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公外婆离世较早,那时我十岁左右,妈妈也才三十多岁。由于工作调动,爸爸带我到了县城,又过了几年,妈妈也把工作关系调过来了。
妈妈对我很严厉,特别是学习。我的叛逆期来得早,持续时间也长。什么事都要跟她对着干,她要我往东,我就偏往西。或许是在埋怨她,那几年对我关心少了,好不容易一家团圆,成天又只知道催我的学习,少了儿时亲密的感觉。
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我几乎不愿意和她讲话,回到家就反锁着门。她偷看我的日记,看到墙上男明星的海报也要上纲上线,限制我和男同学交往...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我会不管不顾地大发脾气,歇斯底里地发泄情绪。爸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直到高三的一天,班上有个同学过生日。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晚自习后相约给他庆祝生日,平时学习的压力太大了,那晚大家聊得比较愉快,不知不觉已经十点了。平时我九点左右就到家了,那天晚了一个小时。我想,妈妈恐怕要大骂我一通,于是我叫上一个成绩好的朋友,陪我回家。
我爸在院子门口等我,看到我之后,着急地说:“今天是你不对,出去吃饭也不打个电话,你妈妈眼睛都哭肿了,把亲戚朋友的电话都打遍了,现在连警车都出来找你了。你回到家,要给妈妈道歉,不要再硬杠了。”
那天晚上,我还没来得及开口,我妈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转身到厨房给我削了一个苹果,切好的苹果整整齐齐摆在盘子里,放在我的书桌上。那天晚上,我妈妈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她是在乎我的。
02
上大学之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很要好了。除了她打电话催我考六级、考研、考公务员的时候,我挺烦她的,其余时间都是很和谐的。
当我工作后,我们之间有了一个新的矛盾,那就是信仰问题。我妈妈信仰佛教,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每逢假期,妈妈会叫我一起参加佛教活动,比如放生、转塔、念经、供养等等。一开始,我内心很抗拒,从小受的传统教育根深蒂固,我很难理解她的所作所为。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理解了她的一些想法。她三十多岁失去父母,内心建构的美好的幸福的世界轰然倒塌了。那几年,她大病了一场,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管我,只能将我托付给爷爷奶奶。她沉湎于痛苦,不可自拔。她想自救,于是开始寻找解决烦恼的办法。她练了几年气功,又学了一些不成体系的道法,直到遇见佛法,内心的郁结才慢慢缓解,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逢年过节,我给她买丝巾、干果、鞋子、手机或化妆品,她总是丢三落四,一会说手机丢了,心疼。一会又说黄金手链丢了,心疼。化妆品或许过了一年了,还没拆开。干果吃着吃着又忘记了,想起来的时候,早已过期。
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孝敬她,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她最需要的是,我能保持一颗向上、向善的心,除了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还要考虑到众生。比如流浪猫、狗是不是没有吃饱?逢年过节要给庙里添些香火,祈求众生平安。亲人朋友若遇到困难,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踏实做好工作,终身学习。修身正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03
现在的社会倡导的是什么呢?国以人为本,人以德文本,德以孝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生则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色,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
有人指责儒家提倡"愚孝",这其实不是儒家的本怀。
儒家倡导从义不从父,主张子谏父,臣谏君。《孝经.谏诤》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荀子则提出孩子在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父命:一是"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二是"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三是"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荀子.子道》)《孝经》和荀子主张从义不从父,主张谏诤,原因在于如不从而从,当谏不谏,使父身陷不义,将是更大的不孝。
04
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陀教导的经文中,有一篇提到了什么是‘孝’。奉养父母,恭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佛陀所教导的‘孝’是子女让父母接触正法,修习佛陀的教导。以此走向解脱之道。这种‘孝’比任何的孝都要来的有福报。让父母正确的实行佛陀教导,这等于是回报了父母养育的。
佛教源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和儒道的对立中,为了适应中华文化的伦理,而消融了许多儒道思想。
南怀瑾先生曾说,儒家如粮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儒和释的区别在哪里?儒家讲天理、佛家讲如法。儒家讲天命、佛家讲解脱。儒家求君子、佛家求自在。儒家弃小人、佛家弃烦恼。儒家表现于礼、佛家表现于戒。儒家执于境、佛家心境双亡。
印度文化,原本不像中华文化如此重视孝道,这是因为印度文化的出世思想极为浓烈。儒家自韩愈起,提出道统说,以抗衡佛教的法统。儒家以孝道伦理,批评佛教的出家,极为不孝,提出的理由包括:(1)出家人剃发,犯毁伤之忌;(2)出家人不蓄妻,犯无后之罪;(3)出家人绝于事亲,犯不孝之过。佛教则辩白:(1)孝不由形相,应出于内心;(2)妻子财物乃身外之物,不足惜之;(3)世间孝不足道,出家方为大孝。
为了立足于中国,佛教遂走向中国化,大力弘扬有关孝道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并称之为"佛门第一孝经"。甚至,从原始佛典《长阿含经》中发展出《盂兰盆经》,提倡盂兰盆节,标榜目连救母的精神。
中国佛教认为,孝并非只是事亲,其更高层次在于修身养性。出家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解脱,而是为了救助更广大的众生。中国佛教较为推崇菩萨道的思想,正如《华严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当愿众生得离苦"。而且,中国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提倡戒杀美德。作道场为众生祈祷吉祥,为亡灵超度,被当作是最大的孝。佛教徒身在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也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是孝。如此一来,中国佛教就成了"孝道无边"。
如果父母信仰佛教,也不需要烦恼于佛陀所教导的‘孝’以及中国传统的‘孝’中间的矛盾点,按照父母意愿,以佛陀教导为优先。 因为‘孝’也可以分为很多层面来解释。传统的‘孝’是世间的‘孝’,这可以说是一种道德观。但道德观是会随着时代而改变的。佛陀所教导的‘孝’则是一种带领我们走向解脱之道德‘孝’,这是真理的传达。没有任何事情会比让自己的父母走向解脱之道更‘孝顺’。
网友评论