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RU的彩铅生活/1

自小喜欢画画,但却很少主动拿起画笔静下心来去画,可能是因为怯弱,怕画的不好而遭来他人的鄙夷。
但今天我还是重新拿起画笔,鼓起勇气动笔画了。
我想只要有心,想画,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可以拿起画笔,静坐几小时去描绘自己心中的画面。绘画的同时其实是与自己独处的最佳时光,而我最喜欢的是享受这份安静。
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彩铅,今天第一次尝试,满怀期待却又小心翼翼的绘制每一笔每一画。
为什么会选择彩铅呢?因为相对来说,彩铅的学习成本比较低,如果是水彩或者油画,颜料和画笔质量差不多的就要好几百。
上一届刚毕业的学姐临走前给我留了大把大把还没用完的彩铅笔,它们已经静静的立在我的书桌上好几个月了,突然有一天,也就是现在,我想用身边现有的工具,来绘制自己心中的小世界,所以,RURU的彩铅生活正式开始啦!
虽然是第一幅画,但是在绘画前也是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的。
也许是因为当初备考的经历,时间紧,要学的新知识又多,在时间和学习成果的双重压力下,我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快速的归纳和总结。
就像当初我利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从绘画零基础到考场上两个半小时画出半开的素描半身像以及十分钟的速写人物;也如考研复试前还不知道怎么使用马克笔的我在经过六节的基础培训课之后总结了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法,最后直接在考场上利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创意海报的绘制。
我养成了把新的知识整理成系统的可遵循的模式这样的习惯,这个习惯最终带来了学习上的弊端,那就是入门容易,精深却比较难。我意识到对一门学问或者技能若想达到精通的程度,除了反复的实践、总结外,静下心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仔细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绘画,对我来说,也不是随随便便拿起画笔怎么开心怎么画的,若是如此,自己反倒会觉得更迷茫,每一笔每一画其实都是在遵循自己内心的同时,更渴望从点点圈圈、横横竖竖、弯弯曲曲中找寻自己的绘画风格,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今晚在写文章时和好友聊起风格定位这个话题,我诉说自己一直追寻的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绘画风格,但好友却不解,对我说:“你知道文学界有一种人叫“鬼才”吗?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文笔就没有既定的风格,其实没有风格本身也是一种特质啊。慢慢来,别着急,即使最终找不到某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那尝试多种风格岂不是一件趣事!”
纵然如此,RURU还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点。也许会困难重重,但是不要急躁,希望像村上春树先生所说: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但我最期待的可能不是开花结果,而是希望在浇水灌溉的这段时间里,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这份平静,毫不浮躁的守望这朵花直至花开。
以下是今天绘制的作品,我首先是从鸟类开始的,因为鸟类的绘制需要考虑型体、颜色、神韵和纹理等这几个方面。

在彩铅最开始的学习中,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起型精确
型体是基础,只有把根基打好,才能保证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所以最开始就需要我们根据物象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关系进行起型。在后续的绘制中,其实也是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物象的型体的。如果一副画需要100分钟来完成,那我希望你可以将其中的45分钟都放置在起型上。
第二:三面五调关系准确
三面指的是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表面形成的明暗面,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这三面需要我们在上色前确定好具体的位置关系和面积大小。
五调指的是物象在受光之后每个面的深浅程度。从以上的三个面中,由于受光强弱不同进而形成了五个调子,依次是高光、灰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其实真正的物象在受光之后,形成的不止这五个调子,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利用这些知识找到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明确三面五调的位置,将画面的整体效果表现出来。
第三:颜色搭配和谐
颜色对人的视觉刺激是很强烈的。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向我们走来的女孩子,远远看去,起初我们可能不知道她长相如何,体型如何,但是我们却可以明确指出那是一个穿着红色上衣或者白色长裙的姑娘。
所以颜色是你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人们会在颜色赏心悦目的条件下才愿意去看画面的细节,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整体的颜色搭配。
对于绘画,对于彩铅,RURU也是新手,绘画作品还不成熟,但是我愿意每天拿出一份时间给自己去学习,去摸索,希望你与我同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人都懂的道理,却很少有人愿意付诸实践。偶尔会听到周围人说:“好棒呀,我也想学!”
过了两年,依然是:“真的好想学啊!”
想学,就拿起画笔,因为绘画是在你拿起画笔的那一刻才开始的。而不是:好棒啊,我也想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