙黄偏暗的灯光,一点也不刺眼,就着月光,能够依稀辨别身边的人和事物。而整个大昭寺及周边的八廓街,都笼罩在柔和的月光下,静谧而祥和。
这一次,印象最深的是大昭寺周围磕着等身长头的信徒们,其中不乏老人、妇孺、儿童。还有一家三口一起的,两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他们围着大昭寺,一步一磕头,是磕的等身长头。每磕头一次,全身伏地,双手合十到头顶,再慢慢移到胸口两侧支撑起身。他们的衣服,有的已经磨破了,有的上面沾满了泥土和垃圾,变硬了。
大昭寺前面的广场,靠近大昭寺一侧的一大片地上,全是磕头的人们,满满的!偶尔有一个人起身离开,仔细观察地面,那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石板地面被磨出一个个的光滑小坑,那是信徒们常年累月磕头留下的印记。不禁感慨:“只要信仰真,石板磨出坑。”
很多游客从广场经过,有的拍照,有的摄像,有的驻足凝视。丝毫不会打扰到他们的频率,一伏地,一起身,动作那么熟悉,口里不停念着经文,语气平和,语调协调。
我被这样的场景深深感动。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磕头的人们,渐渐泪眼模糊,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心情。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信仰的人,我被他们对待信仰的行为和态度深深折服。我佩服他们的毅力和体力,通过他们磕头和念经的行为,我窥探到他们为信仰不顾一切的心灵。后来了解到,这些磕头祈祷的人,他们并不是在为小我祈福,而是为天下,为众生。如果真这般,他们的内心该是何等平静?
我对各种宗教缺乏深入了解,也不会轻信。但当我亲眼目睹磕头的人们,我被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心中默念:"希望他们心中的佛真的看得到!"
金顶再游大昭寺,跟了导游,对大昭寺多了一些了解。
据说大昭寺的位置是文成公主所选的,当时是一个湖,建寺首先要填湖。那时那地,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山羊,1000只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把这个湖泊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所以大昭寺进门,就可以看到两只山羊托着法轮的图样,特别明显。
而拉萨这两个字也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的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大昭寺里面最重要的宝贝,便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又称觉阿佛像,是当年文成公主最有分量的陪嫁之一。大昭寺历史上曾遭受两次灾难。公元7世纪后期,由信奉原始宗教苯教的贵族大臣发起的第一次禁佛运动,以及公元9世纪中期,由朗达玛发起的第二次禁佛运动,使大昭寺或沦为屠宰场,或遭到封闭,而释迦牟尼佛像两次被埋于地下。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至今,也实属不易。
据说,释迦牟尼本来就比普通同龄人高壮很多,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因为不断刷金的缘故,比原本的十二岁像更加高大,宽面大耳,身体壮实,已然远远超过了很多成年男子的身形。
寺里面很多过道比较狭窄,加上行人很多,非常拥挤。藏族本地人和游客的通道不太一样,而且他们不需要门票。每当他们经过,游客都会被大力的他们挤到一边,稍微有点横冲直撞的感觉。
寺里的佛像和宝藏太多了,匆匆一瞥无法一一描述清楚。只记得到处都是酥油灯,整个寺庙里弥漫着酥油的味道,有点呼吸困难,让人无法久久停留。
好不容易走到寺的顶楼,空气清新了许多。可以近距离看到大昭寺的金顶,在阳光下灼灼生辉!另一侧,放眼望去,整个广场和八廓街收入眼帘,再远处,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轮廓,还有天空,是西藏常见的蓝天白云。寺庙顶部视野十分辽阔,和寺里面的拥挤狭窄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顶楼坐着休息了一下,稍微感慨了一番,便准备下楼归去了。
站在大昭寺楼顶眺望此次入藏,对大昭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寺外络绎不绝磕长头的信徒们,他们的坚持不懈,毅力和体力,都让我佩服。还有那一大盏大盏的酥油灯,亮成了一种永恒,沁了佛祖的心,明了朝拜者回家的路!
自己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所收获到的感受和知识,是任何书本和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这大概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
End.
如果你对我写的西藏行系列文章感兴趣,请点下面链接:
原创作品,合作相关事情,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
喜欢~
石板磨出坑。
不是虔诚徒,
莫去念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