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慈善教育事业经历了发轫、初步发展、兴盛和衰落四个阶段,不同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特点与时代表征。观其发展历程,可谓是我国慈善事业由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既借鉴西方慈善良法,又继承传统做法,并结合时代需要,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发轫期: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派遣传教士在开埠口岸创设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慈善机构,可以算是我国近代慈善教育的初始。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教会慈善教育机构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为数甚众,如著名的上海圣婴会、蔡家湾孤儿院、土山湾孤儿院等,均是外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慈善教育机构。
就西方教会最初在华建办的慈善教育机构形式来看,以育婴堂、孤儿院为主,但在19世纪60年代后,部分教会(包括循道会、信义会、宣圣公会、浸信会、路德会和北美长老会等)开始创设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对残疾儿童传授一定技艺。如1888年,由循道会李修善创办的训盲书院,成为汉口最早的一所盲人学校,经费主要由差会拨款和国外募款,学制为四年习艺,五至七年学科。同时,一些教会还兴办中小学教育,如上海地区的徐家汇公学、震旦公学、崇德女中、启明女中等。
该时期慈善教育事业,特征比较鲜明,多为教会举办,带有宗教特征。从培养目标来看,教会对孤贫所进行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的需要,培养神职人员,培养的层次还较低。
从教学内容来看,首先是宗教知识,其次才传授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所教的文化知识,主要是一些简易的中英文。在职业技能方面,不同的教差会各有侧重。如天主教创办的蔡家湾孤儿院,传习男孤儿以缝纫、木工、制鞋、印刷等技术;土山湾孤儿院则有教会聘请技师给孤儿传授木工、制鞋、雕刻、油漆、纺织以及农田耕种等,同时还设有印书馆,让孩童学习打字、排印。
综合而言,教会的慈善教育机构在19世纪中后期水平还较低,规模也不甚大,同时掺杂宗教因素,功用不大。不过,其广泛创办及采用养教结合的善法给中国的传统慈善事业吹进了一股新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促成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变革与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