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小时候的美味,最先在我脑子里蹦出来的是摔茄子,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在石头上摔过的茄子。
那是的我是个六七岁的小姑娘,爸爸是别人眼中英俊帅气的解放军叔叔,妈妈是和蔼可亲的小学民办教师,我们生活在家乡那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那时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快乐自在,除了食物不丰盛。
听爸爸妈妈说,那时的我是个笨笨的小胖妮儿,因为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每天要到学校上课,所以不到上学年龄的我就跟着妈妈到教师旁听,到后来,妈妈干脆让我真的上了一年级,反正那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也没人看孩子,就当上学前班了。
对我来说,上学自然是最好的安排。在学校,我比同班的小同学们都要小几岁,他们自然都会保护我,照顾我,我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们带给我的快乐。
从家里到学校要经过一大片菜地,那是我们村的地。我们村人口本就不多,还有好多都有亲戚关系,往上数几辈,大家都是一家子。所以,哪个孩子从随便一块菜地里摘点儿东西,大人一般都不会说什么。
于是,这片菜地便成了我们的乐园。
夏天,小学一年级下午放学的时候还是半下午,大人们都在忙自己的事,饭自然还没有做好。可是,我们这些小不点儿的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叫了。每当路过那片菜地,看着那一个个紫色的小茄子我们就开始咽口水。心想着:快点儿长,快点儿长,好想吃!
当这些小茄子长到足够大的时候,总是轮不到我们见,就被大人们摘走了——家里的伙食可全靠这地里的这点儿菜呢,有的自己还舍不得吃,拿着走亲戚,或者拿到集上换点儿钱补贴家用呢。
每天放学后,几个一起回家的孩子都会到菜地里转一圈,期待着能淘到个能吃的东东,解解我们那可怜的小肚子里的小馋虫。不用多,不管是谁,能淘到一个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从地里出来的孩子,如果找到了,就会小心翼翼的把它像宝贝一样拿着,见到同伴后把战果奉上,那小茄子,紫紫的,细细的,真让人心花怒放,真是胜利的果实。
我们一起到地头,找一块儿干净点儿、光滑点儿的石头,拿茄子在上面摔、摔、摔。那力度可得掌握好,既不能把皮摔破了,还得把里面的茄肉摔软了。然后再用手捏一捏,直到茄子变得软软的,像个装着奶油蛋糕的袋子。
终于可以吃了,这个咬一口,那个咬一口,嚼着软软的,还有那么一丝丝甜味儿。一人两三口就没有了,总也感觉没有吃够。看看其他人,都是意犹未尽的样子,好想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后来爸爸转业了,我们搬到县城里生活,我总是回想那甜甜的茄子,可是,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样的美味。
再后来,我成了妈妈,我的小姑娘也七八岁了,我跟她讲起我们的摔茄子,她羡慕的不得了,说她好想穿越回我们小时候去看看,去尝尝。
哈哈,那是纯天然的蔬菜饮料,我小时候的味道。即使穿越回去,那回忆中的味道还能回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