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24472/dd460e7ff671a74a.jpg)
“我们不算是在生活,更像是在生存。”
这一刻时,我已经毕业29天了。谈起我毕业后的生活,很无奈。
现如今,毕业后的第一年的大学生,举步维艰。
然而为面试专门买西服、一天投出几十份简历做“面霸”、不停打磨面试技巧、往返几座城市参加面试……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高材生的毕业季都无比辛苦。
顶着名校光环的大学生,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求职时,都一样处处碰壁。
几个月来,为求职奔波的我,准备着各地区的教师招聘以及特岗考试。
在没有接到录取的通知后,我也能笑着安慰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在被拒绝中走过来的。”
毕业生们前途未必光明,但道路多半是曲折的。
有人说,自己毕业后一年的生活就是“起落落落落落落”,体会过后,方知生活不易。
工资没涨,体重渐长;月薪极少,不敢生病。无数人,一年过去发现自己的生活不如狗。
“毕业一年,且穷且独立。”
曾有女大学生在被问起离开大学的第365天,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她苦笑着说:
“毕业一年,生了一场重感冒,发现自己连看病的钱都没有,还要跟父母要。
我觉得,这大概是这辈子最糟糕的事情吧。”
我们曾踌躇满志,而现实让人脸很疼。
毕业,是大学生们闯关的开始。
对毕业生来说,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也是新的最贵租房季。
毕业或许标志着一些人正式成为没有工作,只能啃老的“社会失落者”。
求职面试,看似冷门的专业,一旦就业求职又会发现一点都不“冷”。
江苏某高中一场历史老师面试,有16个人参加,其中3名本科生,12名硕士,还有一名博士,近半有工作经验,但最终被录取的只有一个人。
名校光环早已不是万能通行证,名校本科毕业,别人可以说你没读研,学历低;许多人考了研,依然有人说你是双非本科出身。
工资低、难就业背后是残酷的毕业现实。
即使最终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在毕业后的闯关路上,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许多毕业生的工作存在着专业不对口、基本生活成本过高的现象。
一份调查显示,学新闻的只有4.7%能当记者,学法律的,只有14.7%能从事法律相关工作,而学哲学的,大多宿命还是做销售。
某地产中介企业今年发布了一份北京市各区房租与平均薪资的比例,房租也是许多年轻人迈向独立的一道难关。
辛辛苦苦一整天,血汗全成房租钱。
蜗居、泡面和没有00后多的积蓄,让许多毕业生战战兢兢工作,却又比谁都更怕突发事件。
付不起房租的工资,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和无处安放的焦虑,使得许多90后正向着中年危机狂奔。
然而,即使跑赢了同龄人,成功加入就业大军,等待年轻人的也未必是光明的未来。
不少毕业生已然感受到中年危机的可怕,现实压力、心理危机、身体隐患是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
在校时,有着耀眼的光芒,傲人的成绩、各种各样的奖项......可从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从前那些让自己得意的事,都变得微不足道,或者说没什么用处。
每个毕业生,都要重新去适应社会。
曾生活无忧的年轻人,开始不敢消费。
现实问题赤裸裸地摆在毕业生面前,可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才是压倒这群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失业的Adam说:
“毕业第一年,我爬上过高楼,企图自杀。”
他和交往两年的女朋友因未来规划的分歧分手了,那段时间,他工作常常分心,接着出错、被辞退……
“那一定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刷朋友圈时,总是看到别的同学混得风生水起,而我自己,却那么落魄”,
他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在纠结和痛苦中,他爬上了窗户,最终又下来了。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不再是个孩子了,不能再逃避了。”
生活在重压之下,迷茫又彷徨,孤独感总是深入骨髓,这就是这些刚毕业年轻人们的常态。
“每天睡觉靠眼睛生理困,不然不知道如何入眠,醒来不知道又重复一天的意义是什么”,
开始思考“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在做的事到底有没有意义”。
渴望陪伴,却小心翼翼蜷缩在自己的壳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流泪,一个人承担苦痛。
生活被局限在几平的出租屋里,开始变得分外脆弱。小小的房子承载不下野心和梦想,却装下所有的喜怒哀乐。
怀念从前的校园时光,现实却无时无刻不在鞭挞着人:
“从前可以任性不去上课,现在不能任性就不去上班”。
开始频繁地想家,怀念家里的饭香,怀念在家度过的日日夜夜,怀念小时候常走过的街道,可每年结余还不够买一张回家的机票。
除了心理上的问题外,毕业生的身体状况也让人堪忧。
“现在的我和一年前简直不是同一个人,简直是小鲜肉向油腻大叔的转变。”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的湾仔,一年整整胖了二十斤,
“每天只吃外卖,晚上加班时也经常吃夜宵,不想也没时间运动,一下班就只想回屋里躺着。”
比体重暴增更可怕的是,湾仔的体质直线下降,体检时被查出高血压。
年轻人熬夜、猝死的新闻人们早已见怪不怪,黑眼圈、小细纹、爆痘、脱发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更不值一提。
“只要你需要生存,都要面临各种焦虑”。
也许做着不喜欢做的而又为了生活必须去做的事,也许担心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
也许流着泪却也不得不拼命奔跑,也许现实与想象大相径庭,可生活对毕业生来说,是一道不能不跨越的坎。
每天两点一线的奔波,年轻人似乎已经丧失了对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
崩溃一次,就免疫一次。
当你在一次又一次哭过了从地上爬起来时,你也正在变得百毒不侵。
就像《老友记》里,莫妮卡对开始独立生活的瑞秋所说: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 but you’re gonna love it.”
真实世界很糟糕,但你会喜欢的。
我们发现,从毕业进入社会,到最终成熟,两者间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呈V形的轨迹:
我们在大学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已发育完全,同时努力积累知识与技能,做好了走入社会的准备。
很多人会在接下来三四年中发现,事实往往和想象不同。自己终于拥有了人生的控制权,却发现过程充满了挑战。
在此期间,你会变得懦弱、茫然、暴躁、自怨自艾,甚至做出很多蠢事。
最后,如果你在屡战屡败后依然没失去掌控自己人生的决心,也没放弃想要成为更好的人,那么恭喜你,现在的你已经成为了高配升级版的自己。
生活有时的确很残酷,但再咬咬牙,往往就能挺过来。
如果你觉得眼下的生活特别不易,无论如何努力都看不到回报,也许是因为,这次的回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大。
要知道上坡路,走起来总是比较费力。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