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系统思维
《高难度对话》读书笔记

《高难度对话》读书笔记

作者: PKU王彩凤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4:17 被阅读101次
    《高难度对话书影》

    新知识

    1、“约哈里之窗”认识自己

    这一框架有四个方面的认知:A开放的区域。关于我的某些情况,我自己知道,你也知道。B盲区。就像我牙缝里的菜叶,你知道,而我不知道,所以这是我的盲区。我要想发现它,要么我恰好路过一面镜子,要么你告诉我。C掩藏的区域。有些关于我的情况,我自己知道,但却没有告诉你——那些掩藏在我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比如我外表看上去非常自信,实际上内心深处却十分缺乏安全感。对于这些事情,我觉得很尴尬,想要把它们掩藏起来,我觉得如果你发现了这些秘密就不会再喜欢我了。D未知的区域。有很多关于我的事情,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在我渐渐成长、走向成熟的这些年中,我发现了越来越多自己不为人知的地方。

    2、矩阵式思考

    这个方法在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上学过,知道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但是怎么应用我很少想。本书就对人性格、表现做出了一个矩阵图,思考问题瞬间从抓瞎的一维变成多维。

    矩阵式思维

    方法论

    1、直面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有头大象”用来形容某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正在发生,可所有人都避而不谈,而且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当我们束手无策时,往往采取拖延或视而不见的办法。因为解决矛盾需要下功夫的,所以为了避免不舒服,我们往往避免冲突。大象怎么进屋的?是他小的时候就进来了,一点点长得特别大的,所以越早越容易把它赶出去。

    2、未雨绸缪,更新工具箱

    书中提到了酒囊装新酒的案例,指出一旦情况改变,应对方法就要改变,不能教条地用曾经见效的方法做事情,要学新方法。如果提前学习了方法,花时间练习,那么我们就有了新工具,与人交流时才能顺畅高效。凡事都有方法,学到方法就可以马上用,轮子不用发明两次,直接用别人的方法就好。阿蒙斯科特在南极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为什么?提前制定好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

    3、恐惧的大脑机制及形成过程

    1)大脑机制:我们的大脑对负面刺激的反应程度超过了积极刺激,天生就会追逐坏消息,忽视好消息。当我们畏惧某人的时候,通常并不是因为他们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言行的理解。我们会假设对方是怎样感受的,却并不去深究自己的假设是否真实可靠。

    2)恐惧心理的形成过程:当有人在谈话中直视你的眼睛,那么他表达的是信心,如果他的个性再比较强的话,你就很容易心生畏惧,你会把自己和他做比较,结果往往会甘拜下风。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很难保持健康的对话,你会透过“你比我强”的滤镜来看待对方,于是平衡不复存在,你把优势拱手让给了对方。

    4、如何应对恐惧

    A 要知道对方也是普通人

    与大人物打交道,我们常常会感觉到恐惧,作者与出租车司机的对话,让我知道原来即使这么牛的人也遇到过我这样的问题。“他虽然是市长,但如果你直视他的眼睛,他就成了一个人。”

    博恩·崔西认为时间管理“首先要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你要相信自己应该并且能够提高时间效率。”

    B 敢于和负面情绪较劲

    心理学家丹尼尔·亚蒙说“要小心负面情绪,敢于和自己的负面情绪较劲。如果你能纠正它们,那你就剥夺了它们施加在你身上的控制力。假如你有了消极的想法却不去质疑它,你的心思就会被它占领,你的身体也会做出反应。”没人愿意把理智的钥匙交由别人来掌管,当你无法质疑别人对你的看法时,畏惧就随之而来。当我们感到悲伤、疯狂、紧张或失控时,两个步骤:步骤一、把消极的想法写下来(这样就可以将它们带离我们的脑海)步骤二、追问这些都是真的吗?

    5、倾听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不打断,戒掉“自传式回应”。随便一个话头,都能扯到自己的价值观、对事情的有限认知、轻易的给出建议,这是非常不可行的。《非暴力沟通》和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都强调人类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认真倾听不打断,会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这是获得对方信任、好感的最便宜却最有效的方法。

    2)不过度解释。在冲突中,对方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时,我们往往倾向于过度解释。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翻来覆去地重复自己的话,会让对方很受挫。比较好的方法是,摆出自己的立场,然后等待他们主动要求解释。

    3)观察对方微表情,一个问题来推进谈话。如果对方看上去没有在听,我们就不应该多说了。相反,应该停下来,问一个问题:“我说的有道理吗?”这会让对方找到重新投入谈话的动力。

    4)请对方解释问题以加深理解,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总结一下对方说过的话,让别人知道我们在认真听。

    6、耐心与经典的关系

    西斯特教堂的天顶画是米开朗琪罗杰作,以前我总以为那是神来之笔、一气呵成,但是其实远不是这样的。米开朗琪罗是向后仰着脖子在头顶上作画,可以说是在极其难受的情况下完成的。仰头拿在柜子上摆东西,摆个几秒钟你可能都难受的不行了,要连续四年大部分时间都仰头工作,痛苦和不舒服简直是无法想象。难题还不止这一件,当时的技艺手法是先涂石膏,再上色,但是石膏残存的湿气又容易导致画作发霉,所以他要反复刮掉石膏重新开始,当没有灵感的时候,他就耐心地刮石膏。

    米开朗基罗曾屡次三番地想终止创作,他甚至写了一首诗诉说他创作期间的痛苦,描述他身体所承受的疼痛以及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的想法。最后,历经四年,千辛万苦之中诞生了那幅旷世杰作。几个世纪以后,成千上万的人排队来领略米开朗基罗的壮美杰作。如果他使用的是“照数填色”模板,或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在天花板上挥洒完毕,没有人会再来看。是他的持之以恒、历尽艰辛,成就了伟大和传奇。经典总是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然而,经典也总是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那年夏天的欧阳:死党,这一篇我也喜欢,感觉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或是知道一点点,但就是没有总结出来,个人觉得原因就是自己水平不够,所以还是要多读书不断进取,让自己也能慢慢总结,或是创新出一些观点——有道理且精炼的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又学到了,谢谢分享。
      • satoshikunn:思维导图,看见思维导图,让我觉得自己的读书笔记就是在糊弄。呜呜~~~~(>_<)~~~~ 我,我,我把你的导图复制,然后弄糊到大体看不清的程度,放在读书笔记下面。我又成了认真的人啦!:sunglasses:
        PKU王彩凤:@satoshikunn 聊天水平大大提高,棒棒哒

      本文标题:《高难度对话》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f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