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恢:匈奴,没资格欺负中国人 | 资治通鉴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53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三三年
【相关人物】
王恢,汉武帝时期武将
【故事大概】
今天来讲一讲西汉时期,一场针对匈奴的大战,马邑之战。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对于匈奴,一直都是主张和亲的。和亲,即意味着要将皇室贵族下嫁于匈奴,以此来求得和平。下嫁,则意味着要降低天子之姿态,所以很多人对这样的政策并不满意,认为有损中国之颜面。而王恢,就是其中一个。
一、激烈的朝堂之辩,战还是和?
公元前一三三年,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省朔县)有个商人聂壹,向王恢汇报说,边境一直遭受到匈奴的进犯,终究是个问题。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说现在刚与匈奴和亲,匈奴是比较信任我们的。不如趁此机会,通过利益诱惑匈奴,让他们入境。随后,在边境埋兵设伏,偷袭匈奴,必定能够攻破匈奴。
王恢认为,这个意见可行,于是便上书给汉武帝。汉武帝看完之后,也召集了大臣商讨此事。
来到了朝堂之上,必定会有所争论。而这场争论的主角,便是王恢与韩安国。韩安国是当时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说话的分量非常重。王恢主战,而韩安国主和。两者的辩论非常激烈。我们来简单说一说。
王恢举了代国的例子。代国,是战国前期的一个诸侯国,后来被赵国吞并。王恢认为,代国所处的位置,北边有强大的胡人部落,周边有强大的诸侯国,却能够一直处于和平稳定,匈奴不敢进犯。然而,现在汉武帝统一了天下,却一直被匈奴进犯。问题就在于,蛮夷们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害怕中国了。所以,这一场战要打,特别是要打出中国的威望。
而韩安国则不同意,他举出了刘邦的例子。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他的做法,成为了后代君主效法的典范。韩安国在这里搬出了刘邦,寓意可想而知。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七天,被解救之后,没有反攻报复,而是回到了长安。不仅如此,还派出了刘敬去主张和亲,获得了和平。这说明,汉高祖刘邦有圣人之心,我们应当效法汉高祖,而不是通过到处打打杀杀。
王恢听完,马上就不同意了。他认为汉高祖刘邦之所以不打匈奴,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导致的。此时的天下,是历经了秦末动乱,楚汉之争,百姓急需要修生养息,再打打杀杀,不符合当时民心所向。而今天不同,匈奴多次进犯。王恢还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国槥车相望。”槥车,指的是小棺材,放的是士兵们的遗体。也就是说,士兵伤亡惨重。为此,此时不出兵,才是对百姓,对将士的残忍。在王恢看来,匈奴,没有资格欺负中国人。
韩安国再次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用兵的原则是以饱待饥,以正待乱。所以,与其进攻对方,击垮对方主力,不如静止不动,等到对方主动屈服。况且,要想打败匈奴,则必定要拉长战线,深入敌方,难以成功。这当中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对战,还有粮草供给等问题。
王恢继续反驳。他认为,此次提出的战法,是诱敌进入我军边境,等到匈奴进入陷阱之后,进攻他们的左右翼,切断他们的回撤路线。如此,匈奴必将大败。
二、事与愿违,情报泄露
如果综合两者的辩论来看,韩安国的理由,是无奈,主张一味地防守。在韩安国看来,只要我方静止不动,匈奴必将自己屈服。这就好比,你打不过别人,就天天在家里诅咒别人,想要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一般。
韩安国的看法,是以德服天下,只要国君有德了,蛮夷就自动会过来臣服。这是一种比较天真的看法。实际上,汉朝时期,虽然主张和亲,但是蛮夷进犯边境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如同今天之中国,虽然我们不主动打别人,但是别人总是会过来骚扰我们。南海争议,便是如此。像菲律宾这样的小国家,怎么敢堂而皇之地向中国叫板呢?关键问题,在于菲律宾后面站着的是美国。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将菲律宾作为牵扯中国的代理人罢了。
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如果这人是一个无耻之徒,你越退,他就越骄纵。他越骄纵,你就越受伤。很多人受了小人之伤后,总是在想,明明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么还要来伤害我。这是因为,对待君子是一种手段,对待小人又是另外一种手段。如果两种手段用反了,不仅无法达到效果,反而会令自己受到伤害。
汉武帝听完两人辩论之后,采取了王恢的方案。于是,六月份,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集结三十多万士兵,埋伏在边境。光看这个阵容,非常豪华,仅次于天子亲征。这也说明了,汉武帝对这一场战役,是非常看重的。对于汉武帝来说,他心中的雄才大略,绝对不能够被这些蛮夷拖累了。所以,这一场战争,目的是在于歼灭匈奴。
大军埋伏完毕之后,秘密派出了聂壹,假装逃亡来到了匈奴,对匈奴头领单于说,他能够把马邑的县令给斩首了,随后让马邑县投降,让匈奴长驱直入,财物随便拿。这就好比,有个人对你说,我可以把某某富豪的家门给撬开,里面的钱财随便你拿。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了,单于相信了。为了将戏做得更加逼真,聂壹还把一个犯了死罪的犯人头给斩下来,冒充是县令的头。这下子,单于更加深信不疑。于是,带领十万起兵进入武州塞,准备进入马邑县。
可惜,就在此时,距离马邑县百里的地方,牛羊满地,却荒无人烟,匈奴觉得很奇怪。便进攻了附近的边防小亭,抓了一个小官。在拷打逼问之下,这个小官,直接把汉武帝的计谋,和盘托出。
单于知道后,马上后退撤军。此时,王恢率领的三万大军,准备进攻匈奴的后备军队,得知匈奴即将撤回之后,便停止不前,不敢前进。韩安国的大军,等不到前方的动静,埋伏了几天之后,按耐不住出击,却发现空无人烟。
三、杀鸡儆猴,王恢死罪
三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却连一个匈奴的影子都见不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耻辱。况且,三十万大军出行,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是非常大的。匈奴此次大难不死,变得更加骄纵,变本加厉地入侵中原,影响十分恶劣。这一次失误,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王恢自然是受罪之人。于是,王恢免职,被判死刑。
实际上,王恢的主张是没错的,部署也是恰当的。只是,这当中出现了一个纰漏,使得整个计划全盘落空。这一场战役,是带着汉武帝巨大的希望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不管王恢说得多好,部署得多好,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韩非子》中说过:“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作为臣子,说的话与做的事无法匹配,那就应该罚。况且,此次战役,相当于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意义非常大。胜了,直接消灭匈奴主力,换取未来多年的安定,汉武帝也可以大展宏图。败了,汉军威望全无,还落下了一个偷袭的坏名声。所以,王恢必须要死。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最后决战。秦昭襄王为什么一定要用举国之力,来打下长平之战,归根到底,这不是一场小打小闹的战争,而是决定秦国能否东出,秦昭襄王嬴稷的宏图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面对远离秦国本土的长平,面对长线作战,秦国以举国之力,挤出粮草供前方使用,与赵军僵持三年,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
马邑之战,对于汉武帝来说,也是如此。况且,此次的敌人,是被中原人所看不起的蛮夷。三十万的军队,连蛮夷的影子都没见到,无功而返,这让汉武帝的面子搁哪呢?在汉武帝看来,王恢就应该拼死而上,直接进攻匈奴的后勤部队。不管胜还失败,都要打。一旦退缩,那么给大军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而汉武帝处死王恢,关键一点也在于杀鸡儆猴,告诫其他的将领,面对匈奴,狠狠打,不准后退。后来,李广遇到了匈奴,都像是遇到了杀父仇人一样,都往死里打,不敢步王恢的后尘。
这就是汉武帝的政治手腕了。
四、亲眼所见与庙堂之上
王恢作为边吏出身,长期见证了蛮夷的凶残与无耻,所以,他必定是站在反对和亲上面的。其实中国人很疑惑,我们又没有去打你们,你们为什么总是要来侵略我们呢?于是,秦始皇大手一挥,建了个长城。建造长城的目的,在于防止敌人入侵。有人说,长城是暴政的体现。实际上,这恰恰是中国人仁义的表现。长城的目的,是为了自卫。而自卫的目标,则是这些无耻的匈奴。
匈奴不像中原人一样,有固定的居所,可以安居,可以种植。所以,他们一旦遇到了灾难,就会吃不饱肚子。都快饿死了,自然不顾礼义廉耻,直接就过来抢东西了。而这些人,又非常残忍,所以,王恢才会说出:“中国槥车相望。”这样的话。在他们心中,匈奴太可恨了,没有商量以及和解的理由。因为,我们将士的棺材,都堆满了。
这就好比,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之后,并没有去侵略其他的国家,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要盯着我们进行攻击呢?实际上,还是蛮夷的心态在作祟。中国抗疫行动如此成功,而美国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还不忘从言论上进攻中国,这是多么无耻,本质上还是蛮夷那一套。所以,为了保护中国人,也要进行反击。
韩安国与王恢不同,他并没有边境的从政经验,对于匈奴的凶恶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基于他的世界观来看,和亲,止战才是最合适的。一方面,可以为国内谋求发展空间。一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像打战那么大。
而对于王恢来说,出战就像是立下军令状。赢了,荣华富贵。输了,万劫不复。但是,站在他对匈奴的厌恶之上,就算是有危险,他也要去做,要去进谏。
只可惜,造化弄人罢了。
【触类旁通】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ID: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