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埋头苦干却收效甚微?加班浑浑噩噩睡眠不足?罗列的一堆任务清单越积越多?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切,提高做事效率呢?
《重来》是一本基于10年实战打拼经验总结出的经典之作。与其作者弗里德一样,非常的辛辣简洁,它能让人反思过去习以为常的每一件事。
不仅是一本创业者必读的一本书,更是一本生活、职场校园中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佳作。下面我将选取8条对我最有所启发的思维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改变自身做事效率。
1、哪来的从错误中学习
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认知,人应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能从错误中学会什么呢?我们能学到的只是不再重蹈覆辙,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还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从成功中汲取养分。做成一件事后,我们会知道这条路行得通,然后我们会再次这么做,而且下一次我们可能会做的更棒。
失败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表明,成功企业家再创辉煌的可能性比常人大得多,为34%。初次创业失败再次继续创业的成功率与初次创业者一样,只有23%。
逗留在过去的失败中是无法进化的,进化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
2、没时间不是借口
人们最常用的借口就是“时间不够”,非常想要开一家公司、学习一种乐器、写一篇文章等等,就是没有时间去做。
但是只要善加利用,时间总是有的。无需辞职去做什么,把看电视或玩魔兽的时间腾出来完成我们的创意就可以了,比如把晚上10点上床改成11点上床。
一旦这样做了,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激情和兴趣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三分钟热度。万一不成,我们照样回去每天上班或上学就好了。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只有一点时间的损失罢了。
当我们对某件事拥有极强烈的愿望时,我们就能挤出时间来。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渴望并不那么强烈,只是用时间来当借口进行自我保护。
3、不要过早关注细节
建筑师们从来不会过早去操心浴室要铺什么瓷砖,厨房要安什么牌子的洗碗机,这都是平面图确定了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想法。细节会导致差异,但过早纠结细节则会引来异议、多如牛毛的会议以及延期。
我们会迷失在不重要的环节中,浪费时间去做一些迟早要变的决定。因此,请忽略细节,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先把基础打牢,再去操心其他的事情。
比如在产品立项会议上,我们只需要先把想法通过粗步的线框图描述给大家即可,而不需要直接做高保真的原型。
我们只有在真正开始之后,才能认清哪些细节才是最重要的。到时才能看清哪些方面需要多花些时间。缺什么补什么,不要操之过急。
4、音节就在我们的指尖流淌
好的吉他手就算给人家倒腾一堆二手的劣质装备,人家一弹奏,仍然是大师的水准与风格。好的装备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帮助,但事实上演奏水平依然是由我们自己的手指决定的。
我们总是热衷于工具,而不关注工具要去做的事情。比如业余摄影师总为使用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而争论不休,却没人关注拍出绝妙的照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初级产品经理总在纠结使用Axure画原型不如sketch好,却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身产品纠结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把装备当做取胜的法宝,我们把装备当成自己不愿意开始的阻碍,却不愿意花时间去练习。我们总想要寻找捷径,然而最好的工具不是用在起步阶段的。
就用我们现在手头有的或者能负担的起的,然后开始做吧。工具不重要,就用现有的工具也可以做的一样棒,音乐就在我们的指尖流淌。
5、打岔是效率的敌人
如果我们总是为了工作而熬夜或者牺牲周末的时光,其实并不是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而是因为我们工作的状态不佳。而工作状态不佳就是由打岔引起的。
打岔时间把我们的工作日切割成一段一段的。45分钟后我们有一个电话,15分钟后得去吃午饭,30分钟后有一个紧急会议,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5点。在这种不断开始、暂停、开始、暂停的状态下,我们根本没法做正事。
长时间单独的工作能让我们达到最高效率,不用为了不同的任务而切换思维。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下规矩,比如上午10点到12点是自己独立时段,关闭即时聊天工具、暂停耳机音乐、挂掉电话、叫停会议。
当与别人需要合作时,采用被动交流工具,用电子邮件来回复交流。生活被各种干扰包围着,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发起反击。
6、不要逞英雄
如果我们觉得一项任务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可是4小时过去了,我们才完成了其中的四分之一。这时我们本能的想法是:“我绝不能放弃,我已经在这方面花了4小时了!”
但有时候这种过度的努力会使我们超负荷运转,让我们陷入一种烦躁的情绪中,造成自己一天一事无成。很多时候,知难而退比逞英雄更加实在。
对于耗时严重超过我们预期或者思维已经停滞的任务,我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是否值得继续去做,而不是闭门造车,一条筋蛮干下去。
我们可以让身边的人看一下问题,也许它们给不了具体的帮助,但至少能迅速给出他们的意见。有时候答案就在眼前,只是我们身在其中看不见而已。
最明显的解决方案有可能就是适时退出。我们容易自然而然的把放弃和失败联系起来,但有时我们必须这么做。对于已经不值得的事情,那就赶紧走开。等到自己有新的思路时,再介入继续也不迟。
要谨记失去的时间是已经难以收回的成本,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继续浪费时间。
7、该睡觉时就睡觉
废寝忘食并不是什么好主意,熬夜能给我们挤出不少时间,但是之后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的创造力、士气、心态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长期熬夜会让我们在困倦的时候,很容易执着于眼前错误的方案,不愿意重新思考新的途径。缺乏睡眠的我们往往难以有创意,有的人工作效率十倍于常人,秘诀不在于付出了10倍的努力,而是能发挥创意找到成功的解决方案。
长期熬夜让我们大脑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偏爱那些不费力的工作,失去迎战困难的动力,更容易让我们失去耐心和宽容,与他人发生争吵。
很多人会到处吹嘘不管他们多么疲惫,照样能工作。千万别被他们蛊惑,现实会狠狠地踹他们一脚。
工作日的中午我一般会保持15-30分钟的午休,切实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更好的效率与创意。
8、预估的都是垃圾
我们都是蹩脚的估算师,我们自以为能预测一项任务很久,但实际上我们一无所知。正如《黑天鹅》一书表达的观点,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有太多的偶然突变因素存在。
所以工作中提前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去预测未来,简直就在说梦话。我们把一切都按成最佳方案去进行,往往意识不到现实中难免有突发事件会耽搁进度。
解决方案是把大项目分割成小任务,越小的任务越容易估计。我们可能还会犯错,但错的不会像大项目那样离谱。我们需要做的是把问题拆成小小的片段,比如把一个长达12周的项目可以重整成12个耗时一周的小项目,然后一步步去努力完成。
以此工作量虽没有变,但是看到任务清单一个个被勾掉的时候我们会更具满足感、动力以及成就感,而不是一直绝望沮丧的盯着一个不变的大项目。
总结
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定比别人更有才智和更幸运。他们只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直到成功。
成功的人总是用笨办法解决问题,而失败的人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的捷径,迟迟不开始行动。
之前在《仅需10个习惯,让你变得与从前不同》的文章里,收到了一些读者负面的留言。很多人还没尝试就断定这些方法只适合学生,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完成任务。自己没有很好的装备设施去学英语或健身锻炼,比如缺kindle或者附近没有可以跑步的场地。罗列的清单不得完成,尝试了1天发现根本行不通等等。
就像书中说的只是我们想改变自己想提高工作效率的强烈程度还远远不够而已,所以拿没有时间、没有工具去搪塞自己去欺骗自己。当我们对改变像对呼吸一样渴望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有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开始行动,而不是被过多的细节所干扰而畏手畏脚。当我们行动后,可以再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去调整改善,努力将项目罗列成更小的可执行的小目标,想办法减少被“打岔的时间”等等解决方法。
办法总是有的,只是我们愿不愿去做而已。
原创不易,希望大家点赞支持噢,喜欢就要放肆啊!
网友评论
我觉得,提高效率最好的方式是专注,如何能让你更专注,那就怎么做。比如像您说的,劳逸结合,减少干扰,合理规划,都有利于专注工作。
如何知道每个项目一周时间不多不少刚好?把任务分这样绝对是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