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束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7·8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②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③隅:音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评析】这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夫子的人格气象。圣人的道德光辉是怎样显现的呢?并不是像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他会端坐在圣坛,放着大光明。圣人的神圣,就是显现在这种日常生活中,朴素的容颜、仪态,和说话做事当中。只能靠做弟子的细心观察,才能够学习体认。也正是因为孔子的弟子们对老师的观察如此仔细,才让今天的我们,有机会体认到圣人之心、圣人之仁。
古人非常重视丧礼,死者为大。一个人过世,到进入坟墓,要经过几十道的礼的程序,需要请专家来帮忙。孔子了解礼仪,所以就经常帮人主持丧礼。用他自己的话说:“丧事不敢不勉。”夫子的身高有九尺多,饭量应该是很大的,但他主持丧礼的时候,就吃不下饭。“未尝”,就表示不是偶然的事,而是从来没吃饱过。为什么呢?因为看到有人辞世,看到很多的孝子贤孙哭得伤心,自己也就跟着难过。钱穆先生说:“丧者哀戚,于其旁不能饱食,此是夫子的恻隐之心。”我们看圣人:别人难过,他也难过,别人遭遇的不幸,他都能够感同身受。为何到了无法吃饱饭的这样的程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