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计划是要待上三两天的,毕竟对它向往了那么久,毕竟从丽江到达需要7、8个小时,毕竟书上故事那么美。
小石潭记里头有句词:“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月淡季的泸沽湖我们在到达的第三天便因为这样的理由匆匆离去。
走的中午我们住宿客栈旁边的奶茶店紧关的门终于开了,店主不是漂亮的那种可是直觉却告诉我这肯定是个有意思的女人。
对话的时间仅限于泡一杯奶茶,环顾店内布置简单又有个人特色,一面完整的墙上都是女店主到处游玩的照片。老公问,老板你肯定很爱旅游,但是为什么就在这开店了呢?老板没有停下手中正在冲泡的奶茶工作,缓缓的说,“去年年初,我一到泸沽湖就被这迷住了,于是就盘了这个店面,签了十年”。
好简单的理由,我内心却嘘一口气,十年,女子看着还是最美好的年龄,在这寂寞的异乡却为景色而守候,这是我难以想象的勇敢。与这样的女子去对话寒暄都是没有必要的,说着有缘再见便匆匆告别。
去泸沽湖前我在心里总在期待一场日出、日落、漫天繁星。这些愿望都没有实现,只是因为高原与高原湖泊,昼夜温差的原因,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多云。
泸沽湖上的海鸥是意料之外的,来的那天安顿好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人不多,我们决定在住的附近走走。我们住在大落水,其实也不大,沿湖走过所有的住户也要不了一个小时,观景台上的游人寥寥,有位大姐在兜售面包,因为觉得有点矫情也没勇气去吆喝海鸥,我们并没有买面包只是看别人喂。
喂海鸥其实是一门技术活,游人只是大呼海鸥、海鸥,可是飞过来、围上来的海鸥并不多,实在看不下去的卖面包大姐,对着湖边“哦呜、哦呜、哦呜”的喊叫,海鸥们如同听懂了一般,相约着一群一群、一批一批有组织的从远方飞过来、盘旋、又飞走,大家都忍不住各种按快门,一时间海鸥的叫声、游人的笑声,湖边竟也短暂热闹起来。
夜幕渐渐降临,有风的湖边走着也小冷,不多的游人都回客栈了,海鸥也不知飞去哪了,大落水的夜晚就只听见不远处酒吧歌声和湖水一波一波拍岸的声音。
想着不赶行程,第二天我们就睡了个自然醒,吃了过桥米线和摩梭粑粑,去大落水的默认游客租车集聚地找约好的包车师傅。约好的师傅爽约了,我们就幸运的遇见了刺儿(音译)大哥。一上车,看到他黝黑的面庞、民族的服装,我一阵高兴,总觉得本地人更会介绍自己的地方。
刺儿大哥看着就是憨厚害羞的人,我虽然担心话多会冒犯一些不知道的忌讳,但想着多说话拉拢感情,叽叽喳喳的问了些乱七八糟,刺儿大哥很热情答疑解惑。
中午刺儿大哥说带我们去吃石锅鱼,那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说实话,在去的路上我还是小小的担心会不会拖我们去被宰,当吃到第一口鱼时,我狠狠的骂了自己真没良心竟然怀疑好人,当我吃到第一口土豆饭,香香甜甜、爽口而不腻歪是我这辈子也忘不了的味蕾感受。到此刻我才彻底对刺儿大哥放下戒备心。
老公和刺儿大哥小喝了几口,于是我听到了当地版泸沽湖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他家里很穷,难得吃饱。每天出去放羊是他工作,有一天小男孩发现了一口井,井里有一条大鱼,大鱼允许他从它身上割一块肉,大鱼在第二天身上的肉又会神奇的长出来,小男孩就这样每天都有鱼肉吃,家人开始好奇小男孩在没吃饱的情况下发现小男孩竟然长胖了。结果大鱼被发现了,村里的人用了十头牛把鱼从井里拉出来,拉出来的那一刻,井水如洪水一般迸发,房子都被掀翻,一位小女孩正在喂猪,猪槽也被冲走,冲着冲着与屋顶冲到一起,形成了船,水形成了湖,这便是泸沽湖和猪槽船的来历。刺儿大哥的娓娓道来,让我觉得这个版本更有童真与童趣。
饭后行程都是美与感受美。其实从小时学写作文开始,我就不擅长写景的文章。以前觉得是自己背不下华丽的词句、没真正见过祖国山水,编出的来的东西总生涩没有感情。
可是到今天,已走过一些地方,读过一些好书,还是无法去表达眼前,站在神女峰顶观景台往下往眺泸沽湖,比天空还蓝的湖水如同一块碧玉镶锏在几个岛之间,没有风的时候安静的仿若一面镜子。女神湾近处看泸沽湖,清澈见石的湖水泛着阳光,一闪一闪宛如跳跃的钻石。情人滩漫步,眺望泸沽湖,蓝天白云在天上也在水中,好一块印有蓝天白云的绸缎。
下午的云越来越多,看日落是没有机会了,心情却很好,坐在刺儿大哥车里觉得他车中一天都在循环的歌也倍好听。我忍不住问,这个歌是你们自己唱的吗?真好听!我真是随便问问,他却自豪的回答,是我们自己录的,我们这男男女女从小就会唱歌跳舞,我们一般也只听自己的歌。我们不仅组织歌舞活动,也经常村与村之间组织踢球、篮球活动,这些听上去难道不是世外桃源的生活吗?把我们送到客栈,刺儿大哥硬是车中的碟送给我,我不好意思的接过,心里却倍感珍惜。
离开的时候,我坐在车内,眼睛恋恋不舍的望着窗外,也不知道泸沽湖我还会不会再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