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田灌韩传(七)
马邑之谋
汉武帝最后采纳了王恢的建议,暗中派聂壹作为奸细,假装逃亡到匈奴。他对匈奴单于说:“我能斩杀马邑的县令和县丞官吏,让他们举城投降,那里的财物可以全部得到。”单于相相信了聂壹,答应了他。
聂壹返回马邑,杀掉了几名死刑犯,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到马邑城上,向单于使者表示消息确实。并告诉匈奴使者说:“马邑的长吏已经被杀死,单于可以迅速赶来。”单于率领十多万骑兵部众,越过边塞后进入武州地界。
这个时候,汉朝埋伏的车兵、骑兵、步兵共计三十多万,全都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担任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担任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担任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汉朝众将都归他指挥,只等单于进入马邑城后汉军一起冲出进攻。王恢、李息、李广则分别从代地伺机进攻匈奴军兵的辎重。
单于进入武州要塞,来到离马邑城不到一百里时,发现汉军的埋伏,就于撤兵返回,其事记载在《匈奴传》中。塞下传言单于已经撤走,汉军追赶到达要塞,估计不能追上,王恢等人下令撤军。
汉武帝怒斥王恢不敢出击匈奴单于的辎重,擅自率军撤回。王恢分辩说:“开始如果能把匈奴人骗入马邑城,我军主力和单于交战,臣我负责出兵攻击其辎重,可以得利。但单于听到了消息,不战而还,臣我用三万人进攻众多的敌军,这是自取其辱的做法。臣我知道退兵后肯定被斩,但却保全了陛下的三万名军士。”
汉武帝命人把王恢交给廷尉审理,廷尉判定王恢临阵退缩,判决斩杀。王恢暗中送给田蚡一千两黄金。田蚡不敢直接说给汉武帝,就对王太后说:“王恢首次提议在马邑城攻击匈奴,现在事情不成却要诛杀王恢,这实际是替匈奴人报仇。”
汉武帝去拜见王太后,王太后把田蚡的意思转达。汉武帝说:“首倡马邑之事的是王恢,所以才征发天下军数十万,这是因为采纳了他的建议,才有这次大的军事行动。再说即使这次抓不到单于,如果王恢所部袭击匈奴人的辎重,还是能有战果的,以便告慰将士和大夫之心。现在不诛杀王恢,无以谢罪天下。”王恢听说后,选择了自杀。
韩安国为人有大的谋略,他的智能足以迎合当世,但都是出于忠厚的本份。他平时贪婪钱财,但所推举的都是廉洁士人,在贤良上要超过他自己,其中的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当时的天下名士,士人也因此称赞仰慕他,汉武帝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第五年,田蚡病死,韩安国代理丞相事务,给汉武帝引导车辆牵马堕蹬。汉武帝商议继任丞相人选,想任命韩安国,派人前往察看,却发现韩安国的脚瘸得很厉害,就任命平棘侯薛泽为丞相。韩安国因为身体有病被免职几个月,后来脚伤痊愈,汉武帝任命他担任中尉。一年多后,升任为卫尉。
车骑将军卫青率军进攻匈奴,在龙城击败匈奴。第二年,匈奴人大举进攻,其事记载在《卫青传》中。
韩安国这时担任材官将军,屯驻渔阳。韩安国俘虏了一名匈奴人,经审讯说匈奴人已经远去。韩安国立即上书汉武帝,建议由战时转为耕作,请求裁撤驻屯军兵,汉武帝准奏。
汉军撤退一个多月后,匈奴人大举进攻上谷和渔阳。韩安国的军营中只有七百多人,勉强迎击,不胜后退回营垒中。匈奴人虏掠走一千多人和大量牲畜后退走。汉武帝听说后大怒,派使臣问责韩安国,因为当时的匈奴俘虏说要进攻东部,就把韩安国调往东部,屯驻右北平。
韩安国开始担任御史大夫及护军,后来被排斥疏远,遭到贬职使用;新近受到宠幸的青壮年将军卫青等人多次立功,日益显贵。韩安国也更加被疏远,只能默默忍受,他作为将军屯驻时,又多次遭受匈奴人欺负,损失阵亡的军兵很多,心中时常自惭。他很希望能返回到朝廷任职,但却被调到更远的东方驻守,所以越发闷闷不乐,几个月后韩安国吐血而死。
壶遂和太史司马迁等人制定汉朝律历,官至詹事,他为人深沉稳重,称得上是人中君子,汉武帝想让他担任丞相,却恰逢他因病去世。
韩安国之死班固赞曰:“窦婴和田蚡都因为是外戚受到重用,灌夫则凭借一时英勇,他们都名显当时,并列于卿相之位,千秋大业已经确定。但是窦婴不知道时势权变,他属于无术而不谦逊,田蚡则自负高贵而骄横奢侈。彼此之间的凶德一旦碰撞,遇到时机就会爆发。就那么一个区区藉福在他们中间斡旋,怎么能避免他们全都败落呢!凭借韩安国的见识器量,将要身登高位时却因患病与机会失之交臂,最后忍受不了忧虑而死,这真叫做遇合有命,太悲哀了!像王恢首倡出兵却遭受惩罚,难道不也是命吗?
黄其军
作于2021年10月15日(古历辛丑年九月初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